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最新一期昨晚开播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贡献了三件珍宝,一件为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一件为秦杜虎符,一件为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壁画。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和阙楼仪仗图,代表了大唐文化的繁荣和政治的昌盛,堪称国宝。秦杜虎符,陕西历史博物馆花50元从西安郊区农民杨东锋手上收购的。虽说近年来争议少了一些,但这件国宝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是假的。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央发给地方或者驻军将领,用于调兵遣将的凭证,一剖为二,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当时采用的是虎形,故称虎符。
唐朝因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将其改为鱼符或兔符,甚至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明清时逐渐演变成令牌,动物形状的兵符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所知的秦虎符,有新郪[qi]虎符,阳陵虎符,杜虎符三个,其中新郪虎符流失法国,为巴黎陈氏所收藏;阳陵虎符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杜虎符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根据虎符铭文,新郪虎符,铭文称“右在王”,杜虎符,铭文称“右在君”,而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秦国只有秦惠文王一人曾称君,后称王,秦始皇开始称皇帝。
最初,专家据此认为,这三个虎符处于秦不同的年代,杜虎符是在秦惠文君在位时铸造的,新郪虎符是秦惠文王至秦始皇之间铸造的,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铸造的。
新郪虎符据民国大家王国维考证,为战国时的秦国,后安徽阜阳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先生发现阜阳某收藏家藏有“浚遒虎符”,与新郪虎符完全相同,查证《史记》后,韩先生认为:浚遒虎符和新郪虎符是淮南王刘安谋反时所铸。
阳陵虎符原为罗振玉先生所藏,罗先生认为阳陵虎符为秦虎符。然而根据梁思成先生考证,阳陵地名,在汉景帝改戈阳后才开始有的,所以阳陵虎符应当是汉景帝时所铸。
新郪虎符四行文字,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无会符行殹。”阳陵虎符两行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重点说杜虎符。1975年冬,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农民杨东锋在平整土地时,捡了一块绿锈斑驳的铜制品,觉得挺稀奇,就拿回家给妹妹当玩具。
然而,时间长了,三年左右,这个物件上的绿锈磨落,露出了闪闪发光的金字,杨东锋意识到可能是件文物,就送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时花50元购买后收藏。
杜虎符,虎作走形,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内容为“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就是说,这个兵甲符,右半存于君王处,左半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是调兵超过五十人,就需要杜地的左符和君王的右符会合验证,才能行军令。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点燃烽火,不必会合验证君王的右符。
虎,是秦人的图腾动物,秦人用“卧虎”的形状来制作兵符,寓意虎指代秦国的军队:备战中的秦国士兵就是蓄势待发的虎。然而,杜虎符,却是虎做走形,不是蜷伏的卧虎。
因而,这个虎符,最初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和其他的两个符不一样,可能是假的,其中就有出身于有国学大师罗振玉家族的,古文字学家罗福颐先生。
罗福颐先生认为,杜虎符是一件伪品,并列举了五个理由。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称“君”的人并不是诸侯国最高统治者,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不能铸符。“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偷兵符才能发兵救的赵。杜虎符却印有文字“右在君”。
第二、新郪、阳陵虎符开头都是说“甲兵之符”,而杜虎符却是“兵甲之符”。“甲兵之符”的“甲”字用作动词,意思是“统领”。杜虎符写作“兵甲之符”,句子欠通顺。
第三、虎符上的文字读法,是将虎符拿在手中,虎头朝上,文字从上往下,相对虎符的脊线,自右往左读。新郪、阳陵虎符,文字方向都与虎符脊线平行。杜虎符的文字方向,却与虎符脊线垂直,文字从上往下,自左往右读。
第四、杜虎符的形状与新郪、阳陵虎符不同,是站立的虎,而不是蜷伏的虎,非常像是虎钮錞(chun)于顶部的虎形,很可疑。
第五、杜虎符与新郪、阳陵虎符相比,文字孱弱,忽大忽小,结字不端正,毫无法度可言。
也有不少学者,对罗先生的质疑进行答复。
战国时期在称谓上君与王可互通,《商君书· 修权》就记载:“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也言事君。”
甲兵是披甲用兵的意思,二字颠倒为兵甲,意思不变,并不是罗先生说的那样句子不通顺。文字读法和大小,太过牵强等等。
杜虎符造型生动,铭文谨严遒劲,转角周正,错金浑厚,金光灿烂,工艺精湛之处可与汉武帝茂陵出土的错金铜犀尊相媲美。这样精美的文物瑰宝,可能是是假的。
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杜虎符是真的。但是,杜虎符的真伪问题,仍然有待探讨,需要再多一些的考古发现,才能肯定。
陕西历史文化深厚,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陕西历史博物馆拿出一件真假具有争议的杜虎符作为国宝,是否欠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