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泽东》
今天聊聊“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今天在直播《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这本书时,读到毛泽东1917年4月1日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 研究》这部分。作者翰毓海从毛泽东关于这篇文章的起源来阐述了强健其体魄的重要性。文章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知识界提倡思想启蒙和精神独立的时代,毛泽东关注的却是“身体”。实际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深受斯宾诺莎的影响,斯宾诺莎的著名观点是:心灵和精神是人类欲望的源泉,而人要不被盲目的欲望所左右,靠理性的冥想是不行的,因为这要靠强健的身体。斯宾诺莎因此把“强健之身体”比作政治实践和政治行动。而毛泽东却认为精神和心灵不过是身体的一部分,毛泽东在这篇特立独行的文章中提出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使人克服飘忽不定的欲望。而这种哲学的源头,当然就是斯宾诺莎。
下面我再从《为什么是毛泽东》中摘抄一部分关于毛泽东对强健其体魄的论述:
毛泽东在文章里开宗明义,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在中学和中学以上,应该实行德、智、体“三育并重”,针对重文轻武的颓风,他提出一个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我们熟悉的“三好生”,就是来自这时候的毛泽东的见识,毛泽东学生时期的感悟最终变成了中国全体青少年的行为指南。
体育和国力相关这是多数身处高位的大人物不注重的细节,但中国的历史却明明白白地用血书写着。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的关键是楚国男人也束腰。南宋将女人的脚裹起来,结果残废的女子不可能生出强壮的儿女。当粮食也不能保障的时候,中国人就成了东亚病夫。
毛泽东在建国后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开展全民体育运动也是毛泽东改造中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了国策。
上面的摘抄大家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强健身体的重视是从哪里来,而这种重视对我们的影响又是巨大的。我通过学习也分享几点我的感受:
一从古代的读书人说起,不管是我看到小说还是影视剧或者历史书,在我的概念中,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很弱的,我不知道他们的思想是否强悍,但我知道他们的身体很弱,这样弱的身体要想有其骨气和抗争的精神也是不太现实的。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那些真正有气节有骨气的读书人,而是大部分读书人。我的印象就是:古代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当然我这样说也还是有些偏颇,但这就是我对古代读书人的印象。
二是从《特赦1959》中看到的一幕,那些被俘虏的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身体都很差,有很多病。而在蒋介石的阵营里时,这些高级将领的待遇,生活和医疗条件都是最好的,最起码比起那时的共产党要好很多了。但还把自己的身体搞的那么差,可对比于我们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就算常年在艰苦的环境里生活、战斗,但身体的素质都比国民党的这些高级将领好太多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整个革命过程真的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了,中国红军是唯一一支没有发军饷而英勇战斗的革命队伍,就是为了人民,为了解放中国,为了以后的人能过上好日子而不停的奋斗着。通过提升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并通过一次次的战斗强健着他们的体魄,才塑造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只雄狮般的队伍的。
三从我自身说说,从小不注重锻炼身体和有意识的劳动来塑造我吃苦耐劳的品格对我造成的影响。我是一个从骨子里就很懒惰的人,再加上又好享受,我真的可以说是前半生就被当废物养着,而这种习性对我影响就是:我从来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除了害怕,最主要的就是觉得辛苦。就算我现在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但也经常要与我的这些习性做着无休止的抗争,我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被这种什么都不想干,就是觉得自己累了,自己辛苦了的思想和身体的感受拉扯着,要摆脱这种束缚对我来说是非常难的,我用了很大的精力在这个上面,而身体的不爱动让我的行动力非常的差,往往我想要去做的事,到我想做再到真正实施要好久好久,而很多时候就因为这个惰性的拉扯而让我的计划无疾而终。所以在我曾经的生命体验中都是失败的,就没有一件事是靠自己努力做成的。写到这样我终于知道我的老鼠圈是怎么形成的了,我的那个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什么都做不好的认知是从哪里来的了,就是这种生命中无数次失败的体验,而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怕苦怕累,从没有去努力过而形成的。而那种强烈的无力感也是来源以此了。以前还觉得是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现在才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当我看到如果我不改变,我的孩子也会如我这样,一辈子都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最后什么都做不成时,我才坚决的走上了这条路。因为我知道他不想过这样的人生,我知道这是我能为孩子做的。我也从自己身上真的体验到一个良好品质塑造的重要性。先把自己从这个泥沼里拉出来再说吧!孩子先放一放,孩子也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这个世界,这样不管是好的或者坏的,他才知道自己该树立什么,该放弃什么?原来人的三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静 子
2021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