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一本书如果读不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缘分未到,所以读不懂,没关系,以后再读就好了。
二是还没建立好理解力池子。也就是没有去学习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逻辑思维知识,管理学知识,国学知识,人生经验,还有经济学知识等等。当有了这些知识的时候读书读起来就没那么费劲,不会一惊一乍,影响阅读效率。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吃透一本书?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说明:一是摆正阅读心态。二是读书的两种状态。三是知识的反刍。
现在我们读书都有一些坏习惯。比如说一边看书一边玩手机。就是这边看着书,然后那边又时刻关注手机有什么动态。这样读下来什么都做好。手机没玩好,书也没看懂。
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踏实。想要好好看书就要创造环境去阅读。比如刻意爸手机放一边,或者扔在楼上。也可以去一些限制网络的场所阅读。
比如说遇到不懂的就停下来查资料。从小我们被灌输的就是读书遇到不懂的就去查字典。现在来说这是一个坏习惯。因为一旦你停下来查字典,再读的时候你会发现读起来没意思了。
阅读间隔让我们失去了阅读的快感和乐趣。正确的做法是遇到不懂的可以先留白,然后再读下去。好读书,不求甚解。当你把全部看完的时候,再回头看或许就看懂了。如果是还看不懂,那么就说明缘分未到,以后再读就好了。
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我们太执着于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总是有一个执念那就是只有拿起书本才叫阅读,那些听别人讲书,或者听音频听完一本书,还有看电子书都不算真正的阅读。
其实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只要学到的知识能够改变生活,管它获取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放下对阅读的我执,就能够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收获更多。
说完坏习惯我们再说说阅读的两种心态。阅读的话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有目的的阅读。一种是无目的的阅读。
有目的的阅读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读书,比如说我不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我就会去买一些教读书方法的书来阅读。这就叫带着目的去看书。
带着目的看书的时候,我们要了解书的框架和脉络。知道问题是什么,研究现状是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最有力的案例是什么,怎么论证的,最后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一种是无目的的阅读。没有目的的阅读不代表没有价值。无目的阅读是因为可能刚开始你不知道这本书讲什么,于是沉浸在里面,认真体会,看这本书有没有冲击到你的心灵,看你是不是可以找到更高层次的快乐。
有目的的阅读往往是在舒适圈里阅读,而自由阅读则是去探索未知领域。当把未知领域变成已知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书与书之间的联系。阅读最大的乐趣就是去探索惊喜。所以要看你是什么目的。
如何吃透一本书?吃透靠两个字:反刍。过去我们认为记住我们读的内容的方法是边阅读边划线。或者一边读,一边记笔记。这样我们是看起来很努力,其实什么都没记住。
而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靠知识的反刍。读的时候就认真读,全身心的放进去读,感受它,读完之后,放下,给自己一段间隔。然后找一张纸画脑图,或者做笔记。慢慢回忆,回忆不起来再翻书。
总之就是要让大脑经历挑战。只有经历了挑战,大脑才会记住。大脑产生了痛苦,只有这种摩擦所产生的痛苦,才能够让你有效的记住这个知识点。这就是知识反刍的过程。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挑战自己的大脑,让自己能够掌握一个东西,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在讲的过程你会知道那些是自己已经懂得,那些还要继续阅读。只有这样你才能吃透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