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小敏
话剧《年轻的野兽》改编自德国剧作家弗兰克·韦德金德的《青春的觉醒》。讽刺的是当时社会对性话题讳莫如深的风气,投望到现代,一切关于年轻的炽热冲动,被剔除了虚假和造作,回归到真实的自我表达。
剧中,第一头野兽是一名少女,母亲的一剂药物把她送到了死神手中。第二头野兽是一名少年,学校的一次升级让他吞枪自杀。第三头野兽害死了自己喜欢的姑娘 ,没能拯救自己最好的朋友……年轻的“野兽”们,在舞台上发出真诚无畏的呐喊与嘶吼,掀起一场对青春的追问。
这是我第一次看话剧,和电影不同的是,整个剧都只是采用简单的道具,然后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需要非常专注才能够理解剧中要传达的一些思想。比如这次的剧中,流沙代表的是血液,而将面粉撒到脸上就代表这个人物死亡,里面有的演员都是一人分饰几角,只能通过服装不不同来区分角色,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比电影更有意思。
剧中的第一头野兽是小美人鱼,她的遭遇让我印象异常深刻。
她常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而她的妈妈为了绕开“性”这个话题,也是编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并且还告诫她,一定是结婚后才能有小宝宝。小美人鱼深信不疑,所以后来她与男主卷毛偷食禁果意外怀孕,在被妈妈骗的喝下堕胎药后她还在追问妈妈:你不是说要结婚后才会怀孕吗?你没有说那样就会怀孕啊!
而妈妈的堕胎药把她送到了死神的手上。
我小时候经常问我的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而妈妈的回答每次都不一样,要么是小河沟里捡的,要么是垃圾堆里捡的,总之就是捡来的。
我们中国是一个传统社会,只要涉及到“性”的问题都会变得异常隐晦,我还记得我们初中学习生物,其中有一个章节是讲男生与女生的生理结构,而基本所有的生物老师都会跳过不讲让我们自己看,可是看又看不懂,反而增强了一种好奇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与心里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很多同学开始早恋,虽然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的状态,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是非常抵制这样的事情,说什么要影响学习,可是除了影响学习,应该更多的还是担心男女越过那条鸿沟。所以我们时常会被告诫,男同学不能和女同学一起走,女同学不能和男同学打打闹闹,不能坐在一块儿吃饭,甚至是上了大学,我们已经成年,学校也在非常抵制这件事情。我所上的大学就是这样。
起因是一个女同学意外怀孕,但是那位男同学不敢承担责任,女同学生无可恋,纵身从楼顶跃下。然后我们学校就开始了各种抵制恋爱的运动,由学生会成立了纠察小分队,每到天黑就拿着手电筒去巡查各种小树林和角落,院长每周把女同学召集起来开会,给我们仔细讲解怀孕堕胎的种种伤害,要是被发现男女行为稍微亲密一点,就会被登记拍照,甚至是在公共区域贴出来以儆效尤。
可是巡查力度这么强有什么用,该谈恋爱还是在偷偷谈恋爱,有些不可描述之事该发生还是发生,青春期的荷尔蒙就如洪水来临,一味的堵截反而更有可能让岸决堤,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分流引导,也许还能有更好的成效。
前两天有位父亲刷爆了朋友圈。在他得知女儿早恋之后没有指责,而是循循善诱,逐渐引导,让女儿变得越来越优秀,不管是恋爱观还是其他方面都在往良性发展,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不过这只是别人家的爸爸,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早恋,作为父母亲的我们会怎么处理?也许你能忍住不会坡口大骂,但大部分父母肯定会苦口婆心劝告女儿你这样做不对,会影响学习,可是为什么不对呢?又为什么会影响学习呢?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心中的火苗根本不会熄灭,也许她会屈服在你的威严下面,但是这样的屈服有用吗?也许她会表面顺从,但是却私下做出很多叛逆的事情也不一定,那也就没有后来考上名牌大学这个事了。
日本前几天举办的小学生表白大会也是让我们国人跌破了眼镜,这样的活动在中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但是这样的活动的结果谁又能说他绝对就是不好呢?西方国家在女孩成年的时候,妈妈都会在女孩的包包里放上一个安全套。早恋并不可耻,“xing”也并不可耻,这些都是我们青春成长的产物,关键是在这些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去认识和引导才能不至于让我们的青春蒙上灰尘。
如果每个父母或者学校都能在适宜的时间对青少年进行很好的引导,那我相信那小美人鱼的悲惨结局就不会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