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多父母一样,女儿五周岁时我让她学钢琴,定位是培养兴趣,不考级。学琴的理由也大致和别人一样,这个时候的孩子学习力强,有空闲时间,让孩子长大多一样爱好或特长,还有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不给她学心里过意不去等。
给她尝试几节课后,我认真地征求她的意见,问她喜不喜欢,要不要继续学,她说要,很喜欢,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按老师要求,我每天陪伴监督。刚开始几个月时曲子简单,女儿兴趣颇浓。后来曲子难度渐增,她开始抵触、拖延、发脾气打琴,我则气急败坏,指责她说话不算数,不肯刻苦,什么都坚持不下去,长大去当乞丐好了。
渐渐地,我们开始害怕练琴时刻的到来,因为几乎每天的练习都在琴声与咒骂声的交替中度过。有一天我高声吼了女儿几句,她泪雨滂沱地弹琴,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丑陋——在优雅的琴声中插播歇斯底里的辱骂,让孩子把练琴与被指责建立条件反射,让我们双方都陷入痛苦。而讽刺的是,我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她快乐。照这样下去,练琴的结果会变成用多年的痛苦去换取将来只是可能的快乐,而且这种可能性还很低。
于是在确定女儿仍想学琴之后,我和她商定了练琴的方式。第一,我不再陪伴她练习,每天只作提醒,不准骂人。第二,每周放一天假,由她自己决定哪天放假。第三,减少练习时间,每首曲子练习三遍,保证二三十分钟的练习。
女儿练琴状态逐渐好转,我们在相安无事中度过了两年。虽然练习时间偏短,但只要她一直在进步,我并不在乎速度。直到今年,老师找我谈话,说女儿这几个月练琴很不专注,近一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说女儿的音准和听力十个孩子中只有一个,但如果不改变目前练习状态,问题会越积越多,将来很难学下去。
女儿当时也在旁边,听得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师在女儿极具感染性的表情中居然也哭了。
我心里挺着急,但当时并没有说什么。
我对学琴一事做了深思。
第一,我让女儿学琴的目的。意识层面,培养兴趣爱好,让她快乐。潜意识,弥补自己不会乐器的愦憾;别人都学,我们不能落后,万一因为没学,失去什么机会呢!
第二,女儿学琴的目的。她喜欢音乐,希望当钢琴家;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小朋友都学,她也要学,停掉的话很没面子。我曾问她这三者占比,她说一样大。
第三,钢琴的意义。多一样表达自己,抒发情感的方式,文学艺术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钢琴不是唯一的方式。
然后我找女儿谈话,当然,主要是我谈她听,内容大致如下:
一是学习的选择权。你仍可以选择学或者不学。和当初学习游泳一样,你如果不学,可以免于呛水的恐惧。但是你学了,并且克服了恐惧,于是你获得了一样游泳的新技能,多了一样玩水的乐趣。学钢琴也一样,你会多一样乐趣,比如边弹边唱,比如自己编曲子,高兴或难过时你都可以给自己来一曲,还可以为别人演奏,给别人带来快乐,受到别人的尊重。但并不一定是学钢琴,你可以寻找其它的,比如写故事、画画、手工、其它乐器以及运动等。作为兴趣,你可以选择你最有感觉、最喜欢的活动。一样活动如果你练习很久,还是只有痛苦,没有愉悦与感觉的话,那说明它确实不适合你,最好放弃,不要因为怕妈妈失望而坚持。
二是学习的过程特点。任何学习都是从不舒适到舒适再到不舒适、舒适的循环过程。没有经历不舒适,不可能有进步。比如登山,上坡很费力,但只有上坡才会不断向山顶靠近,如果一直是平路或下坡,就不可能抵达山顶。所以无论你选择钢琴或者其它什么,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而它也会给你回报,你不仅会进步,还会从中得到成就感以及更大的乐趣。
三是学习的目的。无论是兴趣的培养还是在学校的学习,都是为了使人生更加幸福。人的一生,想要过好的生活,总要有努力的过程。你现在如果不学习,你的生活会很轻松,但将来你就会少了自己可以选择的机会,比如你可能很难找到一份你喜欢的工作,你可能少了一样休闲的方式;相反,你一直保持努力,将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在是否学琴的问题上,这些年一直在纠结。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比起钢琴这种高度象征化的东西,孩子去玩泥巴、棍棒等更原始、象征化程度低的活动更加有益身心健康,因为象征化程度过高会造成实际生活能力降低和情感隔离等。所以不学有不学的好处,特别是比起逼着孩子学琴、让孩子非常痛苦,不学的好处要大得多。但如果孩子什么都不学,而她身边朋友却都在学,那么她也会有失落感甚至自卑。所以我选择给她学习、放弃和尝试的机会,并告诉她每一项选择的利弊,让她自己去选择、经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论怎么努力,错误和遗憾都在所难免。我认为只要不走极端,比如过度严厉或放任不管,就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或许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是给他时间与空间,相信他有能力修正自己的人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