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幻觉:明天开始减肥,今天开始早睡,再买就剁手。之所以是幻觉,不是因为意志力不够,而是它们并没有让我们痛。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延迟满足,其实人们也会本能地延迟痛苦。如果事态没有火烧眉毛,理智再怎么预设未来,情感上依然不能身临其境。
001 疼痛记忆使理智超越情感
身边有个姑娘小芸喊跑步喊了十年,知识积累了一个文件夹,跑鞋备了春夏秋冬,跑步装备五颜六色,就是没见行动。今年朋友圈持续更新了跑步里程,每天500,1000到现在的5公里。佩服之余,了解到年初生了场重病,身体强烈抗议。想必真的是痛了,小芸的晨跑一跑就是半年。
理智告诉她,继续犯懒,身体再次罢工,那么情感上就会产生类似的痛苦,行动上就顺其自然了。
002 勿怪懒汉,也许是营造路径太多。
王叔50岁没有回来过生日,因为年前一笔投资失利,全赔了进去,车,房,还有外债,王叔的头发一夜白了。为了躲债,他跑到新疆,一年光景,人憔悴地不成样子。
王叔躲了一年,把追债的留给妈和妻儿,妻子交涉追债人,欠债三个妹妹一起还,抵押了老人的房子,拼拼凑凑几年,又在县里买了房。装修找三妹,买材料又找四妹,再跟二妹借钱。他妈妈心疼王叔,说不管他怎么办?都一把年纪了,一无所有,三个妹妹不帮谁帮?
出了这种事,王叔第一反应是躲,把责任甩给老小;不想着查清事实,还掉债务,只推给家里亲人;现在一家三口,还是寄生状态…
三个妹妹赚的都是辛苦钱,一步步积累到今天的,虽然哥哥平日也想不起她们,但她们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拒绝,这就是樊胜美式的家庭思维,创作来源于生活。“哥哥有难,家人们一起担当”是很多家庭根深蒂固的教育。
王叔是不会想到自己是有责任的,只要家人们永远“包容”,他还是老样子。可怕的是,会带着儿子一起~
003 防微杜渐,在理智和情感打架前添把火
改变的决心多数来自生活甩出的巴掌,越疼越有行动力。当改变成为内驱动力,再指挥大脑的情感,就有效多了。
青青刚毕业,非常抵触老师行业,觉得没有前途,每天工作枯燥。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她的择业观,总是迟迟不做准备。三年她尝试了不同的身份,或忙碌获清闲,逐渐发现教师行业的优势。
青青找了去年教师考试第一名的同学取经,又买了书报了课,给自己列了详尽可操作的计划。推掉了逛街吃饭的邀约,开始了备考路。很快,她研究了考试要准备的科目要求,总结出了优秀答题的规律。倦怠期,看看那个榜样同学的寄语,“疲惫都是暂时的,你并不不孤独,你只是在进步。”她立刻整理心情,重新振作。
青青花了2个多月精心准备,如愿进了教师岗。
如果没有试错,她就不会觉得教师岗位的优势。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空有一腔热血,她还是做不到想做的事。
改变行动,先找到自己的痛点。下定决心,利用理智给自己寻找恰当可行的方法,随时激励自己的情感,直到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