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奉“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获益”。
用这条准则看无人货架一定很奇怪:它为用户提供了毫无疑问的方便体验,还节省了零售店的店铺成本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为什么仿佛一夜之间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我们得从抽象回到具体:在提高效率的背后,是什么原因让这套商业逻辑出了问题?
再看亚马逊的无人超市,同属无人,为什么它的商业模式可以成立,无人货架却遇到问题?
亚马逊的无人超市是如此运作的:它有两个准确的节点,一是走进超市,核对用户信息,默认用户开始购物;二是离开超市,亚马逊根据用户购买的货物价格自动扣款。
它形成了一个闭环。
而无人货架是开放性的,我们不能让用户先扫码,然后感应货架上少了什么商品就扣相应的款,因为从货架上拿起来,再放回去,这种事情常有,还有不少货物不会放回原位,比如薯片被放在了可乐区。直接扣款的方式就完全行不通了,只能先拿货,后给钱。
而且,就算有人忘了给钱,货架是没办法提醒的。零售商的利润本来就很薄,但胜在稳妥。
但如果所有货品都会承担“没给钱”风险的话…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听装可乐进价2元,卖2.5元,相当于用2元钱风险搏0.5元利润,风险收益比太不划算。这种商业模式的“金融逻辑”走不通。
靠信息不对称赚钱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之前靠着隔绝买家卖家赚差价的“拼缝交易”正在越来越少。我挺欣慰,因为我见过的拼缝者虽然自己不曾创造什么价值,加起价来毫不含糊,徒增买家成本,压低卖家利润,活脱脱的“交易剩余压榨者”。
有另外一种“中间商”,依靠承担风险或者降低信息不对称获益,比如品牌的经销商,比如许多地方与大企业关系不错的贸易公司。但技术的进步对谁都是一视同仁,凡信息不对称,都有可能被填平——那些中间商的生存范围似乎只剩下那些不怎么使用互联网的人。似乎中间商再无存在必要了。
如果中间商只是传递价值,让买家卖家隔着自己传递信息,它却是没必要存在了。可如果换一种式,“中间商”成了价值创造者呢?
比如房产中介,本来只是张贴信息,从中赚差价。如果再增加一项服务,就是为房主打理空房,它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再将多年的看房经验打包成产品,为租户提供更专业的建议,它就又有了一种新的价值。渠道服务化,就是在未来信息越来越对称的情况下,中间商重塑价值的机会。
还有一种商业逻辑的改变,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平台型的价值传递者(比如淘宝、盒马鲜生),已不再“为生产者卖货”,它们优先考虑用户,在各种货品之间比价比质,挑出最优的摆在货架上——它们从此不再是商家触达消费者的终端,而是代表消费者和商家博弈的“代言人”。
那么商家触达消费者的终端应该是什么样子?
线下体验店给了我们考虑类似问题的思路。如今的资金流和物流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但只有在现实的接触中,信息流才能传达的最完整,也最能创造出体验。
所以商家触达消费者的思维模式需要改变,不再是“给消费者展示”,而是“让消费者体验”。
体验需要的环境与展示需要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前者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有地方坐一坐喝杯咖啡更好;后者要尽可能的布置货架展示商品,两者逻辑完全不同。毕竟前者只做好“信息流”一个维度就够了,后者还需要同时兼顾资金流和物流。
因为只做信息流,所以体验店可以考虑最优化设计,而普通的店面则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间之间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