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一个老朋友,“过去这一周,你有过什么第一次的经历吗?”譬如读本新书,去个新地方,看出新剧,琢磨个新点子,有些新认识……他想了想,摇摇头,还真没有,每天按部就班的。我笑说,“或许每个人有不同感受吧。就我个人,如果我的今天和昨天一样,这周和上周没什么区别,我就感觉自己是在通往坟墓的高速公路上快速冲。这种感觉让我特不舒服。”
[break]
前两天收到他邮件,没想到我说的高速公路似乎触动他了。他说,以前只是觉得自己在原地,没有前进而已,现在真觉得自己好像在冲向终点。他尤其提到自己的年纪,无论思维还是行动,越来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他不想那么早到终点的。我推荐他Carol Dweck关于心智的书,英文叫做《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文叫做《看见成长的自己》。
[break]
尤记得初读前2章,当然很好奇自己属于成长型还是僵固型心智。Dweck问,你觉得智力和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吗?你认为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如果否定,那么你是持有僵固型心智;反之,成长型心智。欣欣然松了口气,我就知道我该是成长型心智嘛。
可是,越往下读,越觉得心虚。Dweck所描述的僵固型心智的案例或者行为,我似乎不时地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break]
这两天回头看时,依然觉得触动得深,仍然觉得心虚得紧。正如Dweck博士所言,
从僵固型心智转变到成长型心智,不像做移植手术,移植完成后就大功告成了。这个过程,和其它任何技能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加强,形成新的大脑回路和习惯。
从知道到做到,的确需要多一分努力,于是决定给自己做个使用手册,时时提醒。
[break]
之所以说是不完全手册,主要是2个原因:其一是资料来源,虽然大体基于《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但也融合了很多其它的阅读和试听资料;其二是强烈的个人特性,我主要按个人的理解,以及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来组织资料,不是大全型手册。
[break]
一、Dweck关于心智的三大要点
在CHI Conversations的一次演讲和对话中,Dweck博士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基本信念为我们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她所谓的Mindset,是指我们对于智力、能力、性格是否可以改变的基本看法。在她看来,大体有2种心智模式—僵固型和成长型。她总结了这两种心智框架的3个要点:
僵固型心智认为智力是先天决定,固定不变的,所以他们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显得聪明能干,不惜代价去证明;
成长型心智相信智力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他们的首要原则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僵固型心智认为如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说明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
而成长型心智认为,努力可以让你更聪明或更擅长于某件事,你没有必要立刻擅长某件事情僵固型心智认为失败和障碍显得自己无能,所以会拼命避免和隐藏;
成长型心智认为失败和错误在所难免,所以最好是直面和克服。
二、两类心智的不同行为表现
在认知上,我们常常会表现为成长型心智,认为一切都可以改变,可是落实到行为中,局面就大不相同了。譬如说,念书时,我们有没有过表面学得轻松,私下没少用功?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会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人际中,我们是不是不自觉会“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些其实都是僵固型心智的表现。
当一切顺利如意时,拥有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的人,行为和表现上也许不会有太大的不同,真正的分水岭在遭遇挫折和挑战时。这张图表清楚地区分了两种心智的不同行为表现。( PNG大图,PDF格式)
- 对待挑战:尽量选择轻松的任务以避免挑战,还是主动出击拥抱挑战?
- 面对挫折:很容易放弃,还是坚持不懈?
- 对待努力:认为太用功显得自己无能,还是相信辛苦努力是通往精通的必经之路?
- 面临批评:找借口忽略有意义的负面反馈,还是从批评中学习改进?
- 对待他人的成功:感觉受到威胁不舒服,还是从中受到激励借鉴经验?
我个人来总结下:
僵固型心智倾向于证明自己,往往会采用短期结果导向或者他人标准,常常处于防卫或保护状态,最终是自我设限;
成长型心智倾向于超越自己,往往会以自身进步为标准,常常处于尝试或探索状态,最终是自我解放。
[break]
三、关于心智理解的一些常见误区
- 心智模式不是一个人的标签或定义,它完全可能因时因境而不同。我们可能在一个领域表现为成长型心智,而在另一个领域表现为僵固型心智。譬如有人运动技能上拥有成长型心智,可是在智力提升或者性格塑造上可能拥有僵固型心智;有人在技能学习上倾向于成长型心智,可是在人际交往中有可能表现为僵固型心智。
- 成长型心智不同于类似The Secrets这样的New Age学派。成长型心智是通过行为来鉴别和表现的,所以心智模式的转变,最终是落实在行为中,通过行动来改变的。
- 成长型心智并不主张只是关注自己的优势。相反,成长型心智不忽略自己的劣势,正视它们,不为其所累。如果有必要,就努力地去改进,去提高。成长型心智也并非每时每刻都必须高昂积极,相反,成长型心智是真实面对挫折、缺点和问题,也会沮丧,也会难受,但会继续努力向前。
- 不是说僵固型心智的人就不可能成功。事实上,书中列举的很多僵固型心智的人,也会为了一个目标去狂热努力,也曾经或者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绩。区别在于,僵固型心智的人最终会给自己的成功设限,到了一定程度,即使不倒下,也会难以突破,而且常常让周围的人非常不受用。
- 并不是只要努力就算得上成长型心智。要区分消极努力和积极努力。书中举到一个例子是,在一门比较困难的大学化学课上,有学生通过强记笔记、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尝试各种办法、使用各种资源帮助学习,如研究考试错误、调整学习策略、找教授帮忙等。前者的努力是僵固型心智,而后者才是成长型心智的表现。现实中常见的例子是,不少人在切入正事前,常常会花过量时间查资料做准备,这时候就值得警觉一下了。查资料是相对容易的努力,而这样可能给自己造成“我已经非常努力”的错觉,**从而避免真正有挑战的努力,这恰恰是僵固型心智的表现。
四、僵固型心智警示清单
下面的(不完全)清单是僵固型心智下常常出现的行为和表现,需要不断补充,持续更新,时常对照,时常警示。
- 当我确立目标时,是否只有目标,没有同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 当我制定目标时,是否只是关注结果型目标?是否只有短期目标?
- 当我决策时,是否过于倚赖个人分析,很少去考虑或者征询其它视角?
- 当我犯错时,是否尝试掩饰错误?是否推诿他人?是否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
- 当别人犯错时,是否将错误归因于其能力问题或者性格问题?是否因此对其降低标准?
- 当我放弃努力前,是否确认已经尝试了所有可以做的积极努力?
- 当我取得成绩时,是否只是归因于自己能力高强?是否忽略其它人的努力和付出?
- 当别人给我反馈/评价时,是否很容易被其左右?对于负面反馈,是否会急于解释或澄清?是否将其视为自己的能力/性格缺陷,是否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对评价人产生怨恨、回避之心?
- 当我需要给别人反馈/评价时,是否会打了“为对方着想”的幌子,实际想要证明自己的高明和正确?对于负面反馈,是否为了避免冲突,不给反馈,或者违心反馈?对于正面反馈,是否只注重能力,忽略过程?
夸孩子,应该怎么夸,应强调努力而不是聪明!
- 当我与人交往时,是否过分关注自己的表现或者对方的态度,并因此焦虑困扰?
- 当我情绪低落时,是否任由其发展、只待自我痊愈?
五、培养成长型心智的三大步骤
成长型心智是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习得的。Dweck博士建议3步走,培养成长型心智:
1、观察和聆听:观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常常会采用僵固型心智,聆听这个心智是如何”说服“我们。逐渐你会发现自己在这个心智下的一些模式。
2、对话:当发现僵固型心智占主导时,直面它,以成长型心智与其对话。譬如,”这个行动也许的确有点难,但是如果不试,你永远不知道究竟有没有可能成功。“
ps:我近期做出的改变,比如分享、记录、写作、朗读英语、夜跑、埋设记忆点、及时巩固、定期整理、概括观点、清单罗列等,这些以前知道但做不到的好习惯,都是经历过挣扎和痛苦才迈出第一步的。因此,改变真的很难很难,但对于致力于终身学习的你和我而言,你无路可退。
3、行动:无它,就是去行动。
我们中国人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按照Dweck博士的观点,一半对,一半错。在她的研究中,一个人两种心智的形成,从3岁左右就可以初见端倪。 同时,心智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的古话也稍微有些武断。可是,这句古话,也揭示出如果我们在幼年时期就逐渐形成了僵固型心智,那它可能是极为固执的,所以改变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ps: 六年前,我大一,开始突破自己,做一些自己没做过、不敢做、但有利于我成长的事情。至今,遇到困难,我的第一反应还是会逃避,但害怕的领域逐渐缩小,逃避的时间逐渐缩短。未来无限困难,我想看看我这一辈子到底能克服多少困难?
[break]
Dweck博士也指出,对于我们很多人,这两种心智的争斗和博弈,是经常的。重要的是,我们建立意识,主动认识和识别,积极改变,好像肌肉锻炼一样,逐渐会形成新的心智习惯。这一点,他们也在大脑科学中找到了证明。经过实践,从僵固型心智转变到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大脑的兴奋区域也发生了改变。这的确是颇令人鼓舞的。
[break]
六、其它建议与碎念
建议家长和教育者仔细阅读本书《看见成长的自己》或者Dweck博士的研究,
一是因为她前期的大量研究都针对儿童,并对家长和学校工作者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是因为孩童时代心智习惯的形成,对一生的影响都很大。Dweck博士指出了很多Parenting Traps(教子陷阱),这些年盛行的Self-esteem movement(赏识教育)观点是好的,但在实施中有很多错误。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于教育的很多常识和习惯,其实在不经意间就把孩子往僵固型心智上推了。
书的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些思考和行动建议,操作性很强。可以考虑把这些行动建议整理成清单,逐项练习和实践。如何善用清单,参见第七部分推荐资源。
Dweck博士的研究,除了在教育、运动训练以及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外,她也正在在拓展其研究领域,如中东和平等。 同时,很多人主动把这些成果应用到不同方面,包括减肥和健康、商业领导力提升等。 有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探索,非常有趣,也相当有启示。
----整理自李颖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