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个性很鲜明,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由、坦荡以及必要的与人交往的智慧,当然,孟子交往最多的是诸侯王。
作为儒家的知识分子,为国家计是本分。有一次想找齐王说些事,在未去之前,齐王派使者来请孟子,说自己感冒了,不方便来见孟子,本来是想亲自来拜见的,所以想请孟轲先生到朝廷去,探讨一些问题。这其中充满着微妙的内涵,似乎有齐王的不想屈尊,有找借口摆谱的味道。但这不好找证据,也无法追问齐王真正的用心,只能猜测。
孟子听到这些后的回答很明了,巧了,我也不舒服,不能去朝廷,您请回吧。
很明显,孟子在撒谎,可能他从中意识到齐王的不情愿亲自来请教,马上予以回应。不冷不热,不温不火,但态度明确。我主动去行,你亲自来找我行,派人让我去,不行。
孟子在当时比较有名望。作为侯王,为了国家发展,需要去拜访。而作为大儒的孟子不是一个官迷,他不在乎为官的名望与利益,虽然想积极的建议,但绝不依赖朝廷,仿佛没有朝廷就无法有作为。
既然说自己有病,那就在家好好的装一段吧。可是第二天孟先生竟然去一位大夫家吊丧。弟子公孙丑就很担心,你都说自己有病了,可不能公开露面,齐王知道了就不好了,再说,你去的是东郭子大夫家,肯定会遇到齐王的人,最好别去。但孟子解释得头头是道,昨天有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孟子径直去吊丧了。
孟子前脚走,后脚齐王的使者就来了,带来齐王的问候,还带着医生。既然先生有病,那得治啊!在家的学生孟仲子觉得问题有些严重,赶紧圆场:“昨天大王想让孟先生去朝廷商量大事,不幸先生有病,没去成,今天刚好了一些,就赶着去朝廷了,不知现在到哪里了?”使者回去复命,孟仲子赶紧安排好几个人在各路口守着,不让先生回家,而要直接赶往朝廷。孟子接到此消息,并没有赶往朝廷,而是到景丑氏家里住下。
景丑氏不明白孟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人家齐王这么重视你,你却好像不领情,还躲着齐王,父子,君臣,这是很重要的伦常,父子间讲究慈爱,君臣间讲求恭敬。你这是对大王不敬啊!
孟子认真解释道,这就是你不懂了。现在的齐国人没有一个跟大王讲仁义之道的,他们只会建议怎么征伐。他们之所以不谈仁义,而且知道仁义是好东西,但认为大王不够格跟他们谈仁义,这才是对大王真正的不恭敬。而我呢,哪一次不是跟大王谈仁义,我认为大王是最能行仁义的人了,齐国人还有谁像我一样尊敬齐王?
孟子的论辩能力很强,语言犀利,讲究逻辑,有很强的说服力。
景子先生也不傻,据理力争: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礼经上说父亲招呼,听到就要起身;君王召见,不等马车备好就要先走。你倒好,本来要拜见大王的,可是大王派使者来召见,你却不想去了,这不符合礼仪吧。
孟子笑呵呵的回答,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啊,我跟你解释一下。曾子说过,楚国和晋国的财富是我们赶不上的,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仁义啊,这就并不觉得比他们少什么!这说明仁义比什么都重要,天下尊贵的事物有三样,爵位、年龄、道德。齐王不应该凭着自己的身份而轻视我作为长者的身份和我所讲道德的重要性。有作为的君主,都是亲自到臣子那里请教。比如商汤之于伊尹,比如齐桓公之于管仲,都是先向对方学习,然后纳为臣子,统一天下或者成就霸业。管仲这样的人都得亲自去会见而不能轻率的召见,何况我是连管仲都不想做的人呢!现在的各国国君,似乎各有优势,但都不足以成为最强大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只把听话的人作为大臣,而不把给他指导的人重用为大臣。
孟子这人自信得很,自命不凡(这里完全是褒义,至少是中性),虽然知识分子应该积极贡献自己的思想,为国民生计着想,需要国君采纳自己的思想,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有人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清高,有人则说这是知识分子的原则,有人还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明智,君主不诚,建议难纳。
——孟子的故事之一,本内容出自《孟子•公孙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