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这个字是有魔力的。
央视二套有个美食节目,叫《回家吃饭》,节目整体的定位就是家常饭菜,因为“家”的定位瞬间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有种温馨而亲切的感觉。
每个人心目中对美好食物的想象首先跳出脑海的往往是年少时的记忆。
要么是父母家人的一道菜,要么是老家街头巷尾的一个小吃。
这背后其实就是对家以及家乡的味道的眷恋。
同样在礼仪中,如果做到宾至如归,那就是对待客人最高的礼遇了。因为让客人有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我们中国人每年的春节,为了回家而形成了壮观的人类群体迁徙运动——春运,这背后折射了我们对家的渴望,哪怕万水千山我们都要回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春晚的小品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回家的。
回家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回家过年既是一种仪式,更是我们的心理诉求。
在他乡在外地,无论生活如何事业如何发展,总是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定感、踏实感。所以我们需要追寻那个最初给予我们温暖温馨的地方。
其实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对家产生那么大的渴望,对于回家的诉求那么强烈,就是因为我们的心灵需要找到安住的地方,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全、感到有存在价值感的地方。那熟悉的乡音,那熟悉的街道,甚至那熟悉的味道,都会令你感觉到自己被被包容的温暖的感觉,置身其间你会怡然自得。这就是所谓家有魔力的原因吧
所以令自己心灵安住的地方即是家。
而那些很快融入新的群体和陌生环境的人,对于家乡的欲望就没那么强烈。尤其是重新组建了温馨的家庭之后,有了新的寄托心灵安住的地方的时候,日久他乡也即故乡了。
同样存在着那些虽然披着家的外皮却不能算家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但不能令心灵安定,甚至反而会戳心灌髓,这样的家绝不会令人向往的,也不能称之为家。著名心理学名人武志红老师写过《家为何伤人》一书,揭露了这个血淋淋的事实,可叹很多人被虐的千疮百孔,却不自知。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家对自己的涵义,家更重要是从心灵感受的角度来定义的。
说到心灵感受,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和禅宗把心灵的追求达到目的也比作“回家”。在西洋神秘主义里也有类似的比喻。钱钟书先生在其《说“回家”》一文中对此做了阐述。
中西方不同形式却不约而同的比喻,并非偶然,有其背后的道理。做出这样比喻的无论是中国的道家禅宗还是西方哲学的新柏拉图派都是唯心的,也就意味着思辨更多的从人的本心生发出来的。
疑惑不得解,就如飘荡游离的灵魂无法回到安息的地方,令人很不痛快,甚至痛苦。我们产生的疑惑不解,最终都是希望有个落脚点,让心灵从容安息。就如同回家一样,找到让心安住的地方。而这样想要“回家”的欲望,促使着一代代思想家们哲学家们不断前行。也就有了那个著名的为了思索“我到底是谁”却抑郁而终的猴子的故事。
这种想要回家的”欲望“就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特点,就如我们渴了必须喝水才能缓解,累了必须休息够才能缓和一样。情感必须要发泄出来,欲望需要达到才能心平气和,疑虑只有解决了才能豁然开朗。所以求而不得会难受,悬而未决会令我们一直惦念。
《乐记》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表达的就是这个观点。
人的天性就是希望心灵不被干扰波动,一旦被扰动就极度希望能尽快回到平静的状态,如同回家。
人际高手甚至会利用这一点,我们会发现那些喜怒无常,很容易表现出不满不快的人,我们会本能地想要讨好他们,而他们也常常利用这一点获得很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