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抚州,晴,2024年1月27日
1月18日,邀请了李光明装饰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李光明先生来做结课评委。结课时间很晚,一是因为我12月频繁出差,课程往后延;二是为了配合李总的时间;三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个期末项目。
这是我第二次邀请企业参与学生的作品评价了,第一次是1月10日(共邀请6位企业创始人来参与22级高职学生的作品答辩),第一次答辩企业的加入让学生很好地重视起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更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企业的要求和标准,最主要的是获得对课程的即时反馈。
这次的答辩,我们采取了线上的形式(已放假)。短暂的开场白后,直奔主题。第1组的答辩,主题未呈现,语言表述需注意;第2组和第3组的作品,能很好体现他们的整体水平并且有进步,但作为方案汇报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包括主题的一致性上需要提高;第4组的答辩,因为网络问题导致汇报组员心态有些急躁,暂时放在了最后。到目前为止,学生的答辩不错,但可以很明显看到学生很有心在准备这次的作品。这次的作品,难度提升不是一个level,涉及到一个酒店项目的设计,这是全新的系统,即便是我,去解读去讲授都还是有点儿难度的。但看学生的汇报,感觉到整体的水准有在提高,作为老师,其实非常开心。
接下来是第5组,第一页采用了抽象诗意山水作为背景,字体大小都恰到好处。这组从4个方面展开汇报,首先是前期调研,不仅做了常规的区位分析、城市印象还做了周边竞品的分析;其次,从孟浩然和李覯的诗意中提炼主题。第5组的汇报从首页到目前的汇报都很精准地从甲方的立场去阐述,我都连连点头,学生的悟性很高,给了方向和提示能够很好地把它呈现出来,并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但当他们把元素提取、演变和应用呈现时,我被学生给惊喜到了,嘴角越咧越开。在设计中有多少人能带有设计原创地思考?就看他们作品的最终效果是否能呈现这些元素,保证主题的一贯性。
继续往下,第3部分是平面图的呈现,较为规范、美观大气,然后也做了一些立面图,有一些深入的思考。第4部分是学生渲染的效果图,果然没有失望,甚至相比上次的餐厅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材质质感、灯光、空间和设计感非常在线,而且把前期的设计元素在效果中呈现出来,太难能可贵了。这时,我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了,望子成龙成凤的感觉不外乎如是吧?当学生汇报完毕时,现场有片刻的沉静,似乎我们还沉浸其中。回过神来,我感觉主持,李总毫无意外的给了很高的评价,我则从10点去肯定了他们的方案,提出了1个小不足,然后就一个客房配比与李总进行了探讨。好的方案能够引发评委的思考,而不是被一味的点评,这第5组能做到这样,我相信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事后了解到他们已经连续几天3、4点才入睡,每天的事儿就是做方案。虽然我不赞同学生这样熬夜的形式,但还是被他们肯吃苦肯努力的精神给感动。他们还是中职生,未来会有更好的成绩。最后,这一组毫无疑问被我们一致点评为最高分。
之后的3组作品,除第5组,整体水平是更高的,但有珠玉在前,木椟在后,其他的作品很难出彩了。最后,是出问题的第4组,这一组的水准也非常高,分析、意向和整体的PPT质感都不错,如果能在模板和平面图上进行调整会更好。
原本预计是2小时的答辩,用了整整3个小时来完成。最后让李总进行了总的点评,在肯定的同时更提出了期望。而我作为任课老师也是班主任,对同学们
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自豪和骄傲,一一点评他们对作品的思考、他们的进步和努力,最后祝大家假期开心快乐。学生则一反平时的拘谨沉默,很开心地回应。我观察到,这次的会议答辩,大多数同学都一直在(其实学生讲完就可以离开),认真听别人的汇报到最后的点评总结,这让我很感动。
答辩完后,似乎喜悦的情绪无处安放,就拉着李总微信语音聊了蛮久,包括和请教的学生详细解读她们的作品和要改善的。
1月10日和这次的答辩,给我非常直观的企业需求感受,这样的合作是有意义的,通过企业导师的点评,我也看到了我们学生的不足。比如:1. 设计基本功整体呈现较弱,体现在平面方案的设计上;2.设计的尺寸和尺度不合理,学生的人体工学意识不强;3.设计主题的一致性及呈现上脱节。
两次的答辩,高职生和中职生,答辩呈现效果不一。高职生估计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多以及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而反观中职生由于在专业上一直在摸索,所以整体我的直观感受是中职学生的进步很大,他们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营养水份,不断成长,而作为专业教师,我更需要成长,不然无法更好地引领他们,无法给到他们更为专业的和系统的指导,所以假期的学习一定要提上日程并执行。
因为一会儿要外出的原因,不得不中断下,之前的记录会一一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