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人、地点、事物能够牵制我,因为我是心智的唯一思考者。
小时候,我对权威人士敬若神明,而现在我正在学习把力量拿回来,成为自己的权威人士。现在,我接受自己是力量强大又有担当的人。当我每天早起冥想时, 都会联结自己的内在智慧。生命的课程非常充实,我们逐渐明白自己既是学生,也是老师;我们每个人来此,既是为了学习,也是为了传授智慧。
当我倾听自己的想法时,
我会温柔地引导心智去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
成长并绽放,将你在尘世的所有事务
交给你的神圣源头。
一切安好。
凡事向内求,《论语》中有一篇智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就是君子之人遇到问题从自身找原因,向内探索内在根源,小人品行的人才会向外找原因,推卸责任,不懂反思,不从自身找原因。
在阅读到引文的时候,刚好我看到一位老师对论语中这段话的理解:“我们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与我们内在状态有着同频的联系,所以能够改变外境的方法,藏在我们的内在”。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候是寄人篱下,无依无靠的生活,看到别的同龄小孩都有父母,哪怕爷爷奶奶的陪伴,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羡慕。年纪尚小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不惜出卖童心,装得很懂事,只为博得大人的夸奖和关注,久而久之,把讨好别人,按别人的标准和喜好去努力成为了生命的常态。我的喜怒哀乐取决于别人对我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吧。
我内心敏感脆弱,外在争强好胜,所谓外刚内柔,内在不强大,又如何生命有能量?我用自己苦心经营的外表假象欺骗了自己,我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很好,其实我的内心早已伤痕累累,破败不堪。
这些问题其实我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而我把这些创伤归咎于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命运。于是我对童年充满阴影,不想回忆,对父母疏离,对命运抱怨。这样的我,没有能量改变命运,活在痛苦和怨恨之中,这就是我生命的底色。
就像论语说的,我是小人之人,遇事怨人。
童年已经过去很多年,我再也不会拥有它了,虽然它不那么美好,但它给我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不会改变的,它是存在过的,永远不会变得事实,我可以选择接受这样的童年,独一无二的属于我的童年,至于它带给我的负面影响,那也只是我生命的一段不好的经历而已,我也可以接受它。
至于我的父母,他们那时候之所以没有办法陪伴着我,是他们的原因,而我不应该把父母当时的过错,带到现在。他们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并不是我不对他们赡养终老的理由,相反,我虽然说不出口我有多爱他们,但是当下的每一天,我都会铭记他们当下带给我的感动,我也会负好自己的责任给父母养老。我可以不原谅,但是我可以放下怨恨,我用责任对抗仇恨。
而我的命运,取决于我当下的每一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