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诊的两个案例让我感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案例一是一个初中男生小A,受校园欺凌几年之久,内心充满了恐惧,甚至曾经小便失禁过,他给我讲述被欺凌的事件足足用了30分钟,但是当我角色扮演他的妈妈时,他酝酿了半天只说了一句“妈妈,同学欺负我”,我再问怎么欺负的,他就一直沉默了。
直觉告诉我应该去探索一下他的家庭关系,小A的父亲从他记事起就常年在外面做生意,一年回来几次,父子之间几乎没有精神交流,当我问及与妈妈的关系时,小A只说了一句“妈妈很严厉”,然后就又陷入了沉默。
这是一个让我特别心疼的来访者,我甚至产生了些许移情,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安全的可以倾诉的心理环境和通道,面对被欺凌,他只能默默忍受,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不会带着恨意、恐惧和自我否定走向成年!
案例二30多岁的已婚女性B,跟老公经常因为小到一句话的口气而吵架,然后痛哭几个小时,B女士超级玻璃心且没有朋友,自述不会与人沟通和交往。
这位来访者应该说身世坎坷,来访者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姥姥就去世了,母亲从小是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中长大。来访者的记忆里,父母经常吵架,在来访者很小的时候其母亲因为跟来访者父亲吵架而自杀身亡,母亲去世后来访者被父亲送到亲戚家寄养至成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幸是如何一代一代向下传递的。B女士对爱的渴望非常强烈,但她没有从父母身上习得必要的两性关系的处理技能,她习得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很单一,就是吵架,然后过度悲伤,这是她母亲的处理方式(母亲也没有从其父母身上习得必要的处理关系和冲突的技能),也是她现在的处理冲突的方式。她不会表达爱,没有足够“爱”的能力,也缺乏感受“爱”的能力。
这两个案例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人生的。像案例一,虽然小A还没有成年,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他心理上的伤,这些伤痛无疑会影响他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案例二中的B女士,则由于缺乏爱他人和感受他人的爱的能力而在婚姻中痛苦挣扎了10年。
分享这两个案例就是希望别人的故事能给为人父母的我们一些启示,为孩子营造一个精神富足的家园比什么都重要!让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话,当我们面临家庭矛盾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你处理矛盾的方式,就是你的孩子未来的关系模式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