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轩沙龙第540期沙龙是第一期专门讨论茶道的沙龙,名字叫“让中国茶道走进生活”。乍一听这名字,大家有很多疑问:什么是茶道?什么是中国茶道?中国茶道不在生活里吗?
茶道,本源于中国,指一种以喝茶来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后流传至日本,形成日本茶道。又流传至韩国,形成韩国茶礼。而中国茶道经历了唐朝的煎茶道、宋朝的点茶道、明朝的泡茶道之后,一直流传至清代中期的是泡茶道。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存有戒备心里,大兴文字狱,士人为避祸,纷纷转向实证、考据,流行明代的陆王心学、性灵文学、茶道艺术由盛转衰。经过改朝换代,茶道也渐呈衰势,但在局部地区还有所发展。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工夫茶道就形成、兴盛于清代。进入民国,战乱频仍,茶道低迷。新中国成立后,受极左路线影响,包括茶道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批判。中国茶道在二十世纪跌入低谷。
中国茶道的复兴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虽最早提出的中国茶道的概念是为了与日本茶道加以区别,实际是传承了明清泡茶道。
中国茶道的概念可大可小,可深可浅,我在此斗胆取最大公约数,赋予以下定义:我们将探索的中国茶道是以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为核心的泡茶方法和以此修养身心的过程,它会涉及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艺、瓷艺、服装、插花、建筑、香道、设计等领域,所谓茶通六艺。而在生活层面,茶道具有社交属性,可用于商业、社交领域;具有内省属性,可辅助修行和激发创造力;具有休闲属性,可提供趣味;具有艺术属性,可陶冶情操,增加气质。
中国茶道本来就应该在生活里,可因为对茶道的概念不清楚,或过于纠结“道”字,而使茶道迷失了,要么它高高飘在空中,形成了专业人士表演、展示或自嗨,而非专业人士围观、膜拜的奇观;要么它被强硬彻底抽离出茶,纯粹把茶当作饮品,掩耳盗铃地否认茶的文化属性;更有部分商家因为急功近利而滥用茶道,使茶道出现前面两种情况,或制造一堆概念,使茶文化更高深莫测,这些都隔离了茶道与普通大众的关系,最广泛的需求——国人对生活茶道的向往没有被满足,制约着茶行业发展和茶道真正焕发活力,一言蔽之,没有落地。
由此可见,“中国茶道走进生活”这个标题是不准确的,应改为“让中国茶道落地”。如果从“有趣、有用、有味、有料、有爱”这五个特性来说,也许沿用一下道轩沙龙多年前的一个系列“人人皆可办沙龙”的标题,称为“人人皆可行茶道”。
基于这些在举办之前已有轮廓却还未成形的想法,第一场茶道沙龙略显稚嫩。之所以要办茶道沙龙,是因为茶道不能脱离生活,茶本风雅,何须附庸风雅?它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说通俗点,是在我们泡茶、喝茶时,用心,走心。而沙龙是一个平等交流的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接收或输出,对于探索茶道是最好的途径。没有什么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大家都是一张白纸,只是个人感受不同,角度不同,交换彼此的看法。如果沿用茶会模式,则永远是专业人士自嗨和非专业人士欣赏的两个闭环,敬而远之。如果沿用培训学习的模式,学到一些知识,并没有改变生活或在生活中应用到。而真正激励人去创造的是一种情绪,或心态,这种心态是初学者心态,而沙龙就是要保持这种心态,每一次沙龙都是初学者,不忘初心。
第一场茶道沙龙在互动方面比较活跃,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出于被策划方——道轩沙龙创始会员中茶行业从业人员的个人魅力吸引还是出于对茶道的兴趣——这两者其实是不可分的,参加沙龙的人数不少,在很短时间就已经报名人数超额,沙龙的举办也拉近了一些没接触过茶道的人与茶道的距离,但还是形成一定程度上非专业人士向专业人士请教的局面,并没有让每个人在茶道领域充分展示自己的维度,没有做到参与者创造内容。
究其原因,还是在沙龙的过程中,没有紧扣主题。
首先,没有开宗明义地诠释这次沙龙的目的,没有把参与者的需求和沙龙的目的进行链接。
其次,因为是第一次探索,作为策划方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该怎么做,没有设计一套流程来达到目的,也可以说,如果是一场游戏,没有设计游戏规则,大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导致沙龙比较散,没有激发人的参与欲望,没有让参与者有在茶道中唤醒的感觉。整个沙龙过程中过于注重让大家呈现自然状态而没有对场域进行一定的控制,导致场域频繁被打断,其实,呈现自然状态不是放任自流,还是要引导,当场域出现之后,每个人就会自然释放自己的能量。
第三,组织方回答太多,提问太少。创始会员晓亮在这次沙龙策划之初和沙龙进行过程中,几次向参与者提同一个问题:对茶你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就这个问题展开下去,会是:你们在哪里曾体会过这种感觉?它有带给你怎样的能量?我们能否在喝茶时重现那个场景?如果不能,是因为那些因素?……如果是这样深入下去,则茶道与参与者之间的链接更紧密。
参与者当然是带着问题来的,但我们一定要一一解答问题吗?可不可以先让他们提且仅提一个问题,记下来,在沙龙结束前再对照之前的问题:你要提的问题还是之前那个问题吗?如果不换提其他问题的话,看有没有解决,如果没有解决,可以用哪种方式去解决,或者大家试着给出各自的答案。
第一次茶道主题沙龙之后,我作如上总结,对于道轩沙龙,这是沙龙首次在茶道领域的探索,对于我个人,是首次对组织沙龙的探索,都很有意义。因为沙龙领导力课程我只听过两次,很多内容不知道,沙龙也参加的少,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所以抛砖引玉,以此一篇文字总结,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更进一步思考,给出指导和建议。沙龙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在这个变革时代,作为一种各领域探索的模式,因为谁都不知道路该怎么走,而路就要靠我们走出来的,我们口中能讲出来的,必定是我们平时领悟至深的,我们要让别人听懂记住的,必须让别人参与、提问、谈论,达成共识。
这次沙龙正好是道轩沙龙的《沙龙领导力课程》的实战,很感谢道轩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推了一把,办茶道沙龙的起念也是受七小姐办道轩沙龙音乐沙龙的启发,所有的一切都刚好发生。个人对这种上午教学下午实战的模式很受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孵化摇篮,有许多道轩沙龙里的朋友捧场,沙龙小白也能软着陆,许多理念只有在践行中才能领悟。
相较于这次领导力课程强调的,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我可能还需要更深理解才能明白:怎样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探索茶道的问题。目前已经走出的第一步是很好的践行,茶道沙龙的激发是由小七和我关于音乐的交流而起,这个想法由我在道轩沙龙无为群4.0里提出,引起了晓亮、琪豆豆、小七、黄炬、熊涛、田懿的关注,并给予了支持和建议。紧接着道轩老师告诉我,茶道沙龙作为沙龙领导力课程的实战部分进行。我立即梳理手头人际关系,找出对茶道沙龙感兴趣的人建讨论组。策划过程中,晓亮、小烨、星魂主动提供了支持。在沙龙进行过程中,因为他们对沙龙的经验和感觉丰富,对场域起了积极的作用。沙龙现场的氛围很好,好几个没报名的人坐下就不想离开,道轩老师说:“有吃有喝当然不想走。”这虽是玩笑,也一语中的,构建在吃喝基础上的精神文化输出具有强大的优势。
其他参加沙龙或报名未参加的人,是被沙龙、茶道、文化、组织者、参与者而吸引,并且主动为沙龙恭献、分享了自己的资源。小七带来的茶罐,小烨带来家乡贵州产的湄潭翠芽,冯紫娟带来她认可的茶,邹泽江带来的茶食,这些都是沙龙产生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沙龙精神的体现。
道轩沙龙第一次茶道沙龙的践行者如下:
道轩,晓亮,小烨,星魂,康小良,邹泽江,何明星,小七,邓燕卿,思语,周宗鑫,冯紫娟,晓梅。聚保老周和徐臻福在茶道沙龙举办前后对茶道沙龙理念和思路成形也有贡献。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应该是沙龙的核心,只有重视了人,才会让参与者呈现主动绽放、展现的状态。
道轩茶道沙龙,致力于让茶道更有温度。
后记:这是一个知识、阶层壁垒在被打破的年代,你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没有什么资源是能被完全禁锢的,资源在快速地流动着,而创造力的本质却是无中生有。一个人很牛没有什么了不起,一群人一起变牛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