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青琴,今天是我参加“每天一篇文章”连续写作的第108天。大学生读书创业,方法论+实践,希望每一篇都让你有所收获。
前天晚上我的室友问我,如果一家大公司的实习生和一个暂时不确定未来的项目核心成员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哪个。这家大公司机会均等,岗位和本专业相关性很高,但是前几年需要熬,抓住机会往上升。而这个项目目前还在发展,有人带领前行,属于共创型项目,做成了就是创始人,没做成就是炮灰。
类似的变种问题很多,都是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毕竟马上就要大四了,同学们都开始找工作实习。不过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我也不好站在我的角度回答,只能当事人自己想清楚,自己做出选择。因为每个人的选择标准不一样,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
如果说当事人是我,我的选择过程会是这样的。这个选择过程来自于希思兄弟所写的《决断》一书,这个选择兼具理性和感性,能够分析利弊,也能遵从内心,在我的选择之路上,给了我很多帮助。万维钢解读《决断》对本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蓝色部分,有三十个免费看的名额。
首先,我会找一张白纸,分别列出两份工作中的对比项,比如:目前能得到什么,未来可能能得到什么,需要付出的代价等等。
其次,把那些不是很重要的标准划掉,留下3~5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标准。
然后,思考一下如果选择了其中一个,未来十年是否会后悔自己这个决定。如果是跟我一样的朋友做了这个选择,作为旁观者是否支持认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视角放大,把时间拉长,就能从局里跳出来。尤其是“十年之后是否会后悔”,这点能让人很快找到自己当下内心的方向,明白自己现阶段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我当时就跟我室友说,把两者的优劣写出来对比一下,看看你更愿意接受哪一个。最后她的选择是做项目的核心成员,理由是30岁前的自己应该去闯一闯,安稳什么的还是留给30岁以后吧。
对她而言,闯一闯是当下内心最想追求的,是她在这件事的选择上的价值观。不论结果如何,都给年轻多了些经历。赢了是成功,败了是成长 ,其实也是符合反脆弱的。
在这类选择上,我会更加注意价值观。有时候可能某个选择明显优于其他选择,但是价值观明显倾向于某个并不如该选择的选择,我也会选择那个不怎么样的选择。
符合价值观,自我的体验会更好。感觉好,才会好,为了利益失去自我,实在是太不划算了。希望这个选择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在面对人生中的选择时,找到内心的方向,尽可能地达到最优选择。
最近没有配图片后缀,上几张我们书店的图。6月2日试营业,目前还在装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