《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蒋方舟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
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比我们的常人的成长快的不是一点点的天才少女,看到当当上的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回来。
这本书从买回来开始一共读了三遍,对里面的一些内容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而另一些内容我则与作者意见向左。
下面我只想说说在这本书里我觉得很不错的一些观点,和大家分享。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你闲置的空地就是别人的建筑用地,你的余地就是别人的生存空间。
大一的时候,刚刚摆脱高中和家人的束缚,格外的放松。
凭着自己入校的时候在班里的排名很靠前,自以为懈怠一点又有何妨,反正自己本来也就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
于是大一上学期一整个学期的生活可以用吃了睡睡了吃,空闲时间看看小说看看剧来简单概括,临近考试,自己也学会了突击,60分万岁,Oh yeah!
然后,现实就真的狠狠的打了脸。
我们学校是有一个关于转专业的条例的。
“第一学期的绩点排名专业前20的如果有意愿可以转专业。”
名次排出来,我是年级二十一。
擦肩而过……
看着排在自己前面的一个个同学都遵从自己的心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自己却因一名只差无能为力。
就像一场赛跑,我凭借着自己进校时的优势,起点比别的人靠前一点,所以自己的身旁是空空的,丝毫没有感觉到身后拼命奔跑着的同学。
沾沾自喜,看看跑道旁栽种的青草,远眺远处的蓝天白云,原地踏步……
直到其他同学都依次跑在了自己前面,冲向终点。
自己的闲置空地,在自己荒废之时,逐渐变成了别的建筑用地,一个个建筑拔地而起,直到寸草不剩,自己灰头土脸的出局。
接下来的几个学期里,再也没给自己“留过余地”,因为余地是生存之余仅剩的奢侈品,而我要先学会生存。
三十而立,二十而蹲
在我心中,二十到三十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
儿时压力刚过,中年烦恼未至。
一路撒丫子年轻,在青春的跑道上跑了一圈又一圈,跑完一轮另起一行从头再来,逃避着终将成熟这件事,拒绝进入更大的跑道。
在父母家人的庇护下,一天有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无忧无虑。
都在说怀念青春,为什么怀念?
还不是怀念只有在那个年纪里才能表现出的那种超然与洒脱,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在乎。
什么都可以去尝试,毕竟试错的成本那么小,代价那么低廉。
好像处在青春里,仍然处于蹲着姿势的我们是有着无限可能的。
记得刘同写过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谁的青春不迷茫》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的青春都是迷茫的。
为什么会迷茫?
没有成年后四面八方施压过来的压力,没有成年后职场的水深火热,没有成年后内心所有的充盈的责任感……
怎么会不迷茫?
正因为处于青春的我们处于蹲着的姿势,所以我们看不到作为成年人站立起来后才能看到的风景。
被绑架的盗火者
姿势不能兑换成胜算,“抵抗”更是与胜负本身无关的事。
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不走高考这条路,依靠到高中进行慷慨激昂的宣讲,给在座的学生和家长缔造出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从而实现提前招生。
“教育改革”、“学术自由”、“去行政化”、“师生比控制在一比八的规模,小班式教学”……
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但是,自授学历和文凭,然而这里的学历和文凭是并不被国家所承认的。
小班式教学,一个老师只带几个学生,和现在大学里普遍存在的本学期课上完了,老师还没有记得班里的同学这一点相比,高下立见,然而,这种“书院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完美搭配,是迟迟没有实现的。
在学校的各种鼓动之下,学生的士气也是前所未有的高昂,姿势摆的相当到位。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这场教育改革中,南科大有的只是走一步退三步的漫长谈判与妥协。
不只是如此,有时候真的觉得黑暗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其中无处遁形。
在某一个时间点,我们想去为了正义去抗争,也是摆出了奋战到底,决不罢休的姿势,但,结果大部分情况下是以卵击石,无疾而终的。
所以,“姿势”本就与胜负本就无关。
最后,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这也是自己选择写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