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微博上虚度光阴
如今又在微信里蹉跎岁月
你以为通过手机就连接了世界
互联网却成为了你与真实世界间无形的铜墙
你躲在屏幕后面获取的那一丝安全感,却让你在这个世界行走得越加艰难。
在这现实与虚幻交替的背后,
到底是些什么?
我们邀请了一些网友,来现身说法。
@deserve
女,25,银行职员,离异有小孩
前夫,因为我怀孕,他就辞职从省城回到县城,说方便照顾我,在待业期间,迷上网游(某农药),整个孕期及后面月子期间,除了睡觉就是打游戏,出了月子,我们就离婚了。
@cc black
男,19岁,大一学生,单身
上大学前父母说学习为重,不让用手机,上了大学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台ipone神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早上醒来,眼睛还没有睁开便开始摸手机,每天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情给手机充电,一整天手机不离身,低着头眼疼手疼脖子疼依旧乐此不疲。微信QQ 新闻同步刷新,三个轮流看,不能错过每一个新信息,连小广告也不能放过。强迫症,简直和吸毒一样。
十一月,开始宅寝室,不爱出门,也不爱和人打招呼,却不时在各种聊天客户端上骚扰别人,什么信息都是秒回完全不觉得害臊,对方哪怕有两分钟不回整个人就着急上火一整天都不好了。
深夜,失眠,打开手机,各种刷,越刷越失去眠,越失眠越刷,整晚整晚的熬。
噩梦,生活的噩梦,希望的噩梦,未来的噩梦。多少次下决心戒断,可是每次都不争气,呵呵,自己越发瞧不起自己了。
@prince
女,23,编辑,失恋中
大家好,我是个重度手机依赖的少女,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早上睁开眼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洗澡的时候要带上ipad或者手机,洗完澡之后会站着刷手机好一阵子才穿衣服,出门一定要带、iPad 、手机、和充电宝,(没带手机出门,感觉就像是在裸奔)经常无意识地刷朋友圈,微博,淘宝,知乎...有时候也会有一种很深的自责感,但比起这种感觉,我更受不了放下手机之后,那种茫然无措和无穷无尽的孤独。
@匿名
女,30,公司职员,已婚有2岁小孩
不是我,是我婆婆,去年上半年,我婆婆加入了她的同学会,开始了她的抢红包之路,
去年上半年,我婆婆加入了她的同学群,开始了她抢红包之路。整整一年多了,每天都在抢红包,同学群里的消息她是一条都不放过,每一条都要看,真的是错过一个红包会感觉错过一个亿。简直走火入魔!一开始抢红包到了什么程度呢,买菜抢,走路抢,炒菜抢,吃饭抢,睡觉也抢。人神共愤!为这个事家人已经无数次跟她吵架,她都不听。在同学群抢红包成为了她的职业一样。因为玩儿手机,肩颈出了问题,连住院的时候,躺在病床上都要抢...
@懒癌晚期
男,25,待业,单身狗
除了打字和刷屏,什么都不会
@陌上花开
女,45岁,国企职员,儿子15岁
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都还挺好的,作息规律,周末就是除了日常的补习,剩下的时间就是和朋友踢踢球,要么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上到初二的时候,跟着班上的同学一起,学会了打游戏,刚开始只是偶尔玩,慢慢的开始整个周末都在家打游戏,补习班也不去了,我们把家里的网断了就没日没夜的待在网吧,连着几天逃学,为这事,好几次,跟他爸,大大出手,现在竟然,还闹着要退学,说上学没意思。
过渡的刷刷刷科学的叫法是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刷刷刷,必须增加刷刷刷的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刷刷刷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刷刷刷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络过度使用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故其依赖状态的形成主要是心理机制所致。那你到底为啥不刷刷刷就焦虑呢?
(1)强化理论。在刷刷刷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刷刷刷——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强化了其刷刷刷的行为。
(2)缺陷人格理论。其实依据对以往个案的我们可以看出,许多重度网络成瘾患者都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个19岁的大学生原本成绩不错,在临近高考前发现父母已离异所以高考失误,去到了一所本地的普通本科。
那个23岁的女编辑,大学毕业,满心欢喜的跑到想恋4年的前男友所在的城市,结果意外发现被绿,遂分手,回家。
那个25岁还在家里待业啃老的懒癌晚期,因为3岁的一次意外,烧伤了40%的面部肌肤,从哪以后就变的极其内向,没有朋友,勉强读了个中专,毕业后找了一段工作,依旧无果。
还有那个15岁的孩子,55岁的婆婆,27岁的离异新爸爸,以及无数个网络背后,困于其中,苦苦挣扎却无法逃离的每一个你、我、他。
我们归纳得出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征为: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内向、脆弱、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喜欢独处,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难。
家庭缺少幸福感或与父母管教子女方法有剧烈冲突的大中学生,最容易变成网络的俘虏。
当然,并不是全部具备这些特征的人才易患网络过度使用,而是具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网络成瘾是成瘾者的精神避难所,对于成瘾者而言,网络就是他们在汪洋大海漂泊是遇到的一块浮木,抱着这块浮木时,我们依然担心,依然恐惧,但是,如果不抱,我们就会彻底陷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曾言“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当我们深陷于此,已然是迷时,六祖慧能在迷时,尚且需要师渡,何况你我凡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渡?站在迷失者身边的你我他,又应该如何渡人呢?
网络成瘾不是行为问题,而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关系问题,这些关系可能是与家人的、与社会的、更为重要的是你与你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是,要正确面对,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问题,冷静应对。
与自己达成和解,即不过度自责也应尽量避免通过抱怨他人或者社会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主动寻求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支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或者家人制定一个有利于自己戒除网瘾的计划,列出具体的小目标,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家人或者朋友监督配合执行。
需求一种积极向上的发泄方式作为替代,如运动等,及时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依旧不明显,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
作为成瘾者的家人,我们要给到对方更多的爱、信任、理解、包容与支持,这种爱,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的支持,而是心理层面的,这种爱,不是控制,不是要求听话,不是顺应你的意愿,而是你愿意放下一切评判、要求、规则和标准,设身处地的给予他们理解,信任与支持。
要做到“四不”,即不急、不打、不骂、不怕。
“不急”就是要戒除急躁心理切忌病急乱投医,把孩子往一些所谓的“戒网瘾机构”里面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想一下子解决问题,却忘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样一个简单道理。根本不考虑网瘾的“根”在哪里,
“不打”就是严禁使用家庭暴力
严禁使用家庭暴力,这种暴力,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对他们不理不睬,不信任,不理解,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对他们造成更加难以弥补的创伤。
“不骂”就是不说侮辱人格的话骂人是在成瘾者出现问题时,家人经常使用的手段,例如“不争气、气死我了、没救了、笨蛋、没脑子”等侮辱性语言。这种乱贴标签,贴的久了会让成瘾者自己也会这样看待自己,对解决问题有弊无利。“不怕”就是不要忧心忡忡成瘾者还有家人,都需要科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自己吓自己,也不要乱给自己贴标签,寻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科学的评估,积极治疗。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给予成瘾者与咨询师充分的信任。
社会: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成瘾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网络成瘾互助会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彻底杜绝通过从精神或行为层面对成瘾者实施暴力的行为。
人生路漫漫,生命中既有惊涛骇浪,迷途险滩,也有春风暖阳,秋光潋滟。无论你是走在迷途中或是走出迷途,路边皆有属于你的独特风景,你也终将能到达生命的彼岸,那里阳光正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