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路遥先生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初始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并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凌晨,路遥先生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京医院病逝,享年42岁。从此,一颗巨星在西北的天空陨落。路遥的英年早逝,是陕西文坛的巨大损失,也是整个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
作为一名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我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听说了路遥的事迹。现当代文学老师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陕北有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大作家,他的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也广受好评。可是因为他的创作手法是纯现实主义的,不太符合那个年代文学创作的主流,所以他的名字未能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他就是路遥,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
我马上回想起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作家艰苦创作到身患重病,最后英年早逝的故事。老师还说他的一部小说,还没完成的时候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连载,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播诵,几乎是万人空巷。那位作家的名字好像就叫路遥。瞬间,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老师接着说:“很多版本的文学史里面没有路遥和他作品的名字,但是我推荐你们去读一读路遥的作品,特别是这部《平凡的世界》。不要问我为什么,你读了以后自然就会明白。”老师的话印在了我的心里。
后来我有幸到了路遥先生的母校——延安大学学习。延安大学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市杨家岭,风景优美的兰蕙园里树立着路遥先生的塑像。我刚到延安大学的时候,就忍不住一路小跑到兰蕙园去瞻仰路遥的风采。那尊塑像是铜做的,底座有一米左右,上面是路遥的半身塑像。路遥先生身材发福,圆脸,长发中分,戴着一副方框眼镜,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像是对后辈充满了无限的期望一样。
学校后面有一座小山,名曰文汇山。路遥先生病逝后就葬在那里。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爬上文汇山,前去瞻仰路遥墓。路遥墓位于文汇山顶上,占地大约30平方米,陈设很简单:前方一块墓碑,上面是路遥塑像,下面是“路遥”两个字,立碑单位依次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延安大学。中间是路遥墓冢,呈圆拱形状。后面是一堵纪念墙,上面用烫金大字写着路遥生前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他的墓冢竟然如此简单,实在让人感慨唏嘘。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几束野菊花,想必是有人不久前来祭奠过路遥先生吧。我们几个同学站成一排,给路遥鞠了三个躬,然后默默下了山。
第二天,我便去了学校图书馆文学馆借阅《平凡的世界》。可是很不巧,馆藏的所有图书都被学生借光了。无奈之下,我只能下载了电子书看。从第一卷第一章第一段开始,我就被这部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上课偷偷看,下课了上完厕所回来接着看,吃饭的时候也不忘看上两眼。那个时候,每天晚上十一点整,所有宿舍楼都准时熄灯。这个时候看电子书会影响其他舍友休息,可是我特别想看,就只好趴在被窝里看。结果我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入了迷,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等到我回过神来的时候,胳膊已经酸困得不能动弹了。再看看其他舍友,基本上都已经在打呼噜、梦周公了。
《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部好作品,里面的很多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比如,朴实勇敢而又要强的孙少平,勤劳善良、敢想敢干的孙少安,美丽动人、敢爱敢恨的田润叶,热情奔放、舍己为人的田晓霞,固执保守、贪图权力的田福堂,信念坚定的老革命孙玉亭,解放思想、一心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田福军……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明,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人物一样。我有时候感觉自己不像在读小说,而是在看着身边人的经历一般。
当我读到田润叶勇敢地向孙少安表白心意,而孙少安却因为家境贫寒不能和润叶在一起的时候,不禁唉声叹气、唏嘘不已;当我读到孙少平去铜城大牙湾煤矿的矿井里辛苦工作,累得腰酸背痛、呻吟不已的时候,我为孙少平感到心疼;当我读到田晓霞在宝康市抗洪抢险中为了救一个孩子而牺牲的时候,我心痛不已,泪水夺眶而出,以至于分不清小说和现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好比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永远地离开了一样让人悲伤难过……然后,我终于明白了当年现当代文学老师说的话,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新中国六十年的所有文学类畅销书里面,《平凡的世界》一直稳居榜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作品大家其实都看得见。
2012年11月17日上午,延安大学在图书馆十楼报告厅举办了《纪念路遥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主题报告会。路遥文学馆馆长、《路遥传》的作者厚夫先生做了《读不完的路遥,说不尽的人生》的报告。路遥当年在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时候的一位同班同学也出席了报告会,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年逾花甲、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老人介绍说:“路遥上大学的时候,特别爱抽烟,平时也爱打抱不平。当然,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和写作。那个时候,路遥基本上天天怀里都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还时不时地写一写文章。我们看了他写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不夸他写的好的……”那个报告会长达两个多小时,我印象非常深刻,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
毕业工作之后,上大学的一些记忆,包括对路遥和他的作品的记忆渐渐地变淡了。2015年春天,由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尤勇主演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映,重新唤起了我对路遥及其作品的想念。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两遍,每一次都深受感动。我非常感谢路遥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感谢路遥让我们了解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神奇和陕北老百姓的善良淳朴。路遥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向全世界递出了一张关于陕北的名片。虽然陕北还有其他的很多张名片,但这一张我认为是最完美的一张,永远都是。
今年我又抽空拜读了厚夫先生的《路遥传》,比较清楚地了解了路遥从小到大,到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到患重病英年早逝的一生。路遥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不得已过继给大伯家为儿子,可他踏实努力,从来没给大人丢过脸。长大了,上大学期间,路遥总体表现也非常优秀,还组织成立文学社和话剧表演以及给全校师生做文学报告,均大获成功。他开始写作以后,经常走南闯北四处访问调查,一回去就整理资料,开始写作,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路遥在陕北大地上四处走访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还想方设法搜集了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间所有的《人民日报》作为写作的参考。
路遥写作的过程非常地辛苦,经常是通宵达旦,往往到天快亮的时候他才停笔开始睡觉,所以他的早晨往往是从中午开始的,也因此而熬坏了身体。与此同时,路遥跟妻子林达和女儿路茗茗之间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很多,导致家庭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又带给路遥沉重的一击。
当我读到路遥生活极其艰苦,伙食很差,带病坚持写作,在病床上还不忘与前来探望他的堂弟王天乐一起讨论小说人物命运的情节,我忍不住掩面低声啜泣起来。办公室的老师都关心地问我怎么了,我擦擦眼泪说:“没事,读书的时候,想起了我的一位老朋友。”
路遥是一位值得世人尊敬的作家,是我心中永恒的榜样,更像是我未曾谋面的一位师长和挚友,是我心中的精神风向标,鼓舞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执着前进。我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除了本身爱好文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受路遥的影响。
路遥,一位出身贫苦而又经历坎坷的陕北汉子,他用手中的如椽巨笔,写尽了陕北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谱写下了这篇黄土地上的不朽传奇。他是一位真正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一位扼住了命运咽喉的普罗米修斯。他就像一盏油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直至油尽灯枯。我没能赶上路遥生活的那个时代,但我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生命的温度。那每一个可爱而柔和的字眼,都是路遥对陕北的热爱。他是泣血的杜鹃,把一腔热血洒满了这片他一生挚爱的黄土地。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评价路遥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中肯而贴切的评价。
路遥,我未曾谋面的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