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把手头做的事情讲给父母听,原因大概三种:最善意的想法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之前,贸然给他们希望,担心最后会带来更大的失望;最恶意的想法是,在三年一个代沟的今天,两辈人像隔了两条河,沟通起来鸡同鸭讲,没有一拍即合的默契感;还有一点自私的小想法,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父母对外炫耀的谈资。
然后家中形成的局面是,哪怕相对而坐,我们也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或者我在小屋子里瞎忙,他们抑制着自己的好奇心,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给我递过来个苹果,偷偷瞄上一眼,然后毫无所获地出去。
我知道这样做并不好,但是三种固执的想法让我每当想做出些改变时,又退缩了。
直到昨天晚上,有点抽风的我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觉得应该做出点努力,就让他们看了看我做过的东西:从来没让他们看过的文章、学校里小小获奖的小诗、做的明信片、摄影作品……
然后我爸偶然间冒出的一句话让我很心酸:“这么多年的投资值了。”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令人费心的女孩子,任性固执,事故频出:大一踢断脚指肌腱,大二交流摔断腿导致半年不能走路……
和我周围同学的父母相比,我父母简直操碎了心,而且我作为一个活了这么大也没产生生产力的纯消费者,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客观:正在努力提档至下等“人才”的下下等“人才”。
我爸爸突然冒出的感慨,真诚地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这个时候才非常真切地感觉到,他们所想要的,比我想象中得少得太多了。这是我的父母,不是别人,哪怕我败得一败涂地也不会瞧不起我,不会嫌弃我,不会嘲讽我。为什么要花心思在他们面前故作深沉?他们所求的只是站在一个好的角度,看着我们成长就心满意足,会错意的我无情地将他们这点希冀也剥夺掉。
有些事他们确实不懂,把握不了最新的趋势,可能提出来的意见是他们上上辈子总结出来的,已经不适用,代沟体现在这里,但我把细节上的差距当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和拒绝介入我成长过程的理由。
不久前我参加学校的一个设计比赛,因为其他参赛人的手段,本来到手的奖没有了,一万块钱的奖金也成了泡影。这个时候,我妈妈总是打电话来鼓励我,安慰我。
我所带来的荣耀不愿与他们共享,但是每次痛苦他们都要陪我去扛。
我是太过自私了。
父母想要的远比我想象的少,只要一点点的进步就能让他们欢欣鼓舞,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最后的结果怎样不重要:成功抑或失败都没有关系,只要稍稍允许他们做一个沉默的看客,就好。
想明白了,有时候让他们得意一点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