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要想得,就记住这止定静安虑得。
朱熹和张居正讲解说,止,就是止于至善。知道止于至善,就能定。
定,是志有定向。人如果知道了那当止的去处,就志有定向,无所疑惑。
静呢,是静心,心不妄动。所要去的地方定了,心里有个主张,就不往两边张望了,不乱动了,所以说定而后能静。
安,是安稳,心里既然不乱动,自然随遇而安,儒家说的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把当下的事做好。
虑,是虑事精祥,处事精确。心里既然安闲,那么遇到什么事,便能仔细思量,不忙不错,所以说安而后能虑。错事怎么做下的呢,都是忙中出错,慌不择路,能静能安能虑,就不会出错。
得,是得其所止,得其所哉。前面说了,止是止于至善,是你要去的地方,得,就是你能抵达目的地了。得,不是得位得财啊,求仁得仁,也是得。
这一段呢,我们可以对照孔子著名的一段话来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家记这段话,都从“三十而立”开始记起,把前面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搞丢了,所以意思就搞偏了。偏在哪儿呢,就偏在三十而立的立。这个“立”字,朱熹注解是:“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程颐讲解说:“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不惑,则无所疑矣。知天命,穷理尽性也。耳顺,所闻皆通也。从心所欲,不踰矩,则不勉而中矣。”
张居正说:“到三十的时节,学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间外物都动摇我不得,盖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
我们一般理解和经常引用的三十而立,都是经济上的自立,到了三十岁,你不能再靠父母了,不能再啃老了,经济上要自立了。
不过,《论语》的三十而立,不是经济上的自立,是立志的立,是志有定向,立住了,站稳了,三十而立的立,就是止定静安虑得的定,志向立稳了,定了。孔子十五岁开始有志学习,学了十五年,到三十岁,把一生的志向确定了。
儒家的学习观——为学第一是立志——孔子这段话是讲“学习学”。
那么四十而不惑呢,就是静,心静了,前面张居正讲“静”说的,所要去的地方定了,心里有个主张,就不往两边张望了,不乱动了。不乱动了,就不惑了嘛。六十而耳顺,就有“安”的意思,安之若素,什么事都影响不了我的心。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是得其所哉,得其所止。
对照“止定静安虑得”和“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体会就深了。
止定静安虑得的重心在哪呢?不知止,是我们常见的毛病,静不下来,心不安,这是经常的状态。解决的重心就在中间这个“定”字,志有定向。你的志向是什么?
小时候,我们就常回答爸爸妈妈老师和叔叔阿姨们的问题:“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呀?你的志向是什么呀?”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当警察,有的人想当宇航员,多好!长大了以后呢,现在你问问自己,你的志向是什么呀?能答上来吗?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确定,很笃定,止定静安虑得,对你就不是问题。如果茫然,那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第一个知止的止于何处,就目标失踪了,那没法定、静、安。如果你的答案很确定,就是赚钱发财,那是最糟糕的了,因为发财还是不发财,是顺带的结果,那不是一个目标啊!
学习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就是问你的志向是什么,要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你就能知止了,就能找到止定静安虑得了。人为什么不知止呢,就是因为没有志向,有志向,就是使命驱使,一心不二;没志向,就想赚钱,那就找机会,就为机会所牵引,所有动作都是找风口,投机,儒家叫“为外物所移”,止定静安虑得,就是不为外物所移。你该干嘛干嘛,你管他风口在哪呢?
孔子不是也跟弟子们谈过志向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大家谈谈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四战之地,外有强敌兵戈相加,内有饥荒相困,让我来治理,三年之后,就能让人民勇猛善战,并且知礼乐教化。”
冉求说:“千乘之国我可不敢说,但是,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给我三年,也能让人民有吃有穿。至于礼乐教化,就得等别的君子来了。”
“我呀!能做什么我可不敢说,我只能说我愿意学着做点什么。”这公西华谦虚,他不说我能做什么,他说我愿意学:“宗庙祭祀之事,或者在国君会盟的场合,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相吧!”
曾皙说:“我没想什么国家大事,就想在那暮春三月,春天的新衣刚刚穿上身,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少年,结队出门踏青,在那沂水河边沐浴,在舞雩(yu)台上吹吹风,舞雩台,是鲁国祈雨的祭台,然后,一路唱歌一路还。”
曾皙一番话,把老师也说得神往了,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哎呀!我的志向和你一样!
想想你的志向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