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先来讲两个故事吧。第一个是我在杭州实习的时候,我跟我的房东姐姐关系还不错。她是1986年生人,学的物流,当年是27岁的年纪,在一家房产公司做人事主管。有一次她妈妈从老家台州过来,晚上两个人在她的卧室一件一件地对着镜子搭配衣服,时不时就有笑声传到隔壁的我房间,于是我也开心地过去参观。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在我23岁的如今,穿衣风格居然是慢慢向她靠拢的。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她的房间里有个coach包包,我问她,这个很贵吧,她说,几千块吧。工作做得不错,领导送的。末了,她补充一句,我才不会自己买这么贵的包包。
第二个故事,我工作第一年的冬天,下班后沿着马路跑步跑到市中心,鬼使神差地去试了Burberry家的风衣,短款中款长款,销售看着资深又礼貌,不厌其烦地给我试。我穿上的时候确实觉得这衣服很神奇,每一个细节都是很熨帖的味道,又能把人衬得很精神。后来才知道,风衣最初是战场上的军用大衣,又被称为“战壕服”。而Burberry的风衣,也是风衣中的经典。再后来,Burberry在常州的店关门了,我很庆幸,当年的尝试,一直种草到如今。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对名牌很是迷恋,原因想来是因为得不到,也曾经跟人激烈的讨论过这些有什么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其实没什么用,只是好用。那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呢?如果实在需要什么理由,那就是虚荣吧。我在工资7000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个打折后800的包,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开端。就像我喜欢的作者达达令,攒了很久一笔稿费之后,给自己买了一个chanel,一个BV,评论里有人说,哇,这么有钱,达达令平静地回答:你都不知道我写了多久的稿子。
我妈,一个极其迷恋金饰的女人,她去年的目标就是买一条金链子,买了。今年金价上涨,十一的时候她看了一圈,觉得不划算,一直叮嘱我,等单价降到300/g以下,一定要叫她。我说好。
英文里面有一句叫:You deserve,被引用烂了,两层意思,你值得抑或是你活该。现如今我想起Burberry的那个销售都会心生暖意,因为她确实小心翼翼地对待那件很贵的衣服,然而她很自然地将衣服套在我身上的时候,我会在想,势力也许存在吧,但是平等才是你与奢侈品的真正关系。
而我自己,也会从单纯的膜拜,到慢慢去了解一个牌子背后的故事,尔后努力工作与生活,自然地买下它们。
它们并不会证明我是一个多么有钱的人,也从来不至于将我拉到某一个阶层,甚至某一方面根本也说明不了我的购买力。我只需要知道,刷卡的那瞬间,很坦荡,也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