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卢梭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人生就像蒲公英。人们时常羡慕蒲公英的自由、轻盈、随风而起、随风而落,但忘却了它的一生虽看似自由,但又往往身不由己。
高加林的一生,就正如这蒲公英一般,看似自由自在,但又往往身不由己。l高加林,作为路遥笔下这本书的男主人公,他的人生可谓潮起潮落,曲折离奇。才华横溢、技压常人的他,却出生于贫穷落后农村。
农民的身份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把他与黄土地紧紧地扣在一起,常常使他格外的压抑。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驱使他不满足于厚重的黄土,驱使他奔向更广阔的城市,打破身上世代传承的枷锁。
是啊!在当时那个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新旧阶层发生着激烈碰撞,新旧思想难以共融,整个社会充斥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像加林一样处于农村,有着才华的青年,在那时有着很多。他们怀揣着理想,只身前往未知的城市拼搏奋斗,但大多数人的青年的命运,和加林一样的不幸,以悲据收场,不得不回到土地上度过余生。
试问,他们为何会失败,以悲剧收场,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无非是那个年代城乡阶层的固化,城乡差距难以跨越的鸿沟,难以实现阶层的上下流动。无论是外面新奇,充满机遇的城市,还是里面落后、贫穷的农村,阶层的差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回到土地
在农村,公社书记高明楼凭借自己的身份,利用自己的资源,让自己的儿子三星替代了加林教师的岗位。这里因为身份阶层的差异,加林第一次回到土地上,成为农民,让加林难以接受,整日萎靡不振,昏睡虚度时光。他愤懑命运的不公,憎恨当权者的自私自利,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爱情的悄然出现,打破了加林绝望死寂的生活,让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巧珍,暗恋加林多年。虽然作为一名朴实、不识文化的农村女性,在她的内心蕴含了追求爱情的力量。一次帮助加林卖馍的经历,她与加林开启了爱情之旅。每日隔着山沟,凝望着加林便是她一天中快乐的源泉。巧珍的爱情是单纯的、可爱的、无私的、勇敢的,她深爱着加林,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当她与加林的密会,被村里人议论后,她便敢于突破世俗的观念,在村里开始大秀恩爱。在加林本就劳苦的生活中,有了巧珍的滋润之后,他充满了快乐和对未来的憧憬。
离开土地
加林这样幸福、平静的生活,只因参军多年的玉智叔突然调到地方工作而打破。地方官员为了讨好刚到任的新官-高玉智,私自通过下属走后门,让加林担任通讯记者,这是加林第二次离开土地,生活发生巨大转变。他与巧珍懵懂般的爱情,有了空间距离的束缚。自此,外面新奇的城市,让加林迷失了方向。
在书中,加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如鱼得水,干得出色。一个人的进入,彻底把加林拖入深渊。高中同学黄亚萍,在高中便喜欢加林,她在加林身上,深深感受到男友克南没有的魅力。经过多次和加林的交往,开放、自由的她向加林吐露了真心,并许诺二人交往之后的未来。加林面对着美丽、感性、有趣的亚萍心生爱意,答应交往。但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在亚萍与巧珍中难以抉择。他对巧珍并非没有爱,但在精神境界之中,他更喜欢富有学识、无话不谈的亚萍。于是,二者之间他选择了亚萍,把巧珍推入了无比的深渊。在巧珍的眼中,加林永远是个完美的人;而在加林眼中,巧珍或许注定永远不完美。
回到土地
命运戏人,加林本以为与亚萍的恋爱前途似景,他可以凭借着亚萍父亲的关系,可以去到南京,永远离开土地。但,克南母亲不甘于儿子的失败,向组织检举了加林走后门的行径,加林再次回到土地,他与亚萍的爱情如梦般破碎。最后他踏上回村的道路,受尽了指责。那个最爱他的巧珍,一气之下此刻以身为人妇,加林无比的羞愧,难以面对巧珍。加林挣脱枷锁的故事终归于平静,在德汉老人的教导下,加林重新认清了自己,再次走上了人生之旅。
合上书页,回想着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幅幅场景,久久不能释怀。我悲叹加林的不幸的命运,愤懑他的迷茫。在那个年代,加林选择了亚萍的爱情,想要抓住机遇脱离农村,他或许并没有错。错的或许是那个不公的时代。
最后,我想这便是路遥先生身为时代感召者的情怀和担当,通过展现加林坎坷的抗争经历,影射那个文革后不久黑暗年代的阶层固化问题,戕害了无数奋发向上的青年。他同时站在时代的高处,呼吁和号召改革开放春光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