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了很久没见的一个小伙伴,和我聊了一会儿天,她委转关切地问了一些关于我的传闻。我略意外,但仍坦然地说了一些我的情况。我说的很轻松,我故意忽略了心里一点点失落,我还反复解释,我过得很好,如何注重饮食,如何保养自己,以证明我自己真过得很好。虽然这些感受基本是发自内心,可我不懂得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跟她解释,好像生怕她不相信似的。
有时我在想,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当她问一个问题的时候,答案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第一重要的,满足她的好奇心大概可能才是首要。知道真相之后的感慨、遗憾,或者难过同情,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庆幸,她们满足、沉浸于那种情绪里,有所收获。
而作为当事人的自己,除了再经受失落一次,小小的伪装一次又有什么收获呢?为什么絮絮叨叨的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啊?甚至故意忽略心底的一丝发虚?
也许所有的话都是为了说服自己,我心底有一个部分,并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还有点犹疑,有点失落,甚至企盼,事情来个大逆转。
倘若不是为了说服自己,我大概可以,随着心情告诉她一个答案是,或者不是啊!这样她的好奇心又满足了,而我也无所损失。说到底,我们最可怕的质疑,不是来自于别人,而是来自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