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社会以后,大家都身处异地各忙各的,同学间的来往越来越少,除了几个特别要好的,其他同学就渐渐少了联系。
大概是2007年的样子吧,我有些已经中年的同学,怀念当年荣光,就建了一个同学群。开始的时候,也就只有五六个熟识的县城同学,陆陆续续的,一个拉一个,群里的人就多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倩也出现在群里,倩的话依然不多,每次上线,都是寥寥数语,然后就下线消失,不过在同学们之间,却多了她的故事。
按照一个开舞蹈学校的同学的断断续续的说法:倩毕业后不久,去新疆工作没多久,就因为要照顾母亲,回到重庆寻找发展机会,先是进了一家杂志社广告部做业务,遇到来办事的这个校长同学(自创了一所舞蹈学校,当时在另一家杂志社做美术编辑)才恢复了联系,然后用半年时间就坐上了分管广告部的副总,再不到一年就悍然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几年下来,捞了不少钱,给她妈妈和姐姐都买了房子,自己住的是一套城郊别墅,开的是奔驰。
好像倩以前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情感故事,现在交了个小男朋友,今年小男友过生日的时候,送了辆丰田凯美瑞。当然,以上都是私聊的,我也没有放在心上,那时候,我刚和娟交往没多久,也不是小奶狗。
我是一家外资企业的贵州经销商,主要做的是批发业务和大客户供应,厂家要求先款后货,而客户基本都是先货后款,资金压力比较大,有时候,就难免在聊天的时候发发牢骚,也没有借钱的想法,虽然是同学,但毕竟是十多年前的同学了,社会的现实我也明白。其他同学即使几个刚才聊着的同学都停止说话,群里一片宁静,我无所谓的说,没啥了,又不是找大家借钱,只是发发牢骚了。刚把这句话发出去,倩发来了私聊,“你需要多少钱?”我楞了,
“你不怕我是骗子?”
“你是班头吗?”
倩的话说的很直接。我是不惮于证明自己的身份的,但是我一时间找不到其他证明自己身份的话,鬼使神差的想起了她在毕业留言册上写的那句话,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认识,那就好了......”
倩沉默了一会,又复制了一句话,“你需要多少?”
我犹豫了几秒,内心终究压抑不住把业务做下来的冲动,“十万。”“给我卡号。”倩没有犹豫。反而是我有了疑虑,“我在手机上发给你吧…..”然后用短信给她发了银行账号,又在QQ里给她说了短信尾数。不一会,银行短信通知,我的账号里汇入了十万元。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打了个谢谢,托故下了线。
我用这笔款在厂家进货发给了客户,倩一直没有催我,只是偶尔在QQ上和我聊聊中学往事,聊聊黔渝时事。三个月后,客户的款申拨下来,我立刻还给了倩,倩干脆的收了,说是以后如果我有五十万以内的资金需求,都可以找她,我连连说谢谢,可是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只是把她当做了融资的最后一条路,却再没有开口。
我和市里某局的关系一直不错,这个局的用量在我和省厅终止合作以后,差不多要占总业务量的三四成左右,而我采用的是快进快出模式,平时只保存少量应急库存,大宗发货都是临时下单。一次估计这个局该要货了,库存不够,我往厂里下了订单,结果几天后,厂家把订货款打了回来,说是在日本发现了这批货有质量问题,要把已发的货都收回去,查出问题后,再重新生成。可是客户的订货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我一筹莫展,忍不住在批发市场里巡店的时候说了出来,批发店的陈老板就说他有批同规格的货,只是牌子不同。我喜出望外,询问了客户的意见,说是我没问题他也没问题。我找陈老板订了三吨货,约好一手给钱一手拉货,于是我约了司机,从银行取了几万现金准备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