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在冒险对一些文化产品作赏析,希望每个故事都能解读出深刻,并且最好与众不同的寓意。我偏好指向儿童的作品,总要把它们翻出花样儿来,叫它们也能教育大人。几天前我看完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然后愁到了此时此刻。我是一个在童话缸子里泡大的读者,没有泡出想象力、果敢、勇气和智慧,只泡出了一双看透了套路的老眼。我愁这部动画电影赤裸裸的乐观、幼稚和一往无前,愁它对孩子无比友好的纯粹简单的内涵——叫我怎么另辟蹊径,横切一个角度来展示我身为大人独特的才气呢?
我想它就是一部我不再喜爱的童话罢了。我不再喜爱它,并不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所有它所歌颂的品质,而是因为我早早放弃了这些品质。我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不想作出任何改变,哪怕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一切会更好,我也害怕那百分之一失去现在所有物的可能性。在动画里,狐狸爸爸野性的血液总在躁动着,但狐狸妈妈却沉稳持重,反对冒险。哪怕失去和获得的概率不同,人们对于“避免失败”和“获得成功”的选择也有着自己稳定的倾向性。可是“避免失败”的同时也在逃避成功。我永远知道这些烂熟于心的童话道理——“行动-成功”的因果律。可是随着经验的增长,随着杏仁核对危险事件的印刻覆叠,我越来越害怕失去,为了守住这一方天地,我不可能像狐狸爸爸一样,在拖家带口时与资本家博弈,重获安宁后又本性不改。我失去了勇气,“被牢笼束缚”的危险若果真降临在我的身上,我便是一只习得性无助的可怜小狗。
大团圆的动画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交给狐狸爸爸这样的任务——指点每一位动物成员,要求他们发挥自己独一份的才干,齐心协力拯救伙伴。哪怕这一情节出现了逻辑错误,百用不厌地使用了俗套的美式幽默,理想化主角们的行为后果……等等这些,都不妨碍它正面捧着孩子的脸说:你是独一无二的,哪怕你没有礼貌、没有能力、没有吸引力……我想,这又是一例东西方教育观念冲突的实例。父母对于孩子的高度寄望融在我的态度中。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是,我不可能是最棒的一个,总有人在我擅长的领域优于我,而我的每一个特质都会在别人身上出现。我的独特仅仅由于排列组合的数据庞大,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
我并非真的对这部动画毫无感触。狐狸爸爸在驾驶摩托车逃亡时,远远看见了一匹雪山上的孤狼——一种他无比畏惧又心向往之的生物。很独特的,动画在这里没有赋予狼和其他动物角色一样拟人化的形象,它依然四足着地,听不懂狐狸爸爸的“人话”,就像在这个“全民拟人”的动物世界中,它是唯一保持野性,高贵而高傲的物种。不仅仅是狐狸爸爸,我也对它心生向往了。我并不真的乐于现状,也并不真的安于平庸。我希望自己拥有无穷勇气并且独一无二,我希望自己哪怕并不真的强大而独特,也能拥有同等程度的信心和勇气。我不爱这部动画,但它是一颗种子,我不再能把它种在自己的花圃里,但还来得及种在新生的、朝气蓬勃的土地上。
.proto/U��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