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低效学习的误区,我完美中枪。
笔记:
第一个:知识零散化,导致信息饥渴症以及信息过载
比如不断收藏公众号里很有道理的话,不断收藏别人文章里一两句觉得很有用的干货,反正是看到什么觉得有用的信息就收藏……
不愿放过任何渠道收集来的任何知识,很快你记满了大量的知识,之后,你发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信息,这么多要注意的,顿时觉得头大。
嗯,我完全就是这样做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记住。
而作者说了,之所以我们会对这些碎片化信息如此地不放过,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知识结构。
要是我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我们大脑有对这些知识的分类的记忆,分类后就方便调用,也不会感到头大。
第二个:只学价值观,忽略知识和能力
如果只学习道,却没有相应的术和器来支撑,你会发现,道理都是别人的。
我们很多时候想一步登天地掌握道,其实登上的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探索和经历很重要。
第三个:将知识和能力割裂
有些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仍然没用。
而这些不能转化成能力的知识,学得越多,只会让不信息过载,浪费时间,倒不如,选择一个知识去学习,将它真正变成你的一部分。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零散的知识吸收是跳跃的,点状的,相互割裂的,有体系的知识,是结构化的,网状的,相互关联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要素:
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间有联系
方法一:明确学习背景。
对于一个学习领域,首先明确: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有的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
方法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架构。
不了解这个领域时,就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渠道(专家,专业网站,经典书)找一个已有的体系,而不是自己搭建。
方法三: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架构
在学了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调整
方法四:在构架中填充知识
首先,把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录好,记关键词就可以。
其次,每天对当天的知识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地列到某个应用。
最后,定期回顾,如果是重要的知识,再记入到知识构架里,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方法五:将知识之间,知识与问题间进行关联。
如何链接问题与知识呢?
一是知识向问题靠。每看到一个知识时,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二问题向知识靠。遇到问题时,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能解决哪个问题。
多次实践,终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