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潮汕文化的96项原创发现总结推断(3万字)

下面将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中第2章潮汕文化访思录”中作者余源鹏归纳、总结、分析、发现、推测、论证及思考、提示等全部原创内容的文字摘录如下,并配以该书实拍照片或插图,全面揭示潮汕文化有什么,及潮汕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趋势,(原创3万字):

注:由于本书将潮汕与客家一起讲述,因此,书中所用的“潮汕”和“梅州”均指现在的地区名称。潮汕文化,就是特指现潮汕地区的文化。

历史上,现梅州大部分地区和现汕头揭阳地区在明清时期长期属潮州府管辖。但不能说现梅州大部分地区是潮州文化,也不能说现潮汕三市一定都是潮州文化。正如深圳在明清时期属于广州府宝安县管辖,改革开放40多年,深圳已经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不能说深圳还是广府文化。汕头也曾有几十年作为潮汕地区乃至粤东的行政中心,开埠上百年,自然也形成自身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文化与民族、族群一样,以个人认同感为标准,不能强加给其他人。远的讲,就像西南地区不少侗族,以前是从江南迁徙过去的,现在采用的是侗族的文化形式和行为,特别是自我认同为侗族,则其就是侗族;近的讲,迁徙到潮汕地区的客家人,逐渐会讲潮汕话,行潮汕风俗,并认同是潮汕人,像饶宗颐先祖来自客家地区一样,后来认同为潮州人,则其就是潮州人,而不能说他是客家人。

(以下文字共3万字,支持原创,欢迎转发收藏)


余源鹏原创分析1:为何潮汕人民会说“从暹罗诐到猪槽”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人们将天南地北地聊天称为“从暹罗诐到猪槽”

(潮汕方言,意为说、谈论,与四川方言中的“摆龙门阵”、东北方言中的“唠嗑”同义)。暹罗即是今天的泰国。可见泰国对于潮州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且还跟老家的“猪槽”相提并论,建立了联系。要知道,就算在20世纪80 年代,家里养猪,那都是发家致富之道!要揭示这句话的由来,须从泰国的大米说起。

原来,在清初复界之后,由于土地多年失耕,加上之前房屋被毁, 人多地少的潮州乃至整个闽粤经常出现饥民抢米的风潮。康熙听暹罗贡使介绍,知道暹罗稻米的价格仅为国内的三分之一左右,于是命令礼部官员和暹罗使臣商定,每年从暹罗进口大米三十万石,并予以免税优待。清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暹罗商船随带的货物一概免征税银。但直到复界的40年后,即雍正二年(1724年),首批暹罗米才运抵广东。

而潮州人民出洋过番谋生(潮州人把出国谋生叫作“过番”,把漂洋过海到外国谋生的人称为“番客”)开始形成风潮,则还要再推后五年。至公元1729年,过番者甚众。当年,清廷准许各省商民到暹罗贩米,并再次重申米谷不必上税。

于是,纵横海内外近三百年,至今仍活跃在中国经济浪潮最前沿的潮州商帮开始扬帆起航了!

原创岭东江河图2:

余源鹏原创分析3:清初禁海迁界波及潮州沿海地区数十万百姓是潮州人过番谋生的序曲 。

所谓靠海者吃海,但濒海的潮州人民在清初却有近30年的时间无法“讨海”(去海里捕捞),甚至还要流离失所!这是为何呢?

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清廷颁布了“禁海令”,严禁东南沿海商民船只出海贸易,也禁止外国商船来华。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 和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两度强行将沿海居民向内陆“迁界”近百里,除了拆毁田园庐舍,还兴建墩台派兵驻守,杜绝百姓出入海路,以图断绝郑成功集团的经济来源。此为潮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禁海迁界事件,政策波及潮州沿海地区数十万的平民百姓。1664年农历六月,潮州发生飓风,大雨倾盆,因迁界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淹死者过半。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一直到1684年,清政府收复郑成功占据的台湾之后才开放海禁,允许沿海百姓“复界”(回迁故土)。

余源鹏原创分析4:以前潮汕男人多都大男子主义、妇女地位较低的刻板印象的由来。

潮汕男人在外干着充满风险的活,平日潮汕女人则在家里把家什收拾整理得干净整洁,等候自己男人的归来,这也是潮汕人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生存理念的表现。

清朝时期,很多丈夫出远门后音讯全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少丈夫在外国还又娶了其他女人。在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束缚因素也多,于是只要男人能回家,家里的女人自然特别高兴,赶紧让自己的男人去泡工夫茶、抽烟休息,自己则忙里忙外,做上各种可口的、品种多样的饭菜来犒赏勤劳拼命的丈夫,并以这种方式留住男人的心。所以,以前潮汕人给人留下了男人大多都大男子主义、妇女地位较低的刻板印象。

这种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男人工作风险的降低和工作地点的稳定,以及妇女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的提升而淡化,男女地位逐渐趋向平等,只是潮汕男人踏实顾家和潮汕女人勤劳持家的传统都融入了基因并传承至今。

余源鹏原创分析5:潮汕人重男轻女的历史溯源。

明朝时的倭乱让潮州人觉得朝廷不但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还禁止出海捕捞,断了自己的生路,而且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于是纷纷围寨建堡,依靠宗族和城寨自保,在抵御盗匪的同时也不时抵抗朝廷来征税的官兵,闹大了,就干脆反了。

从明朝朱元璋开始海禁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的近400年时间里,潮州沿海人民不时处于海盗、山匪、倭乱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马乱之中。他们时而抗倭,时而抗明,时而抗清,时而投靠郑成功反清复明,时而还为抵制台湾明郑政权的征粮而打仗,时而迁界,时而复界,人们更未知哪年又要迁界!

直到清中期开放海禁了,可是谁能保证过番的男人都能平安归来?能平安过南洋就不错了,起码到了东南亚挣到钱后能寄钱回乡养家糊口。所以,为了保家卫乡,为了抵抗风险,潮州人不得不多生孩子,特别是多生男孩。

余源鹏原创分析6潮汕人多信仰的由来。

潮州人刚开始出海时乘坐的船,是靠季风推动的帆船(直到19世纪中期才逐渐用火力发动的船),因此只要出海,就有很多未知因素, 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一旦登船起锚,便前途未卜。潮州有句俗语说:“行船走马三分命。”于是,他们便转而向神祇寻求庇护。潮州人和闽南人都热衷于祭拜各路神佛祖先,以求得多一些平安的信念和可能的护佑,皆因于此。

余源鹏原创总结7潮汕人信仰的几类神祇。

潮汕人信奉各种神灵,其中除了全国各地都信奉的土地神(福德神)和祖先外,还信奉源自中原的关帝和道家主管水的玄天上帝,以及潮汕当地的山神和佛教的神祇。特别是对源自福建的海神妈祖的信仰以及各种对当地有影响的古代人物神化成神的信仰等,在民间更是根深蒂固。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科技发达了,可控的因素增加了,求神拜佛才逐渐淡出年轻一辈的视野。

余源鹏原创分析8:思乡离愁和对月饮茶的潮语歌曲广受海外潮人的欢迎的原因?

潮州地少人多,加上台风的袭扰,人民生存环境堪忧。与其留在国内折腾尚未必能吃饱饭,不如冒险登船过番去打拼谋生,兴许有朝一日还能衣锦还乡。

要知道,从明朝朱元璋开始海禁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的近400年时间里,潮州沿海人民不时处于海盗、山匪、倭乱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马乱之中。他们时而抗倭,时而抗明,时而抗清,时而投靠郑成功反清复明,时而还为抵制台湾明郑政权的征粮而打仗,时而迁界,时而复界,人们更未知哪年又要迁界!

于是,能吃苦耐劳且团结的老一辈潮州人带着几许悲壮、几许期望便出发了。而这一去,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才归。

他们在异乡白天努力干活,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得闲仰望明月、思念故乡,憧憬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所以,直至20世纪末,思乡离愁、对月饮茶的潮语歌曲在潮汕大地和海外潮人中仍大受欢迎。

余源鹏原创分析9:清代潮州人冒险登船过番谋生的原因。

从明朝朱元璋开始海禁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的近400年时间里,潮州沿海人民不时处于海盗、山匪、倭乱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马乱之中。他们时而抗倭,时而抗明,时而抗清,时而投靠郑成功反清复明,时而还为抵制台湾明郑政权的征粮而打仗,时而迁界,时而复界,人们更未知哪年又要迁界!

潮州地少人多,加上台风的袭扰,人民生存环境堪忧。与其留在国内折腾尚未必能吃饱饭,不如冒险登船过番去打拼谋生,兴许有朝一日还能衣锦还乡。

于是,能吃苦耐劳且团结的老一辈潮州人带着几许悲壮、几许期望便出发了。他们知道此去少则数月,且归期难料……

余源鹏原创分析10:

从明朝朱元璋开始海禁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的近400年时间里,潮州沿海人民不时处于海盗、山匪、倭乱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马乱之中。他们时而抗倭,时而抗明,时而抗清,时而投靠郑成功反清复明,时而还为抵制台湾明郑政权的征粮而打仗,时而迁界,时而复界,人们更未知哪年又要迁界!

(本书赠送明信片彩照)

余源鹏原创总结11:清代各时期潮州人科考规律。

康熙复界后潮州社会趋于稳定,众多书院社学义学和金山中学出现。但潮州人却从此只读书而不热衷科考了,海洋文化和重商精神崛起。

据统计,清代潮州进士共有149人,其中,乾隆时潮州考中进士者有118人,占总人数的八成以上;而乾隆之后,从嘉庆到宣统的一百多年间潮州进士却只有31人。

比如我曾艰难寻找到一座位于饶平饶洋镇、塌了一半的八角客家土楼,这里在清朝时总共出了9位进士,号称“八角九进士”。

但从时间来看,其中8位进士是在雍正至乾隆年间产生的,只有一位是在道光年间考取的,这个人数的分布情况跟潮州在清朝一代中整个的科举历史高度吻合。

余源鹏原创发现12:

到了乾隆朝,清政府制订出了一项影响后来潮州人人生观的政策——决定对贩米回国的华商封赏官衔,最高的,贩运6千石大米以上,可封赏七品顶戴!也就是说,过番贩米做生意成为了一项可以名利双收的事!于是许多农民和读书人走上了经商之路,近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发财了还能回馈乡里、建构自己在宗族里的权力,后来还可以通过捐纳,获取政府的荣誉官衔,光宗耀祖。

余源鹏原创提炼13:潮汕女人把家什收拾整理得干净整洁等候男人归来的过往。

潮汕男人在外干着充满风险的活,平日潮汕女人则在家里把家什收拾整理得干净整洁,等候自己男人的归来,这也是潮汕人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生存理念的表现。

清朝时期,潮汕地区有句俗语:“嫁着出外翁,当过*守空房。”很多丈夫出远门后音讯全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少丈夫在外国还又娶了其他女人。在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束缚因素也多,于是只要男人能回家,家里的女人自然特别高兴,赶紧让自己的男人去泡工夫茶、抽烟休息,自己则忙里忙外,做上各种可口的、品种多样的饭菜来犒赏勤劳拼命的丈夫,并以这种方式留住男人的心。所以,以前潮汕人给人留下了男人大多都大男子主义、妇女地位较低的刻板印象。

这种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男人工作风险的降低和工作地点的稳定,以及妇女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的提升而淡化,男女地位逐渐趋向平等,只是潮汕男人踏实顾家和潮汕女人勤劳持家的传统都融入了基因并传承至今。

余源鹏原创观点14:潮汕人重商敬贤佩服能工巧匠而不再盲目崇拜官员的根源

在潮汕人社会里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和共识,那就是能做生意赚得到钱的就是成功人士,达能兼济乡里的就是贤人。潮汕人同时也敬重有学识的人,佩服各种能工巧匠,且从明清开始就不再盲目崇拜官员了。

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评价体系里,商人排在了“士农工”之后,但潮汕人认为,打工做生意不仅自己能生存、能养家糊口,有机会还能帮助家族,是光明正大的事业。于是有些没有读书潜质的孩子就干脆不读书了,跟着父辈经商学做生意,以求将来能够子承父业、接手家族的生意。

我发现,海外潮人中白手起家成为巨商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有父辈或近亲打下一定基础接手后发展壮大的。

余源鹏原创分析观点15:潮汕人社会里的成功人士和贤人的标准

从康熙开放海禁、第一批潮州人在海外生存立足开始,往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第二代、第三代潮州人逐步取得生存发展优势,涉足行业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然后不断提携至亲、寄钱回乡、买地建房、光宗耀祖。

于是,在潮汕人社会里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和共识,那就是能做生意赚得到钱的就是成功人士,达能兼济乡里的就是贤人。

余源鹏原创观点16:海外潮州帮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进入21世纪,当海外潮州人已经融入他乡繁衍了好几代人,当国内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而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当百姓不再需要靠宗亲抱团才能安身立命,狭隘的地域观念也就逐渐淡薄了,潮州帮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一丝余热,留给当下日渐冷淡的人际关系一丝温暖、一面镜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余源鹏原创分析16:古代潮州人一到海外就能抱团互助的原因。

一方面为了应对当地不良的竞争环境,以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一方面也是明朝以来几百年根深蒂固的宗亲家族地域观念(甚至当时不乏反清组织),使得潮州人一到海外就自然能抱团互助,一起互通商机,一起抵御外来侵犯,一起喝工夫茶听潮剧,一起分食家乡特产, 一起建立各种潮州会馆、同姓宗祠、地方商会,在海外各地形成了团结的潮州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视剧中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一特点。

余源鹏原创发现总结17:饶平中南部新圩镇新石村长彬村和联饶镇的潮刘村存在众多围寨。

沿省道由黄冈镇向北路过新圩镇新石村的时候,左手边一座规模颇大的圆形围寨再次引起我的关注。虽说小时候我就随母亲在汤溪镇住过一段时间,之后多次南来北往,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圆围寨(可见人总是有选择性地关注或忽略一些事物,可能因为近期我对古建筑关注多了,就轻易发现了它的存在)。这个名为“新安楼”的圆围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外围有两层高,墙体上下都镶嵌着鹅卵石,看起来十分坚固。寨子里面有一个广场、一圈民居,民居是前面一层、中间为天井、后面二层的布局。所以,这是个颇具规模的围楼寨,因为只有大的围楼寨才能做成这种二进的形制。

接着我专程来到位于闽粤交界的新圩镇镇政府附近的大乡里—— 长彬村参观围寨,因为我查知这个村目前还保留有16个寨子。虽然该村现只存陈、罗、林三大姓氏,但当年村落初创时有18个姓氏,每个姓氏各建有一个围寨。通过卫星地图俯瞰该村,只见这些寨楼的形状,有圆形、圆环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等,最大的围寨里竟套着四个四合院。该村因有个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最古老的“长彬楼”围寨而得名。目前村里的围寨保护得比较好,寨墙被重新修补并粉刷成了黄色。

在黄冈镇北部联饶镇的潮刘村,也有几个大型的方寨。其中一座客 建于明末清初的大寨——“长康楼”,纵向布置着六列房、七条直巷, 横向也有三条巷子,外围还有一圈房屋。寨里现存有四座宗祠,分属不同的姓氏(因为当初这个寨就是几个姓氏的人联合构建的)。可见这个“长康楼”,虽然名为“楼”,但实际上是个村寨,在古代那就是一个小城堡了。

潮刘村另外一个建在池塘旁的西潮坑大寨,面宽超过百米,里面纵向布置有三列四合院民居,街道宽度足有两米。寨外的黄土墙显露出许多大石块,而寨里民宅的墙面也大多用长方体的石块整面砌筑而成。可见该村附近取石容易,用料考究。大寨里的房屋基本荒废了,除了居住着几位老人外,鸡鸭满地走,卫生条件较差。

我发现,只要留心寻找,都能轻而易举地在饶平的许多乡村里找到围寨建筑。


余源鹏原创潮客历史演变地图18:

余源鹏原创分析总结19:清代潮汕平原大量人口过番的目的地及缘由

潮州人在明清数百年间,经历了朝代更替,看惯了官匪难定,最后发现,唯一可信的只有家庭亲人和宗族房亲。

潮州人开始淡泊功名,远离政治,决心自己要冒险过番刻苦打拼, 然后找机会团结宗亲从商,用财富来充盈自己的人生。

当时潮汕平原有大量人口去过番,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应该跟人多耕地少、谋生手段不多有很大关系。

晚清时,潮州人大量前往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民国后则大量前往香港,使潮汕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

余源鹏原创分析20:清代潮州人开始淡泊功名远离科考团结宗亲冒险过番的原因。

潮州人在明清数百年间,经历了朝代更替,看惯了官匪难定,最后发现,唯一可信的只有家庭亲人和宗族房亲。

当他们看到番客从番邦寄回了带钱的信件——“侨批”来赡养父母、抚养子女时,便知道他们在异乡已经生存下来了;看到当年衣衫褴褛的人不过几年便可衣锦还乡, 离船上岸宴请亲人吃“番客桌”,分糖饼给孩童,发红包给至亲,请剧团在神庙前为酬神演“番客戏”,便知道他们已经解决温饱了;看到那些稍有发迹者回乡买地建房,便知道他们已经走向富裕了;再看到巨富回乡铺路修祠、新建学堂,才知道原来过番的发展空间如此巨大……

于是,潮州人开始淡泊功名,远离科考,决心自己要冒险过番刻苦打拼, 然后找机会团结宗亲从商,用财富来充盈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如今潮汕人重商基因的形成过程。

余源鹏原创调查与观点21:榕江以北新寮村和榕江以南的仙桥湖心村的围寨建筑,验证潮汕大地十乡九寨。

我特地到揭阳榕江南北探访,在榕江以北,揭东县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祖居地新寮村就有个方寨;在榕江以南的仙桥街道,也分布着许多典型的潮汕围寨村落。这些村落往往都是潮汕的四合院建筑配合街巷,外围有围墙或包房, 很多村寨的门楼没有写名称,大家只称呼为“某某村”“某某里”等。

与客家围龙屋不同的是,这里的村围不一定是正门对着池塘,且村围基本为方形,不像围龙屋那样外围呈弧形。这或许也多少反映出潮汕人比客家人性格更加直率,而客家人更加懂得迂回的特点吧。

以前常听说潮汕是“十乡九寨”,今天看来,围寨建筑在潮汕大地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我想继续尝试去发现这些潮汕围寨的建筑特点、历史由来,并探索其对人的影响。

余源鹏原创调查总结22:潮州饶平南部围楼寨调查。

以前在潮汕地区,我们都讲典型的潮汕古民居是“四点金”“下山虎”等四合院的形式,稍微复杂庞大的则有“驷马拖车”。由于土地紧张、人口增长,近几十年来潮汕民居更多的是布局狭长、占地较少的像联排别墅一样的“竹竿厝”。后来我到饶平北部客家地区时,看到了一座座像福建闽西一样的黄色圆土楼,颇感震撼。

直到近期,我在林文杰先生所写的反映黄冈丁未革命历史的民俗小说《怒海惊雷》中,得知在我的家乡黄冈镇里有个四方寨,而且这个寨子竟然就藏在距离我出生地红光社区几百米远的地方!于是我穿街过巷,在迷宫似的旧房区深处,找到了这个名为“德馨堡”的方形寨子, 寨子匾额上刻着“立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字样。寨子的四周是一圈住房,里面仍正常住着居民。对外的墙厚约8米,四周有对外开的不大的正方形窗口。寨子正中不是空地,而是建造了一座独立的林氏祠堂,因为这个寨子当初就是林氏族人所建的。据说抗日战争时期,它曾被日军攻击过,以至于其大门至今仍有日军刀刺的痕迹,只是日军无法进入,便离开了。

接着,我在路过黄冈镇城区西侧的里和睦村时,偶然瞥见一个类似客家土楼的圆楼寨,于是进去看个究竟。只见这个寨的形制跟客家的圆形土楼一样,都是一个寨门,四周是一圈房屋,中间是个广场,里面也仍住着居民。不过,跟普通客家黄土楼不同的是,这里的围墙用的是潮汕地区常用的熟贝灰和泥沙搅拌后涂抹墙面,外形看起来更加坚固光滑且颜色偏白。

在黄冈镇东边碧岗村周氏祠堂边上,也有一个形状呈方形的寨子。寨子整体坐北向南,其正门没有开在正南,而是开在东南角。由东南角的正门进入寨子,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条可以一眼望穿的东西向走廊。走廊还被几道石门廊分割,其正中间也是一座祠堂。我走了半圈,只见寨里的房屋有些是村民居住用房,有些作为手工作坊。跟一位正做着手工活的阿姨聊天,得知其中几间房还是由政府出资帮助贫困户翻修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寨里巷道中有一对大小和颜色非常相近的黄白猫趴在路中间,正眯着眼睛晒太阳。我缓缓从侧边走过时,只见它们微微睁开一条眼缝,却依旧趴在那里纹丝不动,它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外界危险的威胁,习惯了与寨里人的和谐共处。

从潮州饶平黄冈镇往西,从紫云、径口、多年楼、麻竹坑、乌洞、径新等村,直至靠近潮州城区的铁铺、官塘、磷溪等镇,都大量分布着圆形的围寨。铁铺巷口村的“桂云楼”就是比较典型的客家圆形围楼,而附近相隔几分钟路程的尚书乡则是潮汕围寨内含四合院的形制。

从潮州饶平县黄冈镇往东,直接到达闽粤交界的福建省诏安县(从黄冈镇到诏安县开车也就十多分钟),在那里的后岭、上营、水尾围、江亩坑、马头山、溪山楼等乡村以及一直往北的大村落中也能看到比较大型的方形或圆形围寨。

我对着地图,从饶平县黄冈镇出发,沿黄冈河向北搜寻,河两岸的山门、联星、光陇、军寨、宅畔、赤岭、下广、英粉、麻湖、军埔、岭湾等村落到现在都仍存有圆形或方形的围寨。

余源鹏原创观点23:潮汕人重视商业的价值取舍影响造就庄世平等杰出的潮汕侨领。

潮汕人重视商业而不重视权力的价值取舍,注定了潮汕地区在战乱时期不能像客家地区一样出现众多的军队将领,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像客家地区一样出现众多的官员。潮汕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多也是凭借商业的路径。

1911年出生在普宁的庄世平,早年在国内读大学,然后到泰国经营生意。他曾经是泰国各界华侨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之一,曾发动社会捐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并动员青年回国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他到香港筹办南洋商业银行和澳门南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从借贷1万美元起家发展到总资产达733亿港元),为广东创办经济特区建言献策,并牵引、协助促成李嘉诚捐资创办汕头大学,晚年更是把自己高达2000亿港元的银行股权无偿转让给国家。

这是一位年轻时受进步思想影响并立志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典型潮汕人,他的奋斗主要是通过相对温和的商业经营和捐献财产的方式来实现的,而且也发挥了一位潮汕人善于经商的长项。

余源鹏原创发现24:三百多年来潮汕地区华侨都有爱国且回馈家乡的优良历史传统。

我发现,海外潮人中白手起家成为巨商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有父辈或近亲打下一定基础接手后发展壮大的。

三百多年来,潮州华侨形成了爱国爱乡、回馈家乡的优良历史传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对潮汕地区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影响使得重商的生存观念和社会评价体系得以在潮汕地区延续下去,也鼓励后辈们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浪潮之中。

余源鹏原创分析总结25:潮汕人认为打工做生意是光明正大的事业。

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评价体系里,商人排在了“士农工”之后,但潮汕人认为,打工做生意不仅自己能生存、能养家糊口,有机会还能帮助家族,是光明正大的事业。于是有些没有读书潜质的孩子就干脆不读书了,跟着父辈经商学做生意,以求将来能够子承父业、接手家族的生意。我发现,海外潮人中白手起家成为巨商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有父辈或近亲打下一定基础接手后发展壮大的。

清朝开始在潮汕人社会里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和共识,那就是能做生意赚得到钱的就是成功人士,达能兼济乡里的就是贤人。潮汕人同时也敬重有学识的人,佩服各种能工巧匠,且从明清开始就不再盲目崇拜官员了。

余源鹏原创观点26:潮汕地区围寨建筑大量存在的地带也是潮汕文化的核心区。

在围寨建筑大量存在的丘陵地带,便形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相互交织融合,最终发展成为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潮州文化。

因此,围寨建筑大量存在的区域,既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界线,也是潮汕文化的核心区。


余源鹏原创发现分析27:潮州文化的核心地区:也是潮汕地区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界线。

开始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从黄冈镇往南向海边查找,竟然没有发现一处明显的围寨造型的建筑!(可能是因为我找得不仔细,或围寨数量极少) 接着我再从饶平县沿海出发,向西南行进,往澄海、南澳、汕头市区和濠江、潮阳、潮南、普宁、惠来等沿海区域搜寻,甚至至汕尾的陆丰、海丰等地,搜寻的结果也和饶平沿海地区一样——很少发现围寨的踪迹。

于是,我大概测了下距离,发现一个规律——从海岸线往内陆约20公里宽度的范围内,较少发现围寨,而这个区域绝大多数属于平原地带。这个平原地带现在看到的多是规划整齐、密度较大、单体建筑占地较小的现代民居群。

如果说沿海平原地带所孕育的是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海洋文明而客家人居住的内陆地带,大多是山地地形,孕育出的是勤劳质朴、崇礼亲仁的农耕文明,那么,在围寨建筑大量存在的丘陵地带,便形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相互交织融合,最终发展成为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潮州文化。

因此,围寨建筑大量存在的区域,既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分界线,也是潮州文化的核心区。

余源鹏原创观点28:

潮汕人喜欢用“潮州厝,皇宫起”的俗语来自我赞誉潮汕民居。我想,这句话很可能是形容潮汕地区许多大型的方形围寨占地面积大且楼栋众多,由此所展现出的宏大规模像皇宫一样。

潮汕最普遍的方形围寨,除了外围一圈有外包围楼外(有的围寨甚至有两至三圈围楼,或者在围寨的外面再建裙楼),最重要的是里面还建设有数量不一的独立民居建筑,且设有街巷,俨然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城镇。

这些独立的民居建筑,也体现出潮汕人相对独立的家庭观。

余源鹏原创发现29:

当然,也有些潮汕围寨的外围仅仅是厚厚的寨墙,墙后是道路,民居建筑跟寨墙分开。

比如位于潮南陇田镇东仙社区的东里寨,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是一座四面墙高5米多、厚60厘米的城寨。揭东仙桥街道的西岐村,也是个大村围,用围墙把整个村围起来,不过村里的房屋没有很整齐的规划,从大门进去看不到明显的街道。西岐村开有东、南两个大村门,东、南两面围墙外,由一个大池塘半环绕着,其中东门长着一棵茂盛的榕树,树根刚好长在门的两边,十分显眼。

我发现,一旦采用独立寨墙,则往往该村寨的规模会更大。比如位于韩江西岸规模庞大的龙湖寨,寨子有个庞大的寨门,里面还完整地保存着一百多座宅第祠庙,包括几十个姓氏的祠堂,寨子街巷清晰,其实就是个大村镇。龙湖寨是我所著小说《千年宋井》中“龙阳村”的雏形之一。而《千年宋井》中讲到的另外一个乡村“陆湖寨”,就是由一个围寨发展开来的。

余源鹏原创分析30:饶平中南部周围的围楼寨与客家的土堡、土围、四角楼的区别。

福建闽西和饶平的客家圆土楼,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外围除了用厚墙外,还搭建有两层到五层不等的楼房。饶平中南部周围的围寨,其外围的建筑形制也多如此,外围不仅用厚墙,还建有一圈一层或两层的楼房,潮汕有些地区称之为“包屋”,我认为其也可称为“外包楼”。而这种形制的围寨,我觉得可以称其为“围楼寨”。

如果这些潮汕围寨是方形的围楼寨,那么其形制就跟客家的土堡、土围、四角楼等围合式建筑十分相似了。

余源鹏原创观点31:饶平县圆围楼寨门上写着某某楼是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在饶平及潮安凤凰的延伸。

不过,饶平的圆围寨和潮安及潮汕其他地区的围寨还有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饶平的圆围寨基本都与客家地区的土楼一样,会在寨门上方置石匾刻“某某楼”之名。比如我最初关注饶平围寨,还是在去饶平岭头白叶单枞茶核心产区时,路过饶平中部的浮滨镇中段村,在参观了一棵有几百年树龄仍挂满杧果的杧果树后,发现旁边有一个围寨,门上写着“登瀛楼”。很明显,围寨建筑像个城堡,在外形上与周边的民居有很大的不同。这座两层的登瀛楼,据说始建于清代初期,占地面积约2000 平方米,楼内共有房间38间。

称为“某某楼”,正是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在饶平及现潮安县凤凰镇等地区的延伸。而潮汕其他地区的围寨,不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以称为“某某寨”“某某里”居多,甚至称“某某乡”“某某村”等,而不称为“某某楼”了。

余源鹏原创观点32:潮汕方形的围寨建筑与客家圆弧形的围楼反映出两地人民的性格差异。

以前常听说潮汕是“十乡九寨”,今天看来,围寨建筑在潮汕大地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客家围龙屋不同的是,潮汕地区许多地方的村围不一定是正门对着池塘,且村围基本为方形,不像围龙屋那样外围呈弧形。这或许也多少反映出潮汕人比客家人性格更加直率,而客家人更加懂得迂回的特点吧。

余源鹏原创推测33: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潮汕地区的圆形围寨基本只存在韩江以东地区,且以饶平为最多,潮安县现存的圆形围寨几乎都靠近饶平的东南部,与饶平存在水路或陆路的交通联系,在元朝和明朝前期都属于海阳县的某个都。

因此,我大胆推测,饶平中南部讲潮汕方言地区的圆形围楼寨的建筑形制是饶平北部客家地区的圆土楼延展而来的,其区别在于,饶平中南部的圆形围楼寨的建筑材料采用了含钙质较高的海贝灰。同样,与饶平东部交界的福建诏安县的圆形围楼寨,应该也是福建永定、南靖、平和等客家圆土楼向南延续所形成的建筑。

而饶平的圆围楼寨形制,也由于历史隶属关系和交通往来,最终传播到了韩江以东的潮安地区,而没进一步传播到韩江以西地区。

余源鹏原创判断34:始创于明朝中期的潮汕英歌舞:正是潮州沿海频遭海盗袭扰的时期。

从元朝末年到康熙复界的400多年岁月里,潮州沿海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建设围城寨以自保。

这导致明清时期的潮汕人十分崇尚武术和武斗。

广泛流行在潮汕地区,特别是榕江西南面的潮阳、潮南、普宁、惠来等地的英歌舞是潮汕人尚武风气的一个缩影。英歌舞表现的是梁山泊好汉化装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据说始创于明朝中期,这个时期正是潮州沿海频遭海盗袭扰的时期。

英歌舞明显是将武术套路、武器、阵形变化、强身健体、对打攻防等结合为一体,平时可以增添节日气氛,战时演员拿上武器就可以上阵杀敌。在英歌舞的后棚,演员经常直接表演各式套路的南拳武术,有拳术单打、双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对打等。

余源鹏原创观点35:英歌舞盛行地区的潮汕人显得更粗犷、更尚武、更团结:更具备海洋文明的特征。

英歌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刚劲、雄浑、有力,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边走边舞,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威武、强壮。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英歌舞是吉祥的象征,具备驱邪的力量,不过我认为英歌舞明显是将武术套路、武器、阵形变化、强身健体、对打攻防等结合为一体,平时可以增添节日气氛,战时演员拿上武器就可以上阵杀敌。

所以,榕江西南面英歌舞盛行地区的潮汕人比榕江东北面的潮汕人更具备海洋文明的特征,人们显得更粗犷、更尚武、更团结、更勇猛;而榕江东北面的揭东、潮安、汕头市区、澄海、饶平等地区的人们则看起来更温文尔雅一些。

也可能因为普宁、潮阳、潮南、惠来等地区更接近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所以,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出现的富豪尤其多些。

余源鹏原创总结36:明清时期的潮汕人尚武之风:全国武状元林德镛黄仁勇与饶平东官乡3名武进士。

当百姓只能依靠自己去组织防御的时候,百姓就需要具备士兵或军队的某些技能和素质。这导致明清时期的潮汕人十分崇尚武术和武斗。于是在疆域辽阔的清朝,一个潮州府就出现了两位武状元,一位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揭阳人林德镛,另一位是与林德镛相隔75年、嘉庆初年的古巷镇孚中寨人黄仁勇(孚中寨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据寨里人介绍,抗日战争时日本军入侵潮州,专门跑去寨里把最前面的状元楼给烧毁了,我猜想这一行径可能是日军对潮汕人尚武风气的一种威慑)。饶平中部的浮山镇东官乡则一连出了3名武进士和16名武举人,成为有名的武术之乡。潮汕人尚武的风气,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20 世纪90年代以前,一些乡村或家庭还有请武术教练教宗族里的男丁练习武术的传统。

广泛流行在潮汕地区,特别是榕江西南面的潮阳、潮南、普宁、惠来等地的英歌舞是潮汕人尚武风气的一个缩影。

余源鹏原创分析37:明清时期的潮汕人十分崇尚武术和武斗的原因。

从元朝末年到康熙复界的400多年岁月里,潮州沿海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挖壕沟、筑寨墙、设望楼、贮武器、拥私兵,富有者建设围城寨以自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外界随时可能出现的关乎生命和生存的威胁, 百姓才有生存和繁衍的可能。

当百姓只能依靠自己去组织防御的时候,百姓就需要具备士兵或军队的某些技能和素质。这导致明清时期的潮汕人十分崇尚武术和武斗。

余源鹏原创分析38:现在潮汕沿海地区很少能看到围楼寨的六点原因 。

潮汕沿海20公里左右的地区现今少有围寨的现象,我猜想或许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片区域刚好是当年迁界的范围,复界前的城寨几乎都被拆毁了。

第二,复界后人们回来开展生活生产,开始时比较艰难,刚回迁时人口不多,村落不大。现在沿海的村落都是从复界后逐步向海边扩建的,有些也是百姓从丘陵地带往沿海地带迁移建成的。

第三,沿海渔民依然担心哪天又须迁界,所以他们就算要建设围寨,也选择在离海滩50公里左右不会被迁走的地方。

第四,复界后沿海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沿海渔民在雍正时开始过番去泰国谋生,所以沿海的潮州人逐渐展现出海洋文明的一面,勇于冒险开拓,更加注重个体和家庭利益,而不再热衷于花巨资建围寨。只有部分华侨巨贾或官员反哺家乡,在家乡建设祠堂、大宅和围寨以供家乡人使用。

第五,既然能出海过番,那么今后再遇到社会动荡,潮汕人便可以逃出国去谋生定居了,选择性多了,求稳定的心态就变弱了。

第六,现在的不少沿海渔村,在清中后期其实只是江河冲刷堆积起来的沙地,地基不稳固。同时,离海边太近,不利于抵抗台风等自然灾害,于是建设大围寨的热情就没那么高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处于韩江和榕江出海口交汇处的汕头市区(清朝时称为“沙汕”),就是河沙堆积以及海水冲击形成的小山头。现在海水依然能深入榕江腹地,直至揭阳的炮台、渔湖等地区。

余源鹏原创观点39:为何说潮汕现存的圆形围楼寨和方形围寨的形制不少是源自客家。

潮汕现存的围寨,从其建造技术和形制上看,不少是源自客家地区的。

比如韩江以东当时隶属饶平管辖的范围,所建造的圆形围楼寨明显采用的就是饶平北部客家人建设圆土楼的技术,使用的材料是沿海石材、熟贝灰的结合。

而揭阳榕江南北河分布的众多方形围寨,则明显带有客家围屋和围龙屋的形制——很多围寨前面有个池塘,两侧建有从屋对着中间的祠堂(从屋,跟客家围龙屋的横屋一样),后包屋虽然少有弧形布局,但很多建有一排甚至几排后包屋。

毕竟,明清时期的客家人民的生活相对于潮州沿海地区要安稳一些,人口繁衍更加迅速,更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发展。

余源鹏原创分析40:潮汕现存围寨为何绝大多数都是在康熙复界后建设的?

潮汕地区在明代早期时建设的绝大多数城寨在一次次的兵荒马乱、台风和迁界中已损毁殆尽,现存的围寨,据我统计绝大多数都是在康熙复界后建设的,其原因有以下四个:

一是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再发生大的毁灭性的战争;

二是复界后潮州经济持续发展,民众通过生产劳动积累了建设资金;

三是几百年的建寨历史,使得潮州民众积累了建设坚固围寨的成熟技术和经验;

四是几百年的生存经验告诉潮州民众,只有紧密团结宗亲(“胶己人”,即自己人),建设坚固弥久的围寨,才能使个人或家庭得以生存和繁衍,而封建官兵是靠不住的。

余源鹏原创观点41:明末清初潮州沿海人民处于海盗山匪及朝代更替的兵荒之中建城寨以自保。

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来到了明末清初、朝代更迭更加混乱的时期。明崇祯之后,明宗室及其拥护者先后在东南沿海建立了几个南明政权,其中有几人还称了帝。清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由于有郑成功等人坚持反清斗争,潮州还出现了先助清灭明而后又反清复明的主政官员。而为了防止沿海民众接济郑成功等反清抗清势力,清廷在1655年就下令禁海,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发布了将潮州沿海居民迁入内地50里的“迁界”政策。

一直延续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收回台湾之后,整个潮汕地区才彻底解除海禁,澄海、南澳等地居民才回原籍耕种,准许对外贸易。

从元末明初到康熙复界的近400年时间里,潮汕地区一方面长期处于海禁状态,另一方面潮州沿海人民不时处于倭乱、海盗、山匪侵扰或朝代更替的兵荒马乱之中,时而迁界、时而复界,甚至当时野兽侵袭事件也十分频繁,从而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并建设城寨以自保。

余源鹏原创总结分析42:明朝的大潮州民间形成聚族而居抱团建围楼寨抵御贼寇的历史。

为了防止倭寇袭扰,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就开始禁止全国沿海渔民下海,并在潮汕地区设立了四个驻军的千户所,甚至放弃南澳岛,从而致使沿海部分渔民被迫成为海盗。明朝初年就有潮州沿海渔民陈祖义跑到南洋成为大海盗,朝廷开出高额缉拿悬赏金,甚至派出郑和率领皇家战船下南洋才将其剿灭。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嘉靖中期,潮州出现了民间暴乱、海寇割据一方的现象。沿海先后形成了福建诏安人吴平、饶平人林凤、澄海人林道乾等大海寇商人集团,客家地区还出现了拥兵20万甚至称帝建国的饶平人张琏。

明朝嘉靖中后期,公元1550年前后,朝廷上有“北虏南潮”之说, 意思是潮州之乱已经和来自北方民族的威胁一起成为当时朝廷的两大心腹之患了。也是在这个时期,朝廷还在潮州增设惠来、大埔、澄海、普宁等县治以加强王权统治。

明朝政府建设千户所,民间则聚族而居,自己武装起来进行防御, 富有者则筑寨以图存,潮州农村地区出现了一批人口密集的大聚落、大村寨。这个时期,饶平的山区陆续建设了一批土围楼,而潮州沿海地区就出现了众多分散的小村落合并、多姓氏联合的景象,抱团建寨抵御贼寇。

如现澄海樟林地区,在明嘉靖期间建设有周长800丈(2600多米)的樟林寨城,但不久为寇盗所毁。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因海寇践蹂,饶平黄冈人余廷仁等呈请潮州知府以官三民七的费用承担方式筑城御寇,建成周长1200余丈(4000多米)的黄冈堡。

明隆庆年间(1567— 1572年),现汕头市区北部的村民自发建设了鸥汀寨,城寨约450丈(1500米)长,约100丈(330多米)宽,四周建有护城河,成为当时韩江下游四大寨之一。这个时期建设的围寨,大多都有独立的城墙,且规模颇大。不过,现在除了位处潮州腹地的龙湖寨、象埔寨等村寨还存在外,靠近沿海的村寨大多被损毁,因为后来潮汕沿海的动荡还持续了约100年。

余源鹏原创散文43:探究潮汕围寨的前世今生:从明清到民国的血泪苦难史与宗族大旗。

回想起我曾经探访的那些潮汕围寨,与其说是我发现了它们,不如说是围寨里那充满深厚历史底蕴的气场吸引我来探究它们的前世今生。如今我终于有些明白,围寨里的那些气场,原来蕴含了潮汕人从明清到民国的血泪苦难史,蕴含了潮汕人面对生存危机而竖立起的宗族大旗以及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和已经消亡的宗法制度,蕴含了潮汕人团结、勤劳、坚韧的农耕文明精神(也许也带着些保守、封闭与排外),也蕴含了潮汕人独立、勇敢、拼搏的海洋文明精神(也许也带着些急功近利和巧取豪夺),还蕴含了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和历代潮汕人出生、成长、繁衍生息的信息。

余源鹏原创文章44:

现存的潮汕围寨不被世人所关注,是因为它们几乎都隐藏在现代民居的背后,留守在每个乡村寨中最隐秘之地、最利于防守之地,或者是最得风水(“风”可认为是坐向,“水”可认为是选址)之地。

围寨,连同寨外的池塘、池塘边的古树、古树下的古庙及围寨里的祠堂、古井,磨得光滑的石板路和外埕,高大的寨门,以及父老乡亲们的音容笑貌、饥饿时任何可充饥的食物,还有围寨外的虫鸣鸟叫、稻草花香和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构成了潮汕地区祖祖辈辈记忆中一脉相承的乡愁。

辛勤劳作又身处乱世的先祖们合财合力建造的围寨,几百年来保护了族人的生存和繁衍,才有了今天的新农村以及从村寨里播散出去的宗族的后生人(年轻人)。同时,几乎每个围寨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令老辈人津津乐道的成功阻击盗寇、保护族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传说和故事。这样的传说和故事,只有当后生人还看得到围寨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记忆中乡愁的组成部分。

余源鹏原创总结与观点45:宗亲会宗长多为企业家或退休干部:最好远离功利性而专注公益性。

明清时期潮州人重视祖先信仰,有其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利益需要。如今,虽然潮汕社会依旧存在着浓厚的宗族观念,但宗法制度已经不存在了。

潮汕各地建立的宗亲会组织,主要是建设和管理宗祠、撰写族谱、举办祭祖活动、宣扬祖先名士功绩、颁发奖学金劝学上进, 以及举办祭神、游神、龙舟赛等民俗活动。

现在,宗亲会里的宗长,基本是由出钱最多、热心宗族事务的企业家或是在政府机构里担任过行政官职、退休下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担任。

潮汕各地各姓氏宗亲会也经常举办联谊会或团拜会,这也算是为当今社会的和谐作出一份贡献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宗亲会只有远离功利性、专注于公益性,才能获得宗亲们的拥戴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余源鹏原创观点46:潮汕古围楼寨里的宗祠:守护着一个宗族的魂。

如今,潮汕各地乡村耗资最大的建筑,一般是学校,而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体则是宗祠或神庙。沿海地区的宗祠一般比较新,而围寨里的宗祠也有不少还存在并使用着(尽管围寨里的住户越来越少甚至多数房屋均已荒废了)。就像我参观过的全国的许多老宅一样,可能里面已经不住人、只剩下参观价值了,但依然会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或悬挂着祖先的画像,因为现在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同意或胆敢去拆除供奉着一个宗族祖先的宗祠。当围寨里的宗祠保留下来后,围寨便依旧发挥着它的使用功能,不过,这一次它保护的主要不是宗族里的人,而是宗祠——一个宗族的魂!这可能就是许多围寨建筑能保留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了。

余源鹏原创观点47:

潮汕人以个人为核心,以围寨为外圈,中间画出了家庭、宗亲、同乡等几个同心圆。在潮汕人看来,越靠核心的人,就越可靠、越重要。

余源鹏原创发现48:

潮汕围寨与客家围楼的明显区别:正中会设置祠堂以发挥先祖对宗亲的凝聚力。

潮汕围寨不论方圆,与客家围楼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潮汕大的围寨里经常会在面对围寨正门处独立设置祠堂(小的围寨也会独立设立祭祀祖先用的公厅),以更加突出的方式来发挥先祖对围寨里的宗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围寨里的民居则分布在宗祠的两旁、周围及后面。当年为了生存,也有不少围寨是由几个姓氏的人家集资合力建造的。如前面讲到的黄冈镇北部的潮刘村“长康楼”,就是由林、肖、赖等姓氏的族人合建的,至今里面还有这几个姓氏的宗祠。可以说,围寨保护了人的身体,而祠堂是在精神层面上圈住了人的心。

余源鹏原创分析49:潮汕地区离婚率比较低的原因

600多年来,潮汕人逐渐树立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观,那就是人要生存发展,首先要靠自己(所以潮汕人喜欢在事业上自立门户),其次需要团结对自己好的“胶己人”(自己人)。这样的“胶己人”概念,包含因血缘和联姻而形成的自己的家人、姻亲、宗亲、同乡等。

这就能解释,为何时至今日潮汕的男人和女人普遍彰显出顾家和对家负责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也能解释至今潮汕地区的离婚率比较低的原因——在潮汕人看来,家庭和夫妻双方是自己生存和立足于社会的根基,这样的根基是不能轻易动摇的!

余源鹏原创分析50:

这也能解释,那些到了海外的潮汕人,一旦面对外来威胁,便能轻易激发起潮汕人数百年来深入骨子里的出于自卫和生存发展而开展的团结互助和勇于斗争的传统。

海外华侨们会首先提携家庭、家族、姻亲、宗亲里的人,然后是各级同乡,最后将只要会讲潮州话的人都纳入“自己人”的范围。

我们会发现,海外潮汕人在各个立足的地区都集资建立了数量繁多的同姓宗祠、同乡会、商会等组织,让宗亲和同乡可以互诉乡谊、共享信息、共谋发展以及共同对付外界的威胁等。

余源鹏原创观点51:潮汕地区采用武营的营老爷形式的乡村,传承着潮汕人尚武自卫的历史传统。

潮汕的“营老爷”又分为“文营”和“武营”两种风格。“文营”一般由标旗、彩景、醒狮、英歌舞、大锣鼓、潮乐队等部分组成,观赏性较强。

但“武营”则主要靠人,仅配合香火和鞭炮,通过人们抬着“老爷”神像去跳火堆,以及绕、转、跑、抢、抛、拖、赛等激烈的方式来完成,具备一定的对抗性和挑战性, 甚至暗藏着武斗。“武营”的形式激烈、刺激,甚至惊险,容易受伤。我想,这些至今仍有“武营”的乡村,应该传承着潮汕人尚武自卫的历史传统,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考验男丁们的胆气,保持村民的斗志和体能,使经历斗争的村民们更加团结。

余源鹏原创观点52:

潮汕围寨里的那些气场,原来蕴含了潮汕人从明清到民国的血泪苦难史,蕴含了潮汕人面对生存危机而竖立起的宗族大旗以及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和已经消亡的宗法制度,蕴含了潮汕人团结、勤劳、坚韧的农耕文明精神(也许也带着些保守、封闭与排外),也蕴含了潮汕人独立、勇敢、拼搏的海洋文明精神(也许也带着些急功近利和巧取豪夺),还蕴含了数百年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和历代潮汕人出生、成长、繁衍生息的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外环境的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潮汕后生人往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学习工作定居的越来越多了,渐渐地,围寨里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围寨外新建的民居越来越多了,最后连祠堂也在寨外兴建了。于是,围寨便逐渐荒废了、倒塌了……

余源鹏原创文章53:从一碗牛杂粿条的配料说起的潮州人的匠心精神|发表于潮州日报

特别触动我的,则是餐厅里分别摆放整齐的消毒好了的碗、筷、汤匙、酱碟,以及折叠好的纸巾,还有供客人随意添加的沙茶酱、辣椒酱和醋。

就是这么一碗30元的牛杂粿条汤,其丰富的配料和酱碟,搭配肉、粿、菜、汤,让食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享受着店家通过这种繁复的食材器皿的组合搭配所传递出的那种精致。

虽然吃的时候,我大概是不愿停下来去思考的,一方面是肚子饿了,另一方面是牛杂粿条太好吃了。不过越吃到好吃的东西,我就越想适当放松自己的精神,控制下吃的速度和节奏——这么丰富的组合搭配和食物的独到制作,如果一味地狼吞虎咽,岂不浪费了!适当地放慢吃的节奏,让这美味和恰到好处的嚼劲多停留在口齿之间,实在是一种闲适的享受!

精致和闲适,这两个词一般用来形容环境优雅的西餐厅、咖啡厅或者是星级酒店。而我觉得把这两个词同时用在一家普通的潮州牛杂快餐店里,竟然恰如其分。

粗俗中见精致,虽可以简却舍得用繁,平淡小吃中展现出大厨手艺,在感叹潮州人能轻易吃到如此精致美味的食物的同时,我不得不赞叹店家的匠心独运了。

这让我想起周星驰导演并主演的电影《食神》中类似的情节——厨师用最常见的食材做蛋炒饭,由于各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最终获得了“食神”的称号。

电影中的食神大厨只是一个个体,而牛杂粿条这样的食物却可以在潮州这个城市的许多街头巷尾轻易吃到。这就说明,这种食物的制作工艺和搭配已经不是某家人的专利了,也应该不只是几代人的改良和传承,而已经深深印刻在潮州这个城市的美食基因里,成为一种整体的传承了。

当体会到潮州人烹制一碗牛杂粿条的独运之匠心的时候,我马上也就联想到,潮州人烹制的许多潮州菜其实也是匠心独运的。而且,不仅是美食,潮州人在做许多事情上都是独具匠心的。

独具匠心产品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独具匠心的人甚至能获得社会的尊重。潮州对这样的工匠,都称呼一声“师傅”。如我外公当年是农机师傅,在粮食部门很多人都尊称他为“大车”。

余源鹏原创观点54:潮汕人闯荡四海的取胜利器——匠心精神。

技艺精湛的师傅,往往具有不可取代性或稀有性,因而受到那个行当的人士或消费者的推崇,从而又进一步推动技艺的发展。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明清以来的潮州人逐步摒弃官本位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重商、尊艺、敬贤的社会评价体系,于是更多的潮州人甘愿沉下心,常年磨一剑,在农耕和海洋文化交汇之地,没有盲目地选择急功近利的单一海洋文化,而是以长年耕耘的农耕文化的理念发明、传承、改良各种技艺,慢工出细活,磨砺出潮汕人闯荡四海的取胜利器——匠心精神。

余源鹏原创观点55:从潮汕人匠心精神发展出来的产业。

如今,潮汕大地的支柱产业其实是在匠心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或手工业,比如食品、日用陶瓷、五金、不锈钢、玩具、塑料制鞋、茶叶、花卉、印刷包装、玉器加工、纺织、服装、中药材、海水养殖与加工,等等。

另外,潮汕人大多喜欢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商活动。这种家庭个体经济的独立性,实际上非常有利于对某些简单工艺进行深度探究和精细加工改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潮汕人的匠心基因。所以,潮汕各地的支柱产业,大多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当然,现在也有不少潮汕人参与了许多大型精细、精密工程的某一环节,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余源鹏原创小说56:小说《千年宋井》讲述四个潮汕乡村的宗族江湖、宗亲观念、尚武精神和重大事件。

渐渐地,围寨里住的人越来越少了,围寨外新建的民居越来越多了,最后连祠堂也在寨外兴建了。于是,围寨便逐渐荒废了、倒塌了……

但发生在潮汕围寨里外五六百年来的历史,不应该随着围寨的存亡而被选择性地忽略和遗忘,因为正是这段历史造就了今天许多潮汕人一致认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所著的小说《千年宋井》,便是通过离奇好玩的寻宝和夺宝故事,纪实般地讲述了四个潮汕乡村的宗族江湖,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几百年来宗族势力、宗亲观念、尚武精神、宗法制度等在潮汕民间所留下的深刻烙印,由此也串联起潮汕千年来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

余源鹏原创观点57:发生在潮汕围寨里外五六百年来的历史造就了今天潮汕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外界的威胁解除了,搬出围寨的潮州人演变成了潮汕人。潮汕人不再需要依靠宗族来保护自己了,不再需要练武自卫了,近些年来乡村械斗已逐步淡出大家的视野不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当年从围寨里走出去的团结的“胶己人”,到各地安家落户、各自发展了,家族聚集的机会少了,家族观念淡化了,宗族观念也淡化了,如今连祭祖拜神的仪式也简化了。

但无论如何, 发生在潮汕围寨里外五六百年来的历史,不应该随着围寨的存亡而被选择性地忽略和遗忘,因为正是这段历史造就了今天许多潮汕人一致认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余源鹏原创观察58:90年代以来潮汕各姓氏修建宗祠的主要目的变化:立足潮汕社会的潜规则。

潮汕地区祠堂还是兴办家塾、书院的现成场所,是老人喝茶、小孩娱乐的场所,也是唱潮剧、练乐器、做手工艺品的现成场所。祠堂大门外的开阔地带(外埕)也是族人习武、舞龙舞狮,排演布马舞、英歌舞的好地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汕大地各姓氏再次兴起了修建宗祠之风,甚至相互比拼奢华的程度。只是,现在大家修建祠堂的主要目的,除了安排祭祖、修墓外,也有缅怀祖先功绩和美德以教化后人的目的,宗亲会等民间宗族组织还经常组织颁发奖学金,鼓励后辈勤学上进。而对于不少老辈人来说,恢复并修复好许多先前被征用作学校、政府办公楼、民居和工坊的老祠堂建筑,是他们晚年的主要愿望之一。

同时,这也是一种追忆传统文化的情怀,一种孝道的具体实践,一种立足潮汕社会特有的潜规则。

余源鹏原创观察59:宗族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潮汕乡村之间的械斗及不通婚历史。

以宗族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潮汕乡村,为了维护本宗族的利益,很容易跟相邻其他姓氏的乡村在田地、水源及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矛盾和摩擦。于是,对内团结且善斗的潮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不时发生本地各宗族间的大械斗,以致产生相邻两村之间男女不通婚的“世仇”。小说《千年宋井》中就深度刻画了四个潮汕乡村的历史恩怨及当代为了争夺宝藏所展开的械斗事件。

时至今日,虽然现在社会环境和谐安全了,但自明清以来几百年的宗亲观念却根植于潮汕人的心里。

余源鹏原创分析60:潮州宗族的团结程度为何比生长在合围建筑里的客家人来得更紧密。

从元朝末年到康熙复界的400多年岁月里,潮州沿海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建设围城寨以自保。明清时期潮州人修建祠堂,以此团结族人,应对恶劣的外界生存环境,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先各自独立的潮州家庭,为了应对外界的威胁,被迫选择组成一个个以同宗、同姓、同乡为纽带的团体。也因为潮州沿海存在来自外界的严重威胁,使得当时潮州的这种宗族团体的团结程度比同样生长在合围建筑里的客家人来得更紧密。这样的紧密组合一旦到了异国他乡,便可以迅速形成以同家族、同宗亲、同乡人组成的近现代海内外闻名的“潮州帮”民间组织。

余源鹏原创分析61:潮州宗族的团结程度为何比生长在合围建筑里的客家人来得更紧密。

从元朝末年到康熙复界的400多年岁月里,潮州沿海人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潮州民间不得不长期依靠宗族和相邻乡村抱团自卫,建设围城寨以自保。明清时期潮州人修建祠堂,以此团结族人,应对恶劣的外界生存环境,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原先各自独立的潮州家庭,为了应对外界的威胁,被迫选择组成一个个以同宗、同姓、同乡为纽带的团体。也因为潮州沿海存在来自外界的严重威胁,使得当时潮州的这种宗族团体的团结程度比同样生长在合围建筑里的客家人来得更紧密。这样的紧密组合一旦到了异国他乡,便可以迅速形成以同家族、同宗亲、同乡人组成的近现代海内外闻名的“潮州帮”民间组织。

余源鹏原创观点62:明清时期潮州人修祠堂的目的:对内团结应对外界的威胁。

明清时期潮州人修建祠堂,以此团结族人,应对恶劣的外界生存环境,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了这个放置祖先牌位、举行祭祖大礼的场所,就有了族人聚集会面的地方,大家容易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以至于达成某种默契,一种对内团结、对外一致应对外来危险的默契。有条件的乡村大族在明清时纷纷以祠堂为中心建围寨以自保。

于是,原先各自独立的潮州家庭,为了应对外界的威胁,被迫选择组成一个个以同宗、同姓、同乡为纽带的团体。也因为潮州沿海存在来自外界的严重威胁,使得当时潮州的这种宗族团体的团结程度比同样生长在合围建筑里的客家人来得更紧密。这样的紧密组合一旦到了异国他乡,便可以迅速形成以同家族、同宗亲、同乡人组成的近现代海内外闻名的“潮州帮”民间组织。

余源鹏原创总结63:潮汕人无馅粿:年糕甜粿、黄栀汁的栀粿、米粉发酵的发粿。

没有馅料的时候,潮汕人干脆就不包馅了,直接把糯米磨成浆加白糖(或红糖)蒸成了甜粿。甜粿既是潮汕的年糕,也是当年潮汕人出洋过番时携带的耐存放的充饥食物。

到了清明时节,潮汕人在糯米浆中加入了黄栀汁,蒸熟后做成栀粿,吃起来十分清香,可以祛湿助消化。而在米粉中放入酵母,蒸出来的酵粿(发粿)表面膨胀裂开,像咧嘴“微笑”一样,这种酵粿潮汕人称为米糕粿,也称为发粿,具有发财的寓意。因为样子好看,寓意也好,所以酵粿也常用来祭拜祖先。

余源鹏原创总结64:潮汕人做粿与北方人包饺子的不同:粿皮材料多样如鼠壳粿艾粿和无米粿。

做粿,有点像北方人包饺子一样,需要准备各种食材,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做成,需要耗费时间、体力和精力。在以前物质匮乏且没有保鲜措施的时期,只有逢年过节才做粿。

如果潮汕人做粿像北方人包饺子一样固定形式和面皮材料,只是变化馅的成分,那也不是件太难的事。只是潮汕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不仅馅料多种多样,粿皮也变化多端,十分丰富。

首先,潮汕人会把当地的鼠曲(麴)草取汁,混合糯米磨碾成浆, 来做成墨绿色的具有一定化痰消积、调和肠胃功能的鼠壳粿(壳即表皮之意),或者将艾草取汁做成艾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潮汕人还把番薯磨成粉代替米粉作为粿皮, 加入馅料,竟做成了晶莹剔透且品种颇多的无米粿。

余源鹏原创分析65:潮汕人做粿的好处。

潮汕人祭祖时有个特点,祭品除了三牲(猪、鸡、鱼)外,就是各种粿品。

做粿的好处,一来是成形好看。做祭品讲究形式好看,有好意头, 而且还能加各种辅料让粿显示出各种颜色,好看且好吃。

二来便于存放。古代没有冰箱,米麦做成表皮不太容易变质。有时为了杀菌保鲜, 也可以隔两天再蒸一次以求久放。

余源鹏原创总结66:潮汕人祭祖除了猪鸡鱼三牲外就是各种粿品。

潮汕人作为中原汉族的后代,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时要在家中或祠堂里进行祭祖,而且宗族祭祀时讲究供品要摆放几盘几碗,祭品越丰盛越好看就显得越有诚心。

潮汕人祭祖时有个特点,祭品除了三牲(猪、鸡、鱼)外,就是各种粿品。粿是用米、麦以及其他杂粮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来潮汕人把各种糕点、点心都统称为粿,类似客家人的“粄”。

粿,就是用米粉加水,揉成团,它像面粉一样有一定的粘合力,摊开,把馅包裹起来,做成特定的形状,或放在粿模里印出各种花纹,然后蒸熟、存放、食用。

余源鹏原创总结67:潮汕人极具匠心的典型潮州菜。

包括潮州古城区在内的潮汕三市的菜系,自古至今都称为潮州菜,简称潮菜。潮菜就像潮剧、潮语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传播开来。

由于潮汕地区拥有山地、丘陵和平原,还有比较长的海岸线,因此食材相对比较丰富。潮州菜之所以享誉中外,除了因为潮州菜里有相对昂贵的山珍海味外,更多的是因为潮州菜里有许多平民百姓常做常吃的合味的家常菜。

我国的沿海各大城市都有潮汕人开的以经营海鲜为主的潮州菜饭店。而潮汕砂锅粥、潮汕牛肉火锅、潮汕猪脚饭、潮汕卤鹅等典型的潮州菜,则以大排档或快餐店的经营形式遍布在全国的大中城市里。在让各地民众都能享用到匠心独运的潮汕美食的同时,这一批勤劳开拓的潮汕人也得以发家致富。

余源鹏原创总结68:潮汕各种海鱼的烹饪方法。

潮汕渔民经过长期的捕捞、存放和尝试后,根据各种海鱼的肉质、口感以及存放后产生的变化,发现并保留了各种不同的烹饪工艺,以发挥海鱼最符合人胃口的要求之特色。

最典型的比如制作“鱼饭”:把巴浪鱼等海鱼甚至不经过打鳞就开膛去腮,直接洗净用盐水浸泡后装在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锅里用高浓度盐水煮熟,晾凉后即成“鱼饭”(吃鱼饭时蘸黄豆酱来点醒冷鱼的鲜美)。再比如,用软骨鱼做成鲜鱼汤或炸成酸甜鱼;用腌制过的青梅来煮带苦味的泥孟鱼;煎炸咸带鱼;老萝卜干煮鳗鱼;用黄豆酱配合姜丝和芹菜先煎后煮剥皮鱼(马面鱼);韭菜炒鱿鱼;还有各种清蒸海鱼和用酱油或黄豆酱煮海鱼,等等。

可以想象,潮汕先民在捕捞了各种海鱼后,经过了无数次有意无意的尝试而发现了不同鱼的肉质特点以及采用何种特定的烹饪方式可使鱼肉最好吃,于是便把各种烹饪方式固定了下来。这些烹饪方法被潮汕人传承下来,成为一道道制作简单但味道鲜美的家常菜。这种对海鱼细致分类后进行烹饪的做法本身就体现了潮汕人的匠心精神。

余源鹏原创观点69:潮汕人一大优点: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我所理解的匠心精神是一种要把事物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匠心精神不仅出产产品,而且生成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具有精品、精美、精致、精细、精准、精巧等特质。具有匠心精神的人往往也具有耐心、专注、敬业、创新、考究、持之以恒等做事风格。

余源鹏原创观点70:勤劳的潮汕人以各种制作繁复合胃口的食物来犒赏自己和家人。

不知道大家去吃潮州菜有没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时候厨师上一道菜就配一个酱碟。每次蘸酱的过程,都会让食客在充分感受食材的美味的同时,体验到闲适的生活乐趣。

这让我想到潮汕人整体拥有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勤劳。

勤劳的人不论做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大概都不会很闲。所以,潮汕人世代相传,以各种制作繁复、合胃口的食物来犒赏自己和家人,并且采用蘸酱的方式来即时点醒胃口,并调节吃的节奏,在平凡中以匠心来打造精致的生活元素。

余源鹏原创总结71:潮汕菜突出特点:一道菜配一种酱碟。

潮州菜讲究不同的菜搭配不同的酱,用蘸酱把食材和人的胃口完美匹配起来。比如,吃牛肉和牛肉丸就配沙茶酱,吃海鲜就配潮汕辣椒酱,吃蚝仔烙就配胡椒鱼露,吃潮州卤水拼盘就配白醋蒜泥,吃螃蟹就配红醋,吃肖米(潮汕饶平特有的烧卖)就配甜醋,吃“猪肠胀糯米”(一种潮汕特色小吃,用猪肠灌装调过味的糯米,然后蒸制而成)就配甜酱,吃红烧墨斗鱼就配酸甜的金桔油,吃炸豆腐干就配韭菜盐水,等等。

这样的配酱吃法出现在装修豪华的饭店里,出现在各种路边摊的潮州菜快餐店里,也出现在普通人家家里的餐桌上。


余源鹏原创观点72:潮汕人祭祀神灵祖先的同时诞生保留了潮汕美食和大批文化遗产。

潮汕人信奉各种神灵,以求得面对不可控的风险时对自己的护佑。为了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一方面,潮汕人在祭祀的祭品上用心筹备,呈现出丰盛、精致、好看和美味等特点,成为潮汕美食的组成部分。除了前面讲到的各种粿类、鱼饭外,卤鹅、卤蛋、卤猪肉等卤水食物也成为潮菜的代表。

另一方面,潮汕人极尽资金和智慧,从材质、工艺等方面对神庙的里外进行装饰,最终形成了一大批辉煌的文化遗产。

余源鹏原创观点73:潮汕女人的匠心精神体现在做粿、绣花、做菜等日常劳作之中。

做粿要求精工细做,是费时费神的,自古潮汕地区就有“无工做幼粿”的说法。能不厌其“繁”地随时节而蒸制不同的粿品,是以前潮汕女人的必修课,也是其贤惠持家的一种标志,体现了潮汕女人潜在的整体的匠心精神。

这种匠心精神也广泛体现在绣花、做菜等潮汕女人的日常劳作之中。时至今日,潮汕地区拥有的潮州刺绣、潮州抽纱、潮剧、剪纸等多种文化瑰宝,可谓是潮汕女人创造的匠心独运的文化遗产。

余源鹏原创观点74:做粿是以前潮汕女人的必修课,是其贤惠持家的一种标志。

随时节选择、制作各种不同的粿品,是过去多数潮汕女人都具备的手艺。做粿需要掌控原料、水分、时间,需要控制成品的形状,加上每次只有一次调制和蒸制的机会,因为毕竟原料有限,也不是经常做,所以不是每家都能做成形,不是谁都能做得成功,不是谁都能做得好吃, 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看的。

潮汕的粿类,其中的红桃粿、菜头粿、艾粿、发粿、甜粿、栀粿等都是许多潮汕女人逢年过节时会做的粿品。

做粿要求精工细做,是费时费神的,自古潮汕地区就有“无工做幼粿”的说法。能不厌其“繁”地随时节而蒸制不同的粿品,是以前潮汕女人的必修课,也是其贤惠持家的一种标志,体现了潮汕女人潜在的整体的匠心精神。

余源鹏原创观点75:潮汕女人做粿增进家族和家人的情谊:让生活有了仪式感。

由于舂米或蒸制成形一般需要比较多的米料,也需花费一定的工夫,所以有时候就会两三家人集合起来一起做,还需男丁加入其中助力,且工序复杂的红桃粿往往需要两三个人配合共同完成,这个过程也就增进了家族和家人的情谊,人多就热闹,热闹就有过年过节的气氛!

以前都是为了过节祭祀才做粿,当粿品祭祀好祖先后,自然就会留给自家人蒸或煎来享用。当小孩和家人津津有味甚至欣喜万分地品尝平时吃不到的粿品美食时,潮汕女人经过数天多道工序精心做成的粿便有了多重回报——可以祭祀、可以食用、可以存放,既让平淡的生活有了仪式感,更让家人有了更亲近的感情。

余源鹏原创观点76:潮绣的传承有赖潮汕祠庙的软装饰。

祠庙里除了硬装饰外,还需要软装饰点缀,于是潮汕的又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场了,它就是潮绣!潮绣作品广泛运用到神佛庙的门帘、横眉、幢、幡、帷、幔、帐里,运用到“营老爷”时的横彩布上,运用到供桌的围布上,也运用到神佛像的衣袍上。

金碧辉煌、粗犷、富有浮雕效果的钉金绣大量用于庙堂装饰和喜庆妆点等场合。

余源鹏原创总结77:潮汕祠庙的石雕位置:柱身、柱础、石鼓、牌匾和石壁。

潮汕人在祠庙的其他装饰要素上也同样保持了尽可能高的工艺水准。与精工嵌瓷一脉相承的首推石雕。

潮汕祠庙的柱身、柱础、石鼓、石狮、牌匾和石壁等多数都饰以石雕作品。首先是正门的匾额,基本都用矩形石块雕刻,并于门框上安置门簪(方形,篆以四个吉祥字,还有用石狮子的)。其次也是最显眼的,是祠庙大门两侧的前壁,通常用石板敷设。这些石板上浮雕着各种矩形的吉祥题材作品,称为石壁。

余源鹏原创观点78:匠心精神:潮汕地区的家庭装修师傅高质量的根源。

潮汕人坚持以繁复的嵌瓷和木雕工艺来展现祠庙的不凡,这样做除了是对传统的传承和表达对祖宗或神佛的极致敬心外,实际上也是由于潮汕人有深入基因里的匠心精神——不怕繁杂,不怕费事,追求完美, 追求创新。

殊不知,潮汕人的这一坚持,不仅保留了潮州木雕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也让木雕产品深入民间,广泛运用在木沙发、茶几、屏风、博古架、几案、床榻、橱柜、椅凳等家具用品上。时至今日,红木家具依然是潮汕家庭普遍的挚爱,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受到追捧。

潮汕人对祠庙装修的考究,也延伸到宅院和室内装修之上。潮汕地区的家庭装修师傅普遍注重细节、做工精细,都能尽量以较高的装修标准给甲方或业主提出建议,大多装修后的房屋都能满足美观、耐用、舒适、细节考究等要求。虽然装修的档次跟成本预算有关,但装修质量一般都能经得起众人的审视和时间的考验。这一点在广东的装修行业可谓有口皆碑。

余源鹏原创观点79:潮州大厝皇宫起的两大注脚。

潮汕自古就流传着“潮州厝,皇宫起”的带有自我陶醉意味的俗语,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是“潮州大厝,皇宫起”,意即潮州的大宅是仿照皇宫的形制建造的。

这句话的由来,一是潮州自古就遍布着大量四合院式、占地面积较大的大体量的民居建筑群,二是潮州古代就存在大量采用了嵌瓷工艺、金漆木雕、彩绘、石雕等独具匠心、繁复精美、耗资巨大的高官府邸和祠堂庙宇,这些建筑对于远离京城的潮州人来说,就堪比皇宫了。

余源鹏原创观点80:现在潮汕祠堂庙宇为何还要采用木雕?

当我们走进潮汕地区的祠堂庙宇,从上往下观察时,会发现这些建筑的梁架大都是用木材做成的,而柱又大部分是用石材做的。且由于是坡屋顶,从梁到柱的固定和荷载传递,靠的就是那层层叠叠、工艺复杂、普通人叫不出名称的木构件和木结构施工工艺,最后配以各类造型丰富的木雕和精彩绝伦的彩绘进行表面装饰。

潮汕人但凡经济条件允许,其宗族祠庙都会尽量多地使用木雕。即便现在有的新盖的祠庙的梁柱屋顶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材料,但在采用传统木雕的构件上,依旧会尽量多地用木雕作品进行堆砌,以展现出祠庙的传统与超凡,而且,木石材料源自天然,更为古朴自然。

余源鹏原创观点81:现在潮汕人源自三大人群

现在的潮汕人,主要是沿江河南下的客家移民与沿海岸西迁的福建中南部汉族移民与潮汕当地土著交融共生、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潮汕许多文明成果自然就是潮汕人对这些移民所带来的文明产物进一步改良、融合而形成的。

余源鹏原创猜测82:潮汕工夫茶的起源。

我们经常听到两个潮汕人在告别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有闲来食茶”或“有闲来我内(家)食茶”以及 “食两杯茶后再继续做(工作)。”

我想,潮汕工夫茶开始时可能是一些潮汕“工夫人”康健休闲的方式,他们有意无意间操作起来,也很需要费些“工夫”。这种看似闲乐和敬的工夫茶文化,其本身就蕴藏和传承着繁杂精细的工匠精神。

余源鹏原创观察83:喝工夫茶:匠心潮汕人在劳作之余的一种自我调节。

喝工夫茶是普遍具备匠心精神的潮汕人在紧张的劳动、思考、奔波、工作之余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是“用功”的潮汕“工夫人”匠心独运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于是,我们经常听到两个潮汕人在告别的时候会说一句话——“有闲来食茶”或“有闲来我内(家)食茶”。这或许说明,潮汕人普遍有个共识,就是该忙的事情还是要忙活,工作养家糊口是必需的,但是可以通过喝茶聊天去放松,过后再投入勤劳的劳作之中。于是,我们又经常听到潮汕人说:“食两杯茶后再继续做(工作)。”

余源鹏原创观点84:潮汕人追求内心安定和环境静雅:从工夫茶与家庭整理布置中体现。

从潮汕人对茶具、茶叶、冲沏过程以及品饮礼仪习俗和闲情逸致等方面综合来看,潮汕工夫茶则绝对以精细、讲究、繁杂、好喝等特点,综合反映了潮汕人的匠心精神。

潮汕人冲泡工夫茶,除了工夫茶有提神、解渴、解暑等源于潮汕地理气候的康健功能因素以及是中国人普遍的待客之礼仪外,喝工夫茶还是一种放松自我、平静心情、放缓节奏的休闲方式。人们十分愿意通过冲泡工夫茶这种闲适的方式去待客交流,这正体现了潮汕人十分追求内心之安定和环境之静雅的心境。这一点,从潮汕地区普遍的家庭装饰、整理和布置中都可以反映出来。

余源鹏原创观点85:简说潮汕工夫茶的几大特点。

有记载说,“工夫茶” 三个字出现在潮州清朝的古文献中。潮汕工夫茶之所以冠以“工夫”之名,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冲茶的器具繁多。

其次,茶叶的制作工艺复杂。

再次,冲泡过程的程序和讲究较多。

如果单纯从茶具或茶叶的制作工艺来看,潮汕工夫茶在国内未必属于最繁杂或最复杂的。但如果从潮汕人对茶具、茶叶、冲沏过程以及品饮礼仪习俗和闲情逸致等方面综合来看,潮汕工夫茶则绝对以精细、讲究、繁杂、好喝等特点,综合反映了潮汕人的匠心精神。

余源鹏原创观察86:潮汕工夫茶:为何不写为功夫茶?

说起潮汕的特色,很多人都会想到遍布潮汕街头巷尾、居家或商铺、工厂或景区的潮汕工夫茶!许多人(包括我)以前都常把“工夫茶”写作“功夫茶”,不过,只要从潮汕话的发音就知道,潮汕工夫茶,只能使用“工夫”这两个字,因为“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就是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的意思。

在潮汕地区,往往将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匠师傅称为“做工夫的人”,做事考究极致称为“过工夫”。潮汕话中“功夫”与“工夫”的发音并不相同,我认为“功夫”意指武术多些。有记载说,“工夫茶” 三个字出现在潮州清朝的古文献中。

余源鹏原创观察87:潮剧出现在村寨乡社祭祀活动中:成为潮汕年轻人欣赏的时尚节目。

在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潮剧似乎已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不过,由于潮汕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坚持几乎刻进了基因里,使得潮剧表演依然频繁出现在潮汕各村寨乡社的祭祀活动中,不仅受到中老年人的追捧,也日益成为年轻一代一种时尚的欣赏类节目——因为这样很热闹,有参与感和体验感,也颇有历史感!

至今,潮汕人正薪火相传地传承、保护着有着二百多支曲牌、一千多首乐曲的潮剧。

这种精心尽心、考究细腻、不厌繁杂并勇于在形式造型和仪式内容上进行创新的精神,正体现了潮汕人广泛存在的匠心精神以及对匠心独运的成果和作品有着普遍的欣赏和认可。

余源鹏原创观点88:潮州大厝皇宫起的两大注脚。

潮汕自古就流传着“潮州厝,皇宫起”的带有自我陶醉意味的俗语,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是“潮州大

余源鹏原创观点89:潮剧:传播文字教化潮汕百姓的好方式。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剧也细分出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表演细腻生动,严谨规范又富于写意,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时候我经常听外公用录音带播放节奏缓慢的潮剧“戏出”(是“一出戏”的倒装称呼)。

后来上了学,看电视剧中录播的带有脚本文字的潮剧,发现其中的唱词都很优雅押韵(如果唱快了,观众就不容易听清楚,也不好品味其中的含意),而穿插的人物对话则通俗易懂。再后来,站在戏台下,看那演员、灯光和场景,再看一旁播放字幕的显示屏,这时我体会到潮剧的博大精深了——原来,潮剧是用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传播文字、教化百姓。首先,潮剧的唱词要符合潮州话发音的押韵规则,才能朗朗上口,便于传诵;其次,潮剧搭配潮乐伴奏和演员的演出,要以适当的语速、语调、表情、场景、动作将夹带众多文言文词汇、典故、诗句的唱词传播给群众,才能让群众在理解唱词意思或意境的同时,体会到唱词之含蓄文雅与内涵之博大。记得外公听戏时时常眯眼晃头,有时还低声吟唱,现在想来,他大概是在集中精神听清每句唱词,好让眼前浮现出场景和人物,品味唱词的意境,跟随故事的进程,在一次次的悲欢离合、扬善惩恶、团圆欢聚的结局中得到精神上的高度满足。再看他搭配着炭炉烧水冲泡工夫茶,想必那是人生一种莫大的乐趣了。

余源鹏原创观察90:潮剧:潮汕和漳州南部娱神闹热。

当然,潮绣也广泛用于潮剧表演的剧服、背景、场景以及民间婚纱、嫁衣、礼服等之上。

祠庙建成并装饰完成后,潮汕人为了表达对神的敬意,但凡资金和场地允许,便会在大型祭祀节日的当天或前后几天里请来戏班,在祠庙正前方或旁边的广场上表演潮汕和漳州南部地区特有的戏剧——潮剧。这类戏名义上是做给神看的,实际上也是民众文娱生活的需要。做戏自然就会有声音、有伴乐,现代还要求有灯光,于是吸引了民众前往观看。老百姓聚集到神庙旁边来,加上庙会散发出的香火味道,会让人感觉到过节的热闹气氛,所以潮汕人把这种大型祭神做戏活动称为“闹热”(这实际上表达的是“热闹”的意思,因为闽南语系中的不少词汇跟普通话的表达顺序是前后互换的倒装用法,比如闽南语中把“台风” 称作“风台”,把“客人”称为“人客”)。

余源鹏原创观点91:潮汕人家庭个体经济活动突出的历史根源

潮汕地区家庭个体经济的独立性,实际上非常有利于对某些简单工艺进行深度探究和精细加工改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潮汕人的匠心基因。前面分析过,明清以来潮汕人逐步加深巩固了宗族观念,而这种宗族观念的核心,其实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个体经济的独立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为取得外界竞争的优势(也可能为了防卫),潮汕人往往注重其家族性、宗族性和地域性;但就内部而言,又是相对独立的,注重以家庭为核心的个体经济的独立性。

所以,潮汕人大多喜欢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商活动。

所以,潮汕各地的支柱产业,大多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当然,现在也有不少潮汕人参与了许多大型精细、精密工程的某一环节,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余源鹏原创观点92:

技艺精湛的师傅,往往具有不可取代性或稀有性,因而受到那个行当的人士或消费者的推崇,从而又进一步推动技艺的发展。于是更多的潮汕人甘愿沉下心,常年磨一剑。

余源鹏原创观点93:磨砺出潮汕人闯荡四海的取胜利器:匠心精神。

明清以来的潮汕人逐步摒弃官本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价值观)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重商、尊艺、敬贤的社会评价体系,于是更多的潮汕人甘愿沉下心,常年磨一剑,在农耕和海洋文化交汇之地,没有盲目地选择急功近利的单一海洋文化,而是以长年耕耘的农耕文化的理念发明、传承、改良各种技艺,慢工出细活,磨砺出潮汕人闯荡四海的取胜利器——匠心精神。

如今,潮汕本地的支柱产业其实是在匠心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或手工业,比如食品、日用陶瓷、五金、不锈钢、玩具、塑料制鞋、茶叶、花卉、印刷包装、玉器加工、纺织、服装、中药材、海水养殖与加工,等等。

余源鹏原创观点94:潮汕人做出做工精巧、味道精纯、细节入微的产品和美食的原因。

潮汕位处河海交汇处,商贸发达,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贸发达的地方往来人员繁多,于是做工更加精巧、味道更加精纯、细节更加入微的产品、美食和技艺更加容易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获取更大的收益。加上潮汕地少人多,许多人没有务农,而是通过经商贩卖商品、改良商品、制造商品和加工原料等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独具匠心的产品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独具匠心的人甚至能获得社会的尊重。

余源鹏原创观察猜测95:潮汕人对客家牛肉丸、福建工夫茶和潮剧的改良。

潮汕人善于把南下和东来的人员所带来的文明和成果进行改良。现在的潮汕人,主要是沿江河南下的客家移民与沿海岸西迁的福建中南部汉族移民与潮汕当地土著交融共生、繁衍生息而形成的。潮汕许多文明成果自然就是潮汕人对这些移民所带来的文明产物进一步改良、融合而形成的。

比如著名的潮汕牛肉丸,就起源于清末到民国初期客家小贩所卖的牛肉丸。

再比如潮汕工夫茶,与福建工夫茶在茶具方面非常相近,潮汕单枞茶的茶种或制作工艺可能跟福建移民有关。有意思的是,现在福建漳州南部几个讲闽南语的县同样盛行着潮剧。从历史上看,漳州从唐朝时就已经独立为州,在行政上与潮州分开了。漳州地区潮剧盛行的现象,并不是说有大量的潮汕人移民到漳州,而是相反,不排除潮剧就是作为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从福建漳州传播至潮州的,然后由潮州人改良并传承发展下来。加上漳州南部分地区讲的闽南语与潮州话比较接近,以及历史上人员往来频繁,才使得漳州地区潮剧盛行。最典型的是,潮剧《陈三五娘》(雅称《荔镜记》)的剧本成形于明朝中期,讲述的是泉州的青年才俊陈三与潮州美丽女子黄五娘的爱情故事。可见,从南宋到清中期时闽南和潮州两地的人员交往应该是十分密切的。

余源鹏原创观点96:潮商的精明源自:潮汕人对土地的精耕细作和手工艺的精雕细刻。

潮汕自古就是人多地少的地方,潮汕人不得不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提高土地的产出量。所以,潮汕人有着“种田如绣花”的美誉。 潮汕人一方面对待土地的产出物倍加珍惜,以至于研究发展出许多特色美食;另一方面,这种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向潮汕人从事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是,从事手工艺者更加精细,从事商贸者更加精明,而从事科技研究者更加精确。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勤劳进取且拥有匠心精神的潮汕人总是容易做出成就。

以上文字摘自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余源鹏著。该书于2023年获得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

广州省两位审读专家对该书的评语:

专家一认为:

书稿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视角,记述了潮汕五江客家源,分析了潮汕与客家相互关联又各有特色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探讨了潮汕人重商基因,宗亲观念、匠心精神的成因,探析了客家爱国将领的共同点等。书稿记述通俗,有知识性和可读性,是一本地方历史文化通俗读本。

专家二认为:

本书作者在实地考察潮汕、梅州和福建汀州等地历史遗迹、民俗风土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思考而写成。与一般介绍地域文化的著作有所不同:一是作者将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结合起来写,尤其是两个族群混居、两种文化交融部分,作者有独到的观察;二是将历史与现状结合,用实地考案印证论述。

作者从近1600年的粤东地区历史纵向发展入手,以广东省的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横向对比潮客各地的民居建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亲身探访和田野调查的见闻和思考,分析、判断、总结撰写成书。

全书分“潮汕与客家历史访思录”、“潮汕文化访思录”、“客家文化访思录”等三章内容,将潮汕与客家的历史相结合,还原了潮汕人和客家人通过五条江河来往的千年交融共生过程,展示了众多潮客名人风采及重大事件,为寻阅潮客各宗族始祖迁徙年代背景提供了便利。

该书首创性解析了潮汕人的重商基因、宗亲观念和匠心精神等的成因,探讨了客家建筑与客家人迁徙路线的内在关联,并分析客家建筑对人的影响,总结了知名爱国客家将领的共同点,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潮汕与客家地区历史、地理、建筑、人文、民俗常识的通俗读本。

该书内文中包含12页全彩插页,赠送2张双面明信片,还有潮客地区实景黑白照片57幅;封面有3幅展现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手绘图。

该书一经出版,即在广东潮客文史界引起广泛关注,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文章报道:

2022年4月4日,《汕头日报》刊发文章:《青山同云雨 潮客“一江亲”——探源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交融共生,余源鹏新书〈一江潮客情〉上市》。

2022年5月15日,《潮州日报》刊发了广东省“从艺70周年文艺家”林文杰前辈的文章:《一部还原大潮州历史文化的力作——〈一江潮客情〉赏析》。

2022年5月30日,《梅州日报》刊发通讯文章:《探访研究粤东潮客文化历史,潮州学者余源鹏所著〈一江潮客情〉出版》。

此外,2022年6月19日,《南方日报》发文介绍新书。

2022年8月1日,《揭阳日报》刊发文章:《读〈一江潮客情〉,解开家乡文化的羁绊》。

作者在该书前言写道:这本书力图解答潮汕与客家“为什么有什么”。

令一些读者心存疑惑的是,本书作者余源鹏,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130本房地产图书的作者,对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了解多少?又深入研究多少?加上《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该书几乎没有参考资料,那有多少内容是作者本人原创的呢?

以上3万字就是《一江潮客情》作者关于潮汕文化人文部分的原创分析发现与总结推断,后续还将有:

《一江潮客情》作者关于潮汕与客家历史访思录的原创分析发现与总结推断

《一江潮客情》作者关于客家文化访思录的原创分析发现与总结推断

两篇文章,敬请关注。

注:作为正规出版的著作,文字乃作者原创的研究思考表述结果,受版权保护,如摘录引用需注明出处和作者姓名等信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81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2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14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52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2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3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6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5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1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01评论 2 30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77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59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28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6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43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0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15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