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很多人来说是生活的佐料,但对很多人来说,是工作的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写作的进步,给了我很多鞭策。昨天听了一堂关于写作的教程,也决心好好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深入了解写作本身,结合自己的思考,来创作性地完成自己工作的内容。
首先,了解读者、对象是谁。
很多读者都停留在自嗨阶段,觉得写出了心中所想,遣词造句方面没有问题,便是一篇良好的文章。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按此套路,传播力已经不足了。时评的读者通常是希望了解热点,弄明白现象背后的逻辑规则,并指导其现实思考方向和行为方向的人。一篇时评,则首先要弄明白热点是什么,切入的点在哪儿,尝试分析背后的逻辑规则,挖掘深度,给出思考方向或者决策建议等。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点,并尝试解答,或者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其次,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
写作的方法这个课程里提及较少,但是方法是一个大内容,比如倒叙,故事引入等等,就像电影的剪辑手法一样五花八门,但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读者买账,并且心悦诚服。热点是一个场景,用何种方法,找到热点的命门,放弃表明的浮华,深挖进去,让读者感动,是技巧,也是艺术。掌握这些,这就需要大量的输入。授课老师说:生活不丰富,写作很干瘪。通过各种阅读,电影,纪录片,生活体验来提炼自己的技巧,并融会贯通成为一种艺术。同样,遣词造句的练习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各种刻意练习,研究每个字的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成语等,以前蒋介石训导儿子写作的时候也说过,让他熟记各类词语,背诵,运用,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再次,融入自己的情感。
时评很容易就事论事,枯燥无味。本人最近阅读国外的记者观察家写的时评,非常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场景灵活,画面感充沛,读之馨香,这是因为他们在做这件事、观察这个现象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任何文字,没有感情,就无法打动读者,就不是一篇合格的文章。没有感情的文字就是没有温度的文字,精心酝酿的技巧也不足以弥补其缺失。所以创作一个时评,首先地累积很多材料,手中摩挲,嘴中咂咕,先酝酿出丰富的情感,然后才能文思泉涌,写出一篇好文章,其后的修改才是顺其自然的。
最后,注重选题、逻辑、提纲、互动、推广这些细节。
在标题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高大上的语言等。提纲一定是逻辑的呈现,要有条有理。文字的推广技巧方面,对于时评来说,那就是找专业编辑修改,然后让其出现在其可能出现的所有地方,如报纸、网络、杂志期刊等等,扩大传播范围,为一群人发声,如年轻读者、或者职场相应人群,让其有认同感,踩到其痛点嗨点痒点等。多多运用细节的力量,文章呈现画面感,声音,气味等细节定会让文字更具吸引力。
总之,在刻意练习的同时,要多读如何提高写作技巧的文章书籍。讲课老师提了一个书单,都是方法论的干货。书单是:《购买的真相》、《认知心理学》,《痛点营销》,《广告说服力》,《影响力》,《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销售就是讲故事》,《奢侈品之路》,《刻意练习》,《共鸣》,《专著》,《故事》,《金字塔原理》,《小说课》,《文案训练手册》,《大师们的写作课》,《写小说的艺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我总结出来,也希望给正在阅读此文的你一个参考,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