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 较先生
谭先生,人称计较先生。
身量薄长,黄脸,好像19世纪电量不足的钨丝,没有光亮,唯喜计较,人谓之计较先生。
他之出名,源于买菜。农贸市场的商贩,没有不认识计较先生的,只要他来,唯恐避之不及。比如买菜,先到农贸逛三圈,逐家问价,反复比较,而后确定卖家。相中之人,只能按他的价格卖,如若不卖,他会挡住摊位,尽指菜的缺点,比如萝卜,太胖则有施激素化肥,太瘦则源于营养不足,斑点则有绦虫,根须多则易致癌,长则长于浮土,太短则生于烂泥,如是种种,摊贩不胜其烦,只好贱价卖之。然后,计较先生则蹲下,一看质地、新鲜程度;二闻味道;三问是否有藏匿,应把所有陈于面前;四用手抓,必切于中肉;五摸光滑程度,务去泥土,减少重量。称量时,务须秤砣上翘,反复查看。付账时,常是短角缺分,如有不从,冠摊贩以瓜娃子,摊贩为早日脱身,赶快满足,以期其早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计较先生,威名远播。
当然,计较先生也有失失蹄的时候。摊贩不胜其烦,欲戏之;一日,计较先生欲市猪肉一斤,全市询问,确定在刘屠家购,定价15.8元,手起刀落,一斤二两,计较先生只应一斤,欲去二两。刘屠不应,双方争辩不已。旁人劝之,多二两又如何?计较先生辩道,家有五人,每人二两,多二两,将多3.16元,多吃也无益。有好事者说,放二两明日吃又如何?计较先生说,明日又不鲜矣。又有好事者说,谭先生,另市只要12元,这里15.8元,可省3.8元,不如另买,既可多买肉,还可盈余0.64元。计较先生大喜,奔至另市,反复比较,则要16元,懊悔不已,急返。又至刘屠家,肉无余,计较先生急道,为何不给自己留下?刘屠问为何要给你留下?刘屠收摊走人,计较先生上前拉扯,刘屠急瞪圆眼,撸袖抡膀,举刀抵胸,计较先生拔腿就跑,从此不在刘屠家买肉。回家大病三日。
在家,计较先生从不让妻做饭,因妻过靡。计较先生准备了秤、量杯、勺子等,每用一物,必有称量;几荤几素,必有定规,如有违制,必有说明。如吃挂面,需反复询问每人,饿否,有几分饿,菜贵则面多,面贵则菜多。如买水果,则需反复研究水果营养成分,同质则比价格,梨贵则买橘、橘贵则买李。计较先生买家电,必用三月才能成,先是研究功能,而后研究电流、能耗,然后研究环境,然后天猫、京东、苏宁反复比较,单位同事反复询问,而后确定卖家,如近3.12,6.16,双11,则需再等等。去年7月,气温骤升,妻欲买空调,计较先生着手研究,如此半月,尚不能定,妻夜不能寐,后背长疮,私买空调,计较先生大骂之。
56岁生日前一天,天空䨙雨霏霏。计较先生准备犒劳自己,买一件夹克,逛遍整个中山商场,终于相好一件半领夹克,一番试穿,衣服和身体相熨贴,标价150元,商家一分钱也不少。计较先生,使出浑身懈术。先是情感先行,妹儿叫得牙脆响,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甜味,无奈妹儿情感麻木,铁公鸡一只,宁让年龄不让价格;于是,计较先生用了第二计,指出衣服有三病,一是面料不纯,二是线头太密,三是款式太土。不想这直接惹怒了妹儿,脸若冰霜,甩出的话比寒铁还冷,爱要不要,然后就坐下修指甲去了。可怜的计较先生,使出了第三计,向小妹赔脸诉苦道,家有老母瘫床,又有小儿读书,妻子又无工作,就少20元吧!无奈小妹阅人无数,直接怼道,天塌了我也不少价,接着招呼别的客人去了。计较先生无趣了,左看看,右瞧瞧,最后交钱走人,刚出商场门,小妹追了出来,计较先生如惊弓之鸟,正欲跑,趔趄一下,栽倒在地,一双拖靯散在地上,小妹冲上前,骂了句,“老不死的。”
也许是受了伤,也许是应了话,总之不久,计较先生就死了,出殡那天,妻子酸楚地哭道:“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