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过日子总少不了水电煤气。不过最近,网络上有一则消息在很多业主群里疯传,消息称:陆续有不少市民发现,自己家更换了智能电表后,自己用电习惯并没有改变,但电费却蹭蹭往上涨!消息还说,中国75%的电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原因是一些电力公司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在电子化的今天,大多数家庭的电表都从原来的转盘式机械表更换为了电子表。可是,网络上,一则题为《电表被加速》的文章,让智能电表成为热议话题。文章说:中国75%的电表都被蓄意加速,也就是“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而电表“走得快”的原因是一些电力公司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那么,电表生产企业真的会这么做吗?记者拨通了一家电表生产企业的电话进行了咨询。
浙江某电表生产企业工作人员: 这个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电表在生产的时候就有检定,出场后也有当地相关质检机构进行再次检定。都是合规合法的,如果真的出现问题,那可是法律层面的事情,是违反《计量法》的。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每一只电表在出厂前都会经过一检、二检、三检,三道关全部合格才会出厂。那么,在生产企业的自检后,电表还会不会可能被做手脚呢?
这里是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江西境内每一户居民的智能电表从出厂到入户安装前都必须通过这里的检测。
国家电网江西省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副主任 王爱民: 电表来了以后我们会分装到箱子里,然后就会上检定线。全程都是自动化的,由机械手抓取电表,自动加电、加压、检定。全程是不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人员就是对流水线进行看护,比如卡壳了、传送误差之类的进行人工调整,不会对电表进行接触。
王主任告诉记者,智能电表从外部没有可调节的地方,电表计费全部都是通过内部芯片,如果要调校就必须打开外壳,但这样的话,电表是无法通过检定的。
国家电网江西省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副主任 王爱民:电表上有两个封签,一个是厂家出厂的时候盖的,一个是我们这里检定后盖的。如果要打开电表,这两个封签就会被破坏掉,所以不存在人为调快的情况。
国家电网江西省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副主任 王爱民: 我们这里的单相电表年平均合格率有99.91%,而且不合格产品已经通过流水线剔除出去了,不会流入居民家中。除了我们自己检定,在我们这里还有第三方的检定机构对我们检定后的电表再进行抽检,整个过程是非常严格的。
由此看来,智能电表在设计上已经杜绝了后期人为改装、调校的可能。但网络上那则消息指出,有两种情况会导致智能电表加速计量。其中一个说法是电力部门给用户安装的电表的额定电流大多为5A,相当于用一个1200瓦的热水壶烧水时所达到的电流值,一旦家里电器再多一些,电流使用情况超过5A这个额定值,电表就会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快旋转。第二个说法是,民用电压基本在220V—237V范围内波动,只要电力公司稍稍控制一下电压,电压的升高也会使电表转速加快。那么,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工作人员做了一个试验。
国家电网江西省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副主任 王爱民: 现场试验,无论是正常、242v电压、60A这三种的哪一种情况,电表的误差始终在0.04%上下,而国家标准是2%。
网络文章还说,智能电表的用电量也被计入了用户用电数中。这种说法又是否可信呢?
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李跃忠:从原理上这是不会的。大家只要做个实验,把你家的总闸关掉,如果电表还能正常点亮,说明它的电源并不在用户家里,自然也不会计费了。
可以看出,智能电表被人为调快是无稽之谈。但为何还会有网友在下面跟帖,说自家的电费上涨和更换了智能电表有关呢?
东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李跃忠:老式电表启动电流大,家里用电器待机、手机充电器充电可能都不会走。现在智能电表能够精确统计。其次就是阶梯电价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好的用电习惯。
国家电网江西省有限公司营销部计量处处长 刘强:根据我们统计,居民用电量在客观上也在上升,这也是居民反映电费高了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居民对电表计数有疑问,可以去电力公司营业网点提出重新检定申请,我们会出具检定报告。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继续向上一级电力部门反映。
看来,网络上看似有理有据的消息,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在记者对市民进行随机采访时,大多数市民都表示并未感觉电费有明显变化。
记者还发现,这则谣言其实早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文章里的实例、说法一模一样,只不过发生的地点不同。每到夏季或者冬季,该谣言就会死灰复燃。不仅如此,去年8月,河南新乡、广东梅州、福建晋江三地的三名男子因为传播该谣言,受到了行政拘留的惩罚。
从口口相传到现代通讯,无论传播方式如何变,不变的是谣言带来的影响和中伤。面对各种换汤不换药、时不时就会冒出的谣言,我们每个人都要理性分析对待多一份警觉,不轻易上当、更不要轻信传言。
(记者: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