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范有故事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看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戏剧家夏衍在临终前十分痛苦,他的秘书对他说:“我去叫大夫。”
在秘书出门的那一刻,夏衍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是说话之道,更是为人之本。
1
会说话的人,不会让人感到难堪
说话容易,会说却很难。
每个人都会“说话”,但却不是每个人都“会说话”。
就像海明威曾说:
“我们用两年学说话,要用一辈子学闭嘴。”
曾经,一位英国女士曾慕名而来,想见钱钟书,却被婉拒。
钱钟书是这样拒绝她的:
“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即使是拒绝的话,钱钟书也说的让人乐于接受而又不会感到难堪。
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说话要谨慎,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
尤其是拒绝人的话,一定要好好说,因为话一旦说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覆水难收。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桥梁,一句话可能让人心情舒畅,一句话可能让人难堪不已。
蔡康永说:
“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会说话的人,往往会把对方的感受放在心上,不会让人感到难堪。
2
会说话的人,懂得顾及别人的面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未来人生发展的高度。
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臣子张思先面前说下大话,因为张思先为君为国做了重大贡献,所以要决议让他官拜司徒。
然而,张思先左等右等也还没有被任命。
如果当面质讯皇上,以下犯上,让皇上面子不好看了,这事搞不好可能就会不了了之。
他左思右想了很久,打算使点小聪明提醒一下皇上。
有一天,张思先故意骑了一只奇瘦之马在赵匡胤面前经过,并惊慌下马向皇帝请安。
赵匡胤见状问道:“你这匹马为什么这么瘦?是你没有好好喂它吗?”
张思先说:“一天三斗。”
赵匡胤质疑道:“吃得这么多,为什么会这么瘦?”
张思先回答说:“我是答应了给它一天三斗粮,可是,我实际上并没有给它吃那么多。”
于是,二人大笑不止。
赵匡胤是个聪明人,马上有所顿悟。第二天,就下旨任命张思先为司徒长史。
正如培根所说的: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
任何时候说话,都要懂得点到即止,不要让人下不来台。
会说话,不仅仅是“说话好听”,而是懂得,说话顾及别人面子的同时也给自己留有余地。
3
会说话的人,会让人感到舒心
你身边有没有一种人,一开口说话就冷场,即使是好意,也因为错误的表达方式而遭人厌恶。
而会说话的人就不一样,大家都非常乐意听他说话,因为听这样的人说话,会让人感到很舒心。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有一个人很会说话,情商很高。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女教授家里做客,恰好那天女教授的儿子带了女朋友回家。
这个人见状思索了一会,说道:
“这孩子跟他爸一样,会挑!”
就这简单的一句话,把四个人都全夸到了,让大家都很开心。
确实如此,听“会说话”的人的说话,是一种享受。
真正会说话的人,往往能够做到心中有尺,口中有度。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讲话要迟钝一点好,行为要敏捷一些。
言语迟钝就是讲话不要抢着说,要观察时机,说话要心里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样的人,有礼有节,进退有度。
和“会说话”的人相处,往往会让人如沐春风,感到特别舒心。
相信大家都愿意和“会说”的人相处。
会说,本身就是一种善良,说话知道怎么说,知道何时说,知道什么不该说。
会说话的人,会把对方的感受放在心上,说话不会让人感到难堪;
会说话的人,懂得点到即止的道理,说话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会说话的人,心中有尺,口中有度,说话往往会让人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