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支付宝借书小程序,从重庆图书馆借来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读完了。
初中时候,学过《泥人张》和《刷子李》,印象十分深刻,一直没忘记这本书独特的写作风格,过了这么些年,才完整地读完这本书(对有些独特的写作风格我会记忆犹新,比如高晓声先生的陈焕生系列,高中时学过的,但还念念不忘)。
书中地道的天津话,短小精湛的故事,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结局,总共几十个故事十分吸引人,半文半白,篇篇耐人寻味,个个诙谐幽默,含有“三言二拍”的韵味。本来就喜欢听天津话,读起来亲切感十足。
书中还收录了冯骥才先生亲自手绘的三十九幅生动插画,十分形象、灵动、传神。
其实方言也是博大精深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华夏大地孕育了那么多个民族那么多种方言,其中有些方言的发音包含去声的很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研究训诂、音律学文化遗产,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要把方言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包括骑由ji改成qi,说(shui)服改成说(shuo)服等等,这或许不是为了迁就一些“文盲”而改的读音,自古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举个例子,比如文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中华文化一定要保持它的丰富性,避免穷途末路,也许这是危言耸听了。
老蒋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文化亡了,那就真的娘希匹了。民国时期,大师辈出,国家重视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国家战乱,却都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