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个英剧《离亲叛众》,觉得这个小男孩好可怜啊,他就像独自生存在丛林里一样,靠自己的直觉生存。年龄太小,尚不具备判断好坏的能力,全靠本能应对。
妈妈很爱小男孩,妈妈给小男孩的爱丰沛又饱满,小男孩生活在妈妈满满的爱里,特别的幸福。而爸爸,好像是个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克制又压抑,也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他不爱孩子,但他确实不会爱。他们的家庭是靠妈妈融贯着的,当妈妈在小男孩10岁的时候意外溺亡时,这个家庭也好像散架了。本剧的故事就从妈妈的溺亡开始。孩子太小,爸爸爱无能,就剩下压抑和不知所措了。
妈妈溺亡,对孩子来说是个心灵创伤吧,警察对孩子的问话虽然很注意措辞也确实挺冰冷的。而边上的哪些嘴碎的、爱嚼生根的人,她们只在乎有啥“话题”可以聊,不然碰在一起的时候说啥呀,总得说点啥吧。他们不在乎随意编排的流言是否会伤到孩子的心,又不是她们的孩子,她们只关心聊天的时候得有“话题”。而正是这样的“人们的”流言成了扎在小男孩心里的一把刀,一戳就容易爆。
爸爸再婚了,这也无可厚非吧,后妈也算做出了想要和平共处的努力。而后妈也还年轻,有自己的烦恼和情绪,不知道该怎样对待一个现成的孩子。后妈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跟陌生人聊到了孩子母亲溺亡的事,孩子自然很受伤,没法跟后妈好好说话了,后妈就情绪崩了,抱怨小男孩让她不好过。站在后妈的角度来说,后妈也没啥错,也完全没有故意使坏,做了努力但是努力没成,觉得好难好奔溃;孩子也没啥错,刚刚失去了妈妈,不能接受,新家庭又让他感觉被抛弃,于是自带情绪,很难接纳后妈。
他爸爸是个典型的隐忍男,估计他的童年也过得古板又压抑吧,对小男孩就一味的要求他做个有礼数的孩子,对于礼节很追求,可能是社会文化基因吧。(不在这个文化环境里的我也不是很明白,get不到)。他是爱男孩的,但是男孩感觉不到爸爸的爱,只感觉爸爸不愿意因为他而受到难堪,反正不给爹惹事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这个小男孩“不自觉”的老惹事,爸爸也不询问情由,也不给安慰,而是一味的指责小男孩,这种行为让看剧的我感到窒息。太心疼这个小男孩了。
还有个家暴男邻居,还是个有权势的人,以为自己是所有人的大家长,总要规范别人的言行,他以为他是酋长吧。对自己的家人不听话就打,专打看不见的地方,他的权威不容侵犯,谁反抗他就暴力谁,打妻子,打女儿们。而他又是男孩爸爸的老板,男孩爸爸受了不少冤枉气,但他不敢反抗权威,就这么一直的被膈应着。
在男孩的视角看来,爸爸冷漠,不关心他的感受,只在乎男孩不要给他惹祸、不要让他在人前难堪;继母嫌他累赘,还不可信任,说好的保密反手就卖队友;同龄的孩子们没事找茬欺负他;八婆们当着他的面造谣他害死了他妈妈;家暴男总喜欢说教别人,神烦;有好感的姑娘因为害怕家暴属性的爹而诬陷男孩打她。感觉他被这个环境不断地驱逐着,在使劲地把他挤出去。
我回头去看剧的名称,叫《离亲叛众》,想着,原文(英文)是啥,看了下叫《The Outcast》,被驱逐的人,原文名字表达的很契合剧情,这个男孩就是被周围的人不断地驱逐着。中文名看上去是主动的,主动的去叛离那些人,原文名表达是被动的,男孩是被驱逐的。两个名称包含的意思很不一样,一个主动叛离,一个被动驱逐。
这个男孩在这样一直被驱逐地环境种成长,真是太难为他了。看的时候就觉得好压抑啊,好希望男孩能换个环境生活啊,但是,没有,也不能吧。一个孩子,他没法靠自己生存,他只能依靠家里生存,于是他无法逃离这个让人窒息的环境。他因为烧了教堂而进了监狱2年,从监狱出来后他好像变的跟原来不同了,瞬间成长了的感觉,还非常的彬彬有礼,心态也很积极,能感觉到想要生活的更好的那种努力。在想,是不是在监狱里——远离了让人窒息的那个环境,大家都是有过错的人,没有了居高临下的道德指责,反倒心情少压抑了呢,也不是没可能是吧。
他出狱后回到家里,他想让生活变得更好,但是原来的那个环境并没有停止驱逐他,所有人几乎还是原来的样式。家暴男家的大姑娘和小姑娘对他表达了善意,我想,是他想要生活变更的更好的心吧,他总是积极的应对,虽然也有很多情绪,但他还是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他也是很勇敢的,最终揭露了家暴男的真面目,解救了小姑娘。小姑娘也是很勇敢的人,敢反抗,相比于她的姐姐,她姐姐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就先受着,小姑娘就直接反抗,后来她被父母送去瑞士,等于是离开了这个环境,对她来说就是逃离这里,就很好。
男孩最终也是选择离开这个环境去当兵,反正离开这里就对了。当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对环境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换个环境。换个环境也许是当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