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视剧为了快速地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会给每个主演设定一个特定的性格。女主角开朗活泼,那她不管干什么事都得风风火火:吃饭吧唧嘴,走路蹦蹦跳,说话大嗓门。女二腹黑,那就她就得一直挑眉冷笑,好像每个动作都在对观众说:“我很坏,我很坏,我真的很坏。”可是在观众眼里,这俩人只是蠢得可笑而已。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剧叫做脑残剧。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必定是饱满和富有层次的,因为这样才真实,现实里哪有这样一板一眼的纸片人啊。
可是,社会中,有很多人给自己限定了人设而不自知,沉溺其中,或顾影自怜,或沾沾自喜。
小A,性格比较慢热,第一见到她的人都觉得她很文静。这样说的人不少,她也就慢慢接受了这种人设。以后无论是在社团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小A都不太会主动去和别人搭话,她想:“就让那些外向的人来找我好啦。”再后来,就毕业了,要找工作了。小A 看到那些要求沟通能力强的工作,总是会犹豫,怕自己干不好。结果,她还是糊里糊涂地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第一次给客户打电话时,她手心都在冒汗,害怕自己会嘴笨,会冷场。可是电话一接通时,她发现自己手也不抖了,思路特别清晰。现在,她每个月签的单子在组里也算数一数二了。
后来,在大学室友聚会上,小A 说起这件事时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室友却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虽然你在外面的时候话不多,在寝室里笑话、段子可是一个接一个。而且讲话思路很好,很有说服力。”
小B 呢,典型的开朗的女孩,人缘也很好。同学会、同事聚餐她场场都要参加,而且每次都是中心人物,话说得漂亮,做事灵活。可是,她很累。有时,她也想宅在家里看剧,享受独处时光,但是她拒绝不了那些邀请。因为,她觉得如果拒绝了,就不像自己了,而且别人又会怎么想。
小A和小B都活在自己的人物设定里,结果,前者差点埋没了才能,后者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人设就像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它很亲切,很熟悉。所以,我们很多人也这样过生活。不同的是,我们不叫人设叫套子,我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认识自我。一旦改了名,懦弱就变成勇敢,毕竟谁敢说愿意正视自我的人是不勇敢的呢?可问题就在于有时这个“自我”太单薄、太武断了,甚至会阻碍我们去发现更丰富,更生动的自己。
习惯了严父角色,就不再努力去表达爱;习惯了女汉子角色,连柔软都变得可鄙;习惯了精英角色,一丝差错也不能犯。
不要急于给自己下定论,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多去尝试,发现更多可能,再勇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