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都不上课,各班同学都全员参与打扫教室卫生,住宿的学生宿舍也要认真打扫,我记得那时候班主任总说一句话,“想要鲜亮体面的走在人群里,就要维护好源头的气质,这个源头就是你的居所,现在它是你在宿舍里睡觉的一张床榻,是你每天上课写字的一方桌子,以后它会是一个房间,更可能会是一所大房子,但是作为气质的源头它们都需要你自己去好好维护”。
那时候并不是很明白“源头的气质”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一种固定的离气质稍远的家庭生活环境。
对于父母那一辈的人来说,历史的现实让他们太过于相信艰苦朴素一词中艰苦的意义而忽视了原本包含的对于朴素这种气质的追求。所以在家里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多年无用的物品依然在家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大有侵占更多空间的趋势。
所以那时候我们以为问题出在房子的空间不够大,有一所大房子就会好的;以为关键在于要懂得各种收纳技术,收好了眼不见世界就清净;以为努力做好清洁整理好物品的摆放就是对待一个家庭环境最真诚的态度。
这样的影响也持续到了我的大学生涯,6人的宿舍,一人一床一书桌。四年期间6个女孩子往宿舍里搬回了一大堆书籍,爱穿的不爱穿的四季衣物鞋子,女孩子杂七杂八的小物件…… 到毕业前夕才发现那小小的房间居然收纳了那么多东西,开始发愁要怎么处理,感觉每天都在丢丢丢,或者打包了往家里寄,七手八脚地清点完,我们只拉着一个行李箱就风尘仆仆地奔赴新旅程了。
最初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像浮萍漂到湖泊的另一边,所以小心翼翼地不敢多买东西,也舍不得找太好的住处,因为心底总觉得“怎么也不是自己的地方”,离开是迟早的事情,也就将就着舍不得多花心思了,现在想想这样将就的心思何尝又不是加剧了初出茅庐的不安全感呢。
在逐渐安顿下来的一两年里,物品又慢慢越来越多,一本一本买回来的书,出于一时的喜欢买回来的小物品,当时喜欢买下后又不怎么穿的衣服,一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后来看到山下英子的书《断舍离》里提到人与物品的关系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呈现,有多少人是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留在了身边,然后总说着缺东少西无法在房间里找到称心如意的用具。
当我们身处的空间被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占据的时候,又可以拿什么去容纳我们真正喜欢的、想要的、让自己舒服的物品呢?
所以就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房间,用我们想要的生活的模样来要求它,哪怕它只是一间小小的租房,但是它是你在这个城市里慢慢生根的地方,你会在这里吸取养分,你会在这里修养生息,你会在这里打磨自己。它与你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这小小的房间甚至还承担着锻炼我们的判断力和专注力的功能,用断舍离的思想说,就是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在有限的空间里物品使用起来才更具有价值,让自己喜欢的舒适的物品才更加有意义。所以购买东西要告诉自己一定是决定会用的东西才买,用起来会让自己状态更好东西最值得入手;在确定了自己是不会再使用的东西就可以毫无心里负担的请出家门,不用担心说万一哪天用到呢?在过去的那么长时间里它积了多少灰,未来的日子里留在家里积灰只会加倍。
而需要的、合适的、舒服的物品是让生活更加幸福喜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