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什么书都看一点,生活美好一点,京东上购书打折,恰好前段时间看了一行禅师的《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感觉还好,加上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笔记的宣传,着实吸引了我。
乱弹
- 本书一共81章,分成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29章,从佛陀的弟子缚悉底受比丘戒写起,通过缚悉底的回忆方式来讲述佛陀从出生、修行、悟道、初转法lun,、成立僧团。中篇26章描述了五戒、四圣谛、七灭诤、四念处和众生平等,下篇26章讲述了十六观息法门;十二因缘法;八觉证;诸法空性、三法印;七不退行,一直到佛入灭;
- 本书整体讲佛陀视为一个觉悟的人,而不是神,通过讲述佛陀从出生,悟道,传道,到入灭的整体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佛陀的言行并穿插一些佛教基本和重要的概念来慢慢的潜移默化读者,本书的文字犹如一个行禅的僧人,读起来给人从容不迫,不骄不躁的感觉,对于对佛教理念缺乏了解或者希望了解的人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读物,对于容易心绪起伏的读者也能起到平静心绪的的效果(当然前提是他还能看得下去,对此表示怀疑)
笔记
- 《看顾水牛经》十一应该
比丘应该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
比丘应该知道哪些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
比丘应该清除身心上的欲念、执着、愤怒和恐惧
比丘应该看管他的六根,好使它们不回在散乱中迷失
比丘应该用他觉醒的教化使周围的人免除身心之苦
比丘应该避免那些会引起财色名等欲望的场所
比丘应该向往和珍惜禅坐的和平
比丘应该依仗四圣谛来做他今生的向导
比丘应该知道四念处是可以导致解脱的资粮
比丘应该小心保持和临近居民的良好关系
比丘应该依赖长老们的智慧和经验做借鉴。
-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 念念专注是精神修习的基础
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刻
回归当下这一刻,你才会觉醒
- 中道原则
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
-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四圣谛:
苦:痛苦的存在
集:痛苦的根源
灭:痛苦的消灭
道:导致痛苦消灭的方法
- 五条基本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 因缘生起法
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导致其它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单一之中包含所有,而所有也存藏于单一
世间万物因互依互缘而生起,发展和坏灭,静思缘起法,就是解脱生死之门
- 四类法生缘
- 主因之正缘:世法现象生起的必须条件
- 增上之助缘:帮助增加世法生起的种种因素
- 相续无间之行缘:导致物象生起的过程重,潜伏进行着每刻微细因缘相续的因素
- 心生物象之攀缘:所有提及的物象世法,都其实是心识所产生的。
- 法喻舟者
佛陀说教的并不是什么学说和哲理,它不是理论的推断或思考上的假想,它是实证经验的结果
佛陀说所有一切都无常,都无分别的自体,这些都是佛陀亲证
佛陀的目的并不是要解释宇宙,而是要帮助带领教导其它人直接体验实相。
文字语言不能解释实相,只有亲身的体验才可使我们看到实相的真面目。
佛陀所教的是体实相的方法,而不是实相本身。
- 解脱痛苦的法门
感受有三种,好的,不好的,不好不坏的,三样的根都是来自身心的领会。感受就像其它物质和精神现象一样有生有灭。
佛教的方法,是要深切体悟自己感受的来源和性质,无论它是好受的、不好受的或两样都不是的。
当你见到感受的来源,你便会了解它的性质。你会发觉感受不是恒常的,而你便逐渐不会再被它的起灭所扰动,几乎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对实相的错误见解,将不正确的见解铲除,痛苦便自然终止。
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
- 简单生活
修习呼吸、静坐、留心专注地工作和遵守五戒。
- 七灭诤
- 面前止诤律
- 忆止诤律
- 不痴止诤律
- 自发露止诤律
- 居止诤律(接受裁决)
- 辗转止诤律(一致同意决定)
- 如弃粪扫止诤律
- 四无量心
慈:降伏嗔怒,无条件地给人欢乐的心量
悲:降伏残忍,不求回报地替人脱苦的能耐
喜:降伏怨恨,替人家的成功和幸福而产生的喜悦
舍:降伏偏执,对一切事物平等开怀的看待。
- 四种观想
- 要降伏欲念,必须修习观想死尸,深深洞视身体腐烂的九个阶段,从气息停止至白骨化为尘土
- 要降伏嗔怒,必须修习观想慈悲,慈悲可以使我们明了自己心内嗔怒的起因
- 要降伏贪欲,必须修习观想无常,可以燃亮生死以至万象的真相
- 要降伏散乱,必须修习观想气息的呼吸。
- 十八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身香味触法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 五蕴
色受想行识
- 三种我性的错误
- 蕴是我:说色身是我,又或受想行识都是我。
- 蕴非我:相信我与蕴实乃独立存在,而蕴只不过是我所拥有之物
- 蕴我互存其间:相信蕴中有我,我中有蕴。
- 四念处
念的意思是投入专注,就是行者需要时刻觉察自己身体、感受、心和心识所产生的物象。
- 观察身体:他的气息;行,立,坐,卧四个体态,身体的活动,身体的不同部分,构成身体的元素,以及身体从死去至骨骸成灰的坏灭过程。观身之际,行者要觉知身体微细之处。吸气时知道自己在吸气,呼气时知道自己在呼气,行走时知道自己在行走......
- 在感受上的观想:行者要静思感受的生起,发展和退灭,又或哪些感受是悦意,不悦意或者两者都不是
- 在心上观想:行者静思他精神境界的存在,行者每刻都觉察到和确认到当下此刻所生起的精神境界
- 在心物或法的观想:先细观五种妨碍解脱的障碍(贪嗔痴慢疑)是否存在,以及合而为人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身香味触法),七种导致正觉的因素,四圣谛。
- 七正觉
专念观想,审查正法,勇猛精进,喜获法益,心轻自在,集中正定,离舍妄法
- 十六观息法门
- 第一口气息:吸入长的气息时,要知道自己在吸入长的气息;呼出长的气息时,要知道自己在呼出长的气息。
- 第二口气息:吸入短的气息时,要知道自己在吸入短的气息;呼出短的气息时,要知道自己在呼出短的气息。
这两口气息帮助打断昏沉和妄念
- 第三口气息:吸入气息时,要觉观全身;呼出气息时,也要觉观全身。
这口气息能使你因观想身体而与自己的身体真正接触
- 第四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会令身体安静平和,呼出气息时也告诉自己呼出气息会令身体安静平和
这口气息能帮助你获得身体上的平静祥和,因而达到心、身、气都合一
- 第五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感到喜悦,呼出气息时也告诉自己呼出气息时感到喜悦
- 第六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感到快乐,告诉自己呼出气息时感到快乐
这两口气息,能带你跨进感受的领域,替你创造滋养身心的平和喜悦,替你带来悦意的感受
- 第七口气息:吸入气息时,要觉观自己心内的活动,呼出气息时也要觉观自己心内的活动
- 第八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自己把心内的活动平静下来,告诉自己呼出气息时,自己也把心内的活动平静下来
这两口气息能使你深入体会自己生起的感受,无论是悦意、不悦意或中立的,继而让你把它们平伏安稳下来。
- 第九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觉观自己的心念;呼出气息时也同时觉观自己的心念
- 第十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使自己的心念轻快平和,呼出气息时,也同时使自己的心念轻快平和
- 第十一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在集中自己的心念,呼出气息时也同时集中自己的心念
- 第十二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释放自己的心念,呼出气息时也同时释放自己的心念
这四口气息带你跨进第三个领域--心。
- 第十三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观照万法的无常性体,呼出气息时也同时观照万法的无常性体
- 第十四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观照万法的坏灭,呼出气息时也同时观照万法的坏灭
- 第十五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观想解脱,呼出气息时也同时观想解脱
- 第十六口气息:告诉自己吸入气息时,同时观想舍离放下,呼出气息时也同时观想舍离放下。
这四口气息行者便可以进入心所产生的物象领域,而集中心念以观察万法的实相真性。
听到讽刺、批评,不愤怒;听到称赞、欣赏,不享受
一个人牵挂越多,痛苦越多
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
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
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生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
由惑而造业,由业而生苦
- 八觉证
- 世法的无常与无自性
- 越多欲念会产生越多的苦恼
- 少欲简朴的生活,才会导致平和、喜悦和安宁
- 努力精进,才可达至觉悟
- 无明乃了无止境的轮转之因,时刻多闻多学,增长辩才
- 贫穷会导致愤恨,广行布施时以平等心对待所有人
- 不可为世务所缠,出家修行人应过简朴的生活
- 不能只为自己开悟而修行。
- 观空
观想以能见到恒常不变之性的不存在,便是观空
观照缘生之法,可以知道万物不能独立存在,只可以与其它一切法互依而存。
空之义,只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空的性体是互依。
自性:完全不倚靠其它元素而可以独立存在的自体
- 三法印,三解脱门
空、无相、无愿无求
- 五力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 防止僧团衰落的七种方法
- 时常分成小组来研读正法
- 无论一起或分开时,都要时常保持团结互助的精神
- 尊重和守持僧团所订立的戒律
- 要尊敬和听从团中有德行的长者的教诲
- 要过清净简朴的生活而不为贪欲所动摇
- 珍惜平和安静的生活
- 要常住于专注正念中,以能达到平和、喜悦与解脱,因而可以在修行的大道上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