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我选择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程,原因就是想通过这门课程来提高自己。虽然上学期选修的课程令我的写作有所提高,但感觉还是不满意,在写作技艺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所以迫切想通过本次课程来提高自己。
前段时间,课程陈组长找我,问愿不愿意承担分组组长的任务?我当时听了吓了一大跳,分组组长,要领导十几个人吧?群里都是高手如云,我行不行啊?我问组长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她说,主要是课程研讨、写写周总结什么的,我想:万一我组织得不好,不是拖组长后腿了,我当时从内心就恐惧了,我害怕自己干不好。我说恐怕自己的水平有限,我去做成员可以吗?陈组长说了一句:要说你水平不行我是不会罢休的!陈组长的这句话真令我感动!虽然说 上学期要打卡过程中,我许多篇文章都置顶了,得到了学友们的鼓励,但我感觉还是突破不了自己的心理防线。最终我还是婉言拒绝了组长,看得出来,陈组长很失望。
这件事过后的几天里,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心里又有一种失落感,组长给我成长的机会,可我却把机会白白丢掉了。几百人当中,为什么组长会想到我,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的努力是被大家看见的。我恐惧成长,造成了自我的身心分离,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又落下了一大步。我没有勇气去直面自己,直面成长的过程。
前几天,王组长在群里招募打卡点评员,要求大家积极参与,见证自己的成长。这次我果断加入了,我不想再次错过机会了。承担意味着最好的成长!这句话是我们网师人常挂在嘴边的励志语。确实,如果在课程群总是默默潜水,不出声,不参与,这即使呆的时间再长,我想进步也是有限的。新网师倡导朱永新老师的“三专”成长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成长共同体。其中专业成长共同体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加入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和学习组织,在团队的有效活动中促进自己的快速发展。
多承担,多实践,在不断尝试中获得经验,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我的学友郑建业老师,我感觉他就是一位勇于承担的人,他的成长速度有目共睹。上学期,他积极参与义工活动,做打卡点评员、作业批改组组长、参与课程直播,每天坚持一篇千字文的打卡文章,每次作业都获得优秀等次。新学期,他将承担《教育学经典解读》课程组的组长,明年春季,他将在新网师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别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荣誉面前承载了多少艰辛和困难!
申请做打卡点评员,我很有信心,一定要把它做好,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逼自己一把,跳出舒适区,这样才会看到更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