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养育智慧
-----读《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故事大意:
这个故事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爱德华怎样变成“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爱德华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服,吃早餐、去上学、玩游戏,吃晚饭、然后上床睡觉。不过,有些时候,爱德华会一脚把他的玩具娃娃踢飞,制造噪音,欺负比他小的小朋友,捉弄动物,追赶动物,房间里乱七八糟,忘记刷牙洗脸,老是脏兮兮的。很多大人都伸手指责他“爱德华,你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第二部分是爱德华怎样从“从最恐怖的男孩”变成“最可爱的男孩”的过程。
同样是爱德华在踢东西(盆栽),在一个大人眼里,却变成了“爱德华,我看你你种的花儿,长得很可爱,你应该多种一些植物啊!”于是,“爱德华很会种花,因此大家都请他到家里的花园帮忙。”同样是爱德华的恶作剧(将水泼到小狗的身上),在一个大人的眼里却变成了该感谢的行为--“爱德华,谢谢你帮我把这条浑身都是泥巴的小狗洗得干干净净。你对动物很有爱心。”于是,“大家都请爱德华来照顾自己的宠物,帮宠物洗澡。”爱德华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收拾房间,变得干净。“有时,爱德华还是有一点点儿不爱干净,野蛮,脏乱,邋遢,吵闹,恶劣,粗鲁和笨手笨脚的。不过,爱德华真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
爱德华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到“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其实反差背后的真相非常简单——孩子还是原来那个孩子,变了的只是大人,是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
在前后不同的对待儿童的态度的背后,是大人看待儿童的观念,即儿童观。拿爱德华追赶动物(小猫)这一行为来说,有的大人认为这是“野蛮”的,但是,日本童谣诗人北原白秋却指出:儿童的这种“残忍”“不是根本的残忍。它只是成长力的一种变异,是美和诗。将它只看成是恶,这不过是成人那不纯的道德观念。”
在《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里,作品前半段的大人完全是负面地看待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态行为,而作品后半段的大人却是充满信心地对儿童同一个行为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后者的努力及成就,印证了作者伯宁罕原来就读的夏山学校的尼尔校长的教育理念——“爱与赞许会经常除去孩子的问题”。
那么如何赞美鼓励孩子呢?通常有三种方式:
1,描述性鼓励。描述你观察到的具体的行为。比如故事中提到的“爱德华,我看见你中的花儿,长得很可爱,你应该种一些植物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比如鼓励孩子“宝贝,我看见你把地扫的很干净”“宝贝,我看见你的字写的很工整”“儿子,我看见你把房间整理的很整洁”......总之,不要简单说“你真棒”“你太厉害了”,而是先要描述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说出观察到的具体行为,再去鼓励。
2,致谢式鼓励。感谢+描述性鼓励。比如故事中提到的“爱德华,谢谢你帮我把这浑身都是泥巴的小狗洗的干干净净。”“爱德华,谢谢你捐出这么多东西”。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儿子,谢谢你给我倒水”“宝贝,谢谢你帮忙洗碗”......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当别人对我们说“谢谢”,和别人对我们说“谢谢你耐心听我唠唠了这么久,心情还多了”,同样是表达感谢,仅仅一句“谢谢”,和谢谢之后加上为什么感谢,我们听到的感受是不是不一样呢?后者是不是让我感受到对方更加真诚的感谢呢?这就是致谢式鼓励。
3,授权式鼓励。授权指把权力托付给某人代为行使,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形式就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但是我也常常接到家长的反馈,明明对孩子说了“我相信你”,可是孩子还是不愿尝试,不愿去做呀。所以授权式鼓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曾经有过类似的成功的感受。比如正在学习独立穿衣服的孩子孩子想让你帮忙穿袜子,你单纯的说“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穿好”,或许有的孩子就不愿去做。但是如果你说“宝贝,前两天我看到你自己把袜子穿好了,妈妈相信你这次可以做到的。”这个效果就不一样了。
我们会发现,这三种鼓励都离不开描述性的语言,因为描述通常让我们看见孩子努力的过程,这也正是表扬和鼓励的区别,表扬往往是结果,而鼓励是过程。假如孩子原来考试30分,现在考试60分,如果用表杨,“哇,你太厉害了,考试及格了!”这会不会让孩子误会呢?我们到底是表扬还是讽刺呢?60分就厉害了?班里我是最后一名呢,大家都是80分,90分呢。但是如果我们用鼓励就不同了,“宝贝,最近我看到你每天写完作业之后到会复习生字,背单词......这一次试卷上的这些基础题都做对了呢,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要直接去改变他,而是去改变和这个人的互动。就像故事中的爱德华,成人的语言模式改变了,和爱德华的互动改变了,爱德华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