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2021年第34本书 《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亲爱的,外面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领悟?但,又不深刻。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并非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算不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我们总是煞费苦心地在生活中,努力地追求着什么,逃避着什么,抓取着什么,又在抗拒着什么。
我们不愿意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却用责怪他人的方式来自己的情绪买单。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的犯下的可以饶恕或者不可饶恕懂得错误,并为他们买单。我们所有的内在情绪,都来自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诠释外在的人、事、物。
“你的看法变了,世界就跟着变了“
以前看到这句话,总觉得是和赚钱的态度有关,后来在经历了一次有一次情绪带来的打击和磨练以后,才真正的明白,这句话说的是我们看待外界人和事物的态度,现在每当有糟糕的情绪困扰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任由它来伤害自己,现在我总会主动的化解,
运用ABC法则。A是事件,B是你的想法、评价、态度和信念,C是情绪和行为的后果。原以为A是C的罪魁祸首,我们是因为什么人或者发生的什么事,才让自己愤怒、悲伤、生气、绝望,让自己久久的陷入一种无能为力去改变的场景中走不出来,化解不开。
慢慢的发现,即使对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有了不同的结果。后来在自己遇到被情绪控制的时候,开始主动的运用这个法则去化解,渐渐的理解的它的真谛,不在被动的在事件本身上找原因,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再怪罪别人呢,而是责备自己,追溯是什么样的态度导致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又是再怎样的看法造就了自己的现状。
我们的快乐只能又我们自己负责,不想做惯性思维的努力,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再抱怨、自责,因为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么鼓足勇气去面对,要么就对情绪臣服,臣服也是一种态度。
你的命运是由你自己创造的。
“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的外现,你创造了自己,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有没有一种自己被自己拿刀子捅地感觉?我真的有。
你的内在状态会影响你外在的人、事、物,然后他们再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你,所以你总是活在自己创造的命运中,是你此刻的态度注定了你下一刻的命运。
“你脑袋里想什么,相信什么,你的世界就会出现什么。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有种被雷劈的感觉?恐惧占据了你此刻的大脑?因为你发现自己的脑子里一直以来想的都是糟糕的画面,都是你不想要的,极力想去避免的人和事,最后都按照你大脑设想的发生了?于是你不敢往下去想,生怕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有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我门每天都有身体力行的功课要做:和身体连结,向情绪臣服,检视我们的思想,对我们的身份认同能够有所觉察。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么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你觉得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去学习什么道理了,反正知道的再多也还是过不好。我们虽然明白了道理,但是却并没有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情绪习惯。
如果你此时正在感情当中痛苦挣扎,你知道了所有的道理,但就是在情绪上过不去?因此吃了很多的苦?最后让你走出来的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道理,而是对情绪的臣服,是你对老天安排的接纳,实在过不去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和你不喜欢的感受呆在当下,去经历它、感受它、让它燃烧你、啃噬你的内心,消除你的业力。然后再积极的去改变,要相信,无论你遇到当时你认为多么过不去的事,只要你还活着,就一定能够过去。
我们总是内心充满恐惧、纠结,总是指责外在的人、事、物,其实只要你愿意回头看一眼自己,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可就是对自己的这一回眸,是那么的难!
我们觉得老公老婆不好,其实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偏差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觉得孩子不好,是因为你把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期望都放在了他们身上,么有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借由你的躯体来到这个世界而已。
在成长的道路上,对自己诚实和拿出勇气面对,是多么的不容易。
取悦自己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如何去取悦社会、取悦别人,从来么有人告诉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你喜欢的都养活不了你。
于是我们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后,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生活变得无趣、空洞。因为我们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大踏步的在走。
每个人都想要开心的活着,可是绝大多数时候,却让自己沉溺于痛苦之中,不愿意改变,似乎很享受因为痛苦带来的内心的挣扎和世人投以同情的目光。但是没关系,你要相信,老天会安排不同的剧情、场景、人物来收拾你。
如果想了解自己,就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向内剥开,露出最嫩最柔弱的一部分,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诸多习性和思维模式是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的,很痛,但痛过以后,一定是快乐。
当我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我们就会叩问自己:自己的生命究竟出了什么事?怎么就过成了现在的为什么我自己都么有任何察觉?为什么生活里总是么有快乐?为什么我不饿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什么别人都看起来那么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命运到底要把我折腾的多狼狈才肯罢休?……太多太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下面分享一个故事(你我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并且将来还会发生)
有个男子某天下班经过一条黑黢黢的暗巷时,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一盏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
“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你大概在哪个位置,怎么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个暗处,说:“在那儿掏钱包出来的时候掉的。”
男子诧异道:“那你怎么不在那里找?”
女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那里没有灯呀,怎么找得到?”
听起来是不是像个笑话?但是我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快乐时,不都是这样干的吗?我们寻找的地方,表面上看以为很容易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使劲的卖力的在别人的身上找,在外界的事物上找,结果呢?徒劳无功而已。
我们大多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的主人,更糟糕的是,我们是自己情绪和思想的奴隶而不自知。
“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有没有感觉这句话就像魔咒一样,你不喜欢什么,就来什么,你讨厌什么样的人,老天爷就给你身边安插什么样的人。
我们是谁?
我们是自己的身体吗?可是从小到大,身体一直在改变;
我们是自己的思想吗?可是一直以来,思想从未停滞不前;
我们是自己的情感吗?可是我们的情感也总是在变,今天还爱着,明天可能就剩下了恨;
我们是自己的情绪吗?不对,我们是一直被情绪控制的奴隶吧?
我们是妈妈?女儿?老婆?员工?都不是,你会发现这些都会改变。
我们是自己的灵魂吗?只能说有点贴切吧。
我们总是在言语来表达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如果月亮代表我们自己,那么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都是我们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月亮。我们所有遭受的苦难,都是来源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是去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怎么了?
开始,他说,她说。
后来,他们在一起说。
再后来,她说,他不说。
最后,她也不说了。
这些是不是可以很贴切的用来形容婚姻的变化?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过程。
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我们一直追求的无非就是:爱、喜悦、和平。我觉得自己懂了,又觉得自己没懂。
快乐和喜悦: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消失,你就不快乐了;喜悦是内在散发出来的,别人夺不走。
你喜悦吗?
恐怕连快乐都谈不上吧?
最早听到“原本富足”这句话,是从周文强老师那里。意思就是我们追求的东西,总是落空,其实我们原本就拥有,只是弄丢了而已。
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角色扮演
我们带着不同的面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在这些角色当中失去了自己。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连结,但是我们又很追求自我感觉,于是我们不停的向外求,来满足我们内在的匮乏,于是“小我”就出现了。
能量
最近是不是经常听到一个词——正能量
在这之前,能量这个词应该是在高中的物理课上听过了吧,还记得“能量守恒定律”吗?能量不会消失,此消彼长。
在这个大家都活得压抑的年代,能量这个词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出现在我们当中,大家越来越愿意去接触正能量的人,远离消极负能量的人,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垃圾桶。
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感受得到。
我们看到的一切任何事物,都是能量的载体,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拥有某种特定频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