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来自古老的非洲的一句谚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社会的力量”。
从孩子第一声啼哭开始,就离不开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影响是孩子这张白纸上的第一笔,他们涂上的颜色几乎会陪伴孩子一生。教孩子善良往往会被很多父母忽略掉。因为中国人常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但是,善良不等于软弱。我们要教会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要懂得同情弱者,帮助弱者。有时父母不经意的言行会给孩子的三观带来影响。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漫画,是两对母子同时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穷人,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看,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成他这个样子了!”另一个母亲对孩子说:“孩子,你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很明显,第一个母亲给孩子播下了一颗鄙视穷人的种子;而第二个母亲却给孩子播下了一颗善待穷人的种子。
那么陌生人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这些天里新闻和网络都关注的“掌掴快递小哥”事件,仅仅因为不小心将车刮擦了,其实通过保险公司是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但是车主得理不饶人,和以自己是北京当地人的优势连续击打快递员工脸部。虽然伤势不重,但对人格的侮辱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一个三观还尚未健全的青少年在场,他会不会今后模仿这名车主的行为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当然大多数人是不会像上文中提到的那个车主如此暴戾,但是我们想想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我们有没有觉得刺激或好奇转发过一些涉及暴力的视频和图片。前两天我在一个微信群里无意间看到一段视频,是一群人在殴打两个已经根本没有反抗能力满脸是血的人,场面粗暴和残忍令我不敢直视,我慌忙关掉视频。我不知道他们打的那两个人犯了什么错,但是不论什么,这样充满暴力血腥的画面对一个青少年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呢?对于青少年来说,传播这些视频或图片就是教唆。他们很可能对此充满好奇,会去模仿。
也许我们自己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到伤害,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伤害别人;也许我们家里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但是我们都不希望我们或家人朋友受到这些无知的孩子的伤害。因此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升起向善的阳光,将它通过自己的言行发散出去,也许它会在我们无法察觉的时候影响到一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