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貌取人这件事,我的心理发生了多次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小时候,我们的认知是处于接受的阶段。我们所受的教育,我的老师和家长都告诉我们:交朋友不可以看他穿的富不富,长的漂不漂亮,要交品行好、优秀善良的朋友哦。你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衣衫褴褛惹人怜爱啊,王二小黝黑瘦弱也令人尊敬啊。于是我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以貌取人是不对的。可是,发现没有,幼儿园里引人注意容易引起他人好感的是帅气的小男孩和穿着蓬蓬裙的小女孩。这个阶段我们的认识是被动浅显的。
小时候形成的认知往往根深蒂固,很难祛除,但也会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经历发生变化。比如近年来反复提及的观点,人们似乎越来越认可“以貌取人”,外在和内在不是分裂的,而是一个人的统一有机结合,尤其是一个人的妆容和身材等明显在外特征其实是展现个人身份地位、性格特质的信号。我不否认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很多人似乎夸大了以貌取人的科学性。
是一种视觉动物,容易被外界表象所迷惑,丧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伪存真,剥开云雾见月明。
尤其是前些天一位新同学刷新了我对以貌取人这件事的认识。专业分流后重新组成了新班级,我们班长是一位转专业的男生(我们学校转专业的条件是成绩院系前10%才可以申请,可见他是有一定实力的)。坦白讲,我对他的初次印象并不好:他穿着一条破洞牛仔裤和印有奇怪涂鸦的T恤,脚蹬红色板鞋,染了一头灰绿色的头发,一边耳朵上还戴了两个显眼的耳坠。这样标新立异,张扬大胆的打扮给我一种错觉:他可能性格叛逆乖张,傲慢无礼,成绩也不好吧。我犯了一个典型的以貌取人的错误,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人的第一印像,根据人的外在形象特征在心理形成对他人的预判和定位。然而接下来的接触啪啪打脸。
他上课非常积极主动,回答问题逻辑清晰,表达自然。每天早上,我都能看到他一个人在楼道里读英语。这活脱脱是学霸作风啊。
在班级第二次案例分享会上,由于我是负责人,他负责记分,所以有更多的接触。我注意到,他首先在一张白纸上简单画出打分表格,算分时非常迅速,用过的分数整齐的放在一旁,第一次分享会时的打分员相比明显有所不足,而这些细微之处他处理的非常好。台上同学讲解PPT时,他认真听讲,到提问环节他也会不时发出一些质疑,礼貌且有理有据。在这之后,他每次在校园偶然见到我都会主动打招呼。这些都是非常小的细节,我们常常说见微知著,意思就是都过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举止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
相比以貌取人,不经意间的行为表现具有生活化和习惯化,更能反应一个人的真实和本质。
所以,到底该不该以貌取人,这种标准又具有多大的科学性,许多关于人的问题常常难有定论。但有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自己的判断思维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用心去观察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理性去客观思考而不是依靠主观感受判断,这样我们对人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关于我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启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