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 第一次看到 诱饵 效应的实例时,我想到了鲁迅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写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能允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和你调和,愿意开窗了”。周先生又在随后追加了一句: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是连和平的改革也不肯行。这是周先生发现的国民的性格,但他有一点是画蛇添足了,那就是他把这个特征归给了中国人。很显然,多年之后艾瑞里应用了更为科学的研究手段发现了这是全人类的所固有的行为习惯,如果非得把他归为劣根性,那也不能算国人特有,顶多是个通行病。
经济学总是假设人是完全理性人,这可笑的就像人能完全看清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而大多数的非理性所产生的感性决策才是真正掌控这人类行为的 罪魁祸首。但这并非说明人的行为是不可掌控的。恰恰相反,通过对 一个人心理的 引导, 运用各种心理诱导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从而让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在营销人手里
变成一 组可预测,可掌控的运行轨迹,从而更好的为营销高手服务。
这就是诱导 因素 需要出现的 必要原因。因为他 可以更隐性的让被引导的人觉得自己才是掌握决策的那个人。而丝毫不会察觉自己已经出于被操控的情景。当然诱导理论立足的根本点依旧是人是理性的消费者。但和经济学恰恰相反,它并非是假设人是理性的消费者而预测他们可能产生的行为,而是明白人的非理性购买而引诱人们走营销者为消费者设计好的“理性之路”。
拿书中的理论来说,卖的最好的 永远是中间价的商品。当消费者并不知道货物的真实好坏时,他们只会 本能的觉得好货不便宜。但什么样才算好货呢?你须得给她 一个“尖货”让她对比,他们就会有个标杆,退而求其次选择好货。所以消费者所谓的理性是被营销者操控的非理性。这样我们在从新回看鲁迅先生说国人喜欢调和的范围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