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请杨老师为我指点了论文方向的问题,受益良多。
先说一下我目前存在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方向。杨老师说,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是因为没有遇到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当你遇到实际问题时,这个问题就成了你要研究的方向。确实是这样,当你遇到确切的难题时,你要解决它,必须针对它查看论文或者专利,思考别人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并不断验证,这就是一个研究过程了。
另外,杨老师还跟我分享了四张十分值得人思考的图谱。
图一主要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概念: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特定方向时,代表在这个方向下了功夫。用图一表示就是下面这样,每个方向下的功夫用其下方的面积表示。
杨老师说,大多数人对应的这个图谱是那种很扁的倒三角,方向很多,每个方向下得功夫虽参差不齐,但所有方向下的功夫都不多,成就也不会高。另外还存在两种极端,一是涉猎广泛,但仅仅了解皮毛,不下功夫,就像图二,这种方式极其不可取。还有一种是钻研一个方向,把全部时间精力用上去,如图二,虽然一方面精通,当遇到瓶颈时容易卡死。
一般认为,选择几个方向,每个方向上都下一定的功夫,这样是最好的,因为不至于在某个方向被堵死时无路可走,而且其他方向深入的也够。如图四。
这修正了我之前的想法,我之前理解的研究方向选择更接近于图三,现在我知道我该如何选择了。
通过这次谈话,我也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思路,不在是像以前那样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去研究,所有的工具都要为解决问题服务,而不是为了学习工具去学习一个工具。我前一段时间自学了C++的基础部分,有一种感觉就是它的知识点多不易记,而且没有实际问题需求的情况下,得不到很好的练习,单纯只为了学C++变得很枯燥,效率也不高。这也是我停下来重新审视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的原因。
我们实验室现有方向的特点,是从开始到结束,全程都能在我们自己把控的范围内,不受制于人,能迅速得到反馈,能自主决策,能调控相应资源。这样的课题,在高校并不多见,老师们也是摸索了多年才确定下来的。课题既有社会急迫需求,又有容纳先进技术的无限空间,给大家发挥想象力、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希望大家都来主动参与,联合起来做大事,做好事。
黄建义
17年9月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