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医生的故事。
在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今天,不知道大家对医生的印象是怎样。
我认识的赵博士,患者都很感激她,敬重她,而她身边的人都说有点怕她。
“一不小心就会撞上枪口。”她身边的医助吱吱说。
那天亲眼目睹了赵老师发脾气的一面,彻底见识到她的另一面。
当时她在接诊一位患者,我坐在诊室门口等她。就在她在跟患者交谈时,一位医生进去找她有点事,看赵博不得空闲,吱吱就起身跟那位医生两人交谈起来。
俩人还没说几句,就听到“啪”的一声,紧接着传来赵博的声音,“要说话你俩到外面说去,这儿还有患者呢!”一改平日里的柔声细语,声音中充满了严厉的怒气。
我转头从玻璃门望去,看到她严肃又气愤的样子。果然像大家所言,发起脾气来真是够吓人。
后来聊天时,她主动说起自己的脾气。她说,在问诊时通常一边在聆听患者的病诉,一边要分析他的病情,还要谨慎回答患者关于我能不能治好?是不是被之前的医生耽误病情了?如果不治疗会是怎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专业而严谨的回答问题时,如果旁边有其他声音在响,真的是感觉耳边嗡嗡的,赵博说她知道自己有时候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心里装了很多事,脑袋里很多信息在整合时,一旦被打扰就会生气的冲大家发脾气。
“一般事后我也都会跟大家解释。”她说。有时候脾气真的是没办法控制,有点患者很倔强,都已经告诉他要配合治疗了,还是不听,一遇到这种患者我就忍不住想发脾气,还有一些医生做事不够严谨,看到我也忍不住发脾气。
赵博说,家里人都知道她的这种规律,也都体谅她。“尤其是有些患者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了,这只眼睛我给他治不好的话,他真的就是失明了,作为医生很有压力的。”
紧张的状况下通过对身边的人发脾气来缓解,这是她几十年临床中保持的“坏毛病”。
听她在讲诉自己的坏脾气时,我很想告诉她,请保持你的坏脾气。
如果通过发脾气可以缓解一位医生的压力,进而能够让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患者身上,放在治疗上面,那么,发脾气又何妨?比起她压抑自己的情绪,假装平静却无法专心对待患者,还是发个脾气更痛快!
2
再说说我表姐的故事。
脾气好好,是大家对她最多的评价。
一开始我也觉得她脾气好,性格好,又爱笑,很喜欢她。
熟悉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
为了改掉我的急性子,我曾经被送到表姐那里去接受“改造”。然后我就发现表姐脾气好的秘密了,她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
工作上被冤枉受委屈了、被同事误解了、被人欺负了,统统选择微笑面对。
“姐,你干嘛装着没事儿人一样”,我纳闷的问道。
我不想大家闹得不愉快,干脆就自己承受好了。她说。
“可是你真的没有怨言?没有不开心?”
“有啊,我会让自己平静下来,尽量不发脾气。”
很多年以后,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表姐平静脸庞之下的无奈。
你看,为了维护自己的好人形象,为了维持和气的表面,内心的波涛汹涌就这么被忽视了。
接触很多学医的人之后,我被告知,情绪经常被压抑之后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老好人如我表姐,如果不是真的毫无怨言,那么请表达出你的情绪,哪怕是发脾气。
心理学上讲,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否定自己情绪的存在,而且会给它一个适当的空间允许自己有负面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成为情绪的主人,不是完全让它左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可以善用情绪的价值和功能。
如果你处理情绪,进行宣泄的方式是发脾气,那么请继续吧!
找一个安全的空间,尽情的发脾气,让自己的愤怒、不满等各种情绪宣泄出来。可以用你觉得舒适的方式充分的表达你的各种情绪,并且学着调节情绪。
发脾气去而不是乱发脾气,如果你有能量自如的运用这种表达方式,那么请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