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黄家驹现在还活着,是什么地位?回答里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
他说,没有如果。
作为一个00后,黄家驹的年代离我好像很遥远,但并不能影响他在我心里的地位。还记得听到的第一首家驹的歌,是那首《光辉岁月》。当时父亲在电脑上看光辉岁月的MV。我在旁边看着,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并不能听懂粤语歌,也不知道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画面上那个赤裸着上半身的男人很帅,歌曲旋律很动听。父亲就这样一遍遍循环看着MV,跟我讲他所知道的关于黄家驹的事。我一直问,那怎么现在都没他的报道呢。父亲没有作答,只是结尾时说了一句:要是他没死,该有多好啊。
现在,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耳机里正放着《海阔天空》。听了那么多年,还是百听不厌。当那句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通过他那独特的嗓音迸发出来时,心中还是一颤。
现在很多人认识黄家驹也就是通过他那几首曾经广为传唱的歌,只是听到会说:哦哦,这首歌我听过,好像是叫黄家驹的唱的。然后没了下文。真正去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黄家驹,和他的歌一样,拥有着光辉岁月。
他的第一把吉他是在路边捡来的,因为卖不出去,所以自己留着弹。想进入乐队被人嫌弃技术,他就苦练吉他,当手指弹到红肿,时,就用凉水泡泡,再继续练。
最初乐队创立时受阻,第一张专辑销售惨淡,演唱会无人问津。但他扛着乐队走了下来。在当时摇滚被视为不良文化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
就算是后来乐队火了,他也没有忘记初心,也没有不可一世。当有人说黄家驹的歌迷都是群不良少年时,他没有多回应什么,只是在演唱会上教导歌迷,希望他们只专心听他的音乐就好。
很多明星一旦大火,便是红灯酒绿的生活。但他和他的乐队,一直很低调,只是拿作品来说话。
现在翻听beyond的歌,只有伶仃几首是关于爱情的歌《喜欢你》、《冷雨夜》、《情人》,而且个个是经典。更多的是赞颂或讽刺现状。朝着这个方向做音乐的,在当时,除了beyond,再无第二支乐队。而为伟人曼德拉写歌的,除了黄家驹,也无第二人。
如果beyond乐队是一个人,那黄家驹一定是这个人的灵魂。
他曾经说过,在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即使放在今天,这个观点依然扎很多人的眼睛,而且现在,不止是在香港而已。当年,香港娱乐圈行业盛行,很多歌手为了迎合观众,改唱观众爱听的情歌,只有黄家驹,坚持他的音乐理念,不畏与整个娱乐圈作对。一首《俾面派对》,不知让多少娱乐界的人汗颜。
但是直到今天,这种娱乐至死的现象只是有增无减,娱乐界已经被搞得乌烟瘴气。为了蹭热度,该演戏的跑去唱歌,该唱歌的去拍电影,还被带上了跨界的勋章。我一直在想,若是他还在,他一定能用歌,唤醒人们的灵魂,他若还在,这个世界,一定会有所不同。
然而,世间最残酷的莫过于,没有如果。当初那些见证过黄家驹光辉岁月的人,也都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只是偶尔会有致敬黄家驹的作品冒出来,仅此而已。前段时间看《缝纫机乐队》,当看到最后千人合唱《不再犹豫》时,我的眼睛起雾了。
有多少人爱上摇滚,是因为他,又有多少人,在他的那首《海阔天空》伴随下度过了一段段艰苦的岁月。我想即使百年过后,没人记得黄家驹,但他的歌,一定会永远被传唱下去。黄家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信仰。
五十年出一个陈奕迅,一百年出一个林夕,千年难遇张国荣,世间再无黄家驹。
虽然现在人们只是通过音乐认识他,但对他来说,一定是最大的满足。因为作为一个音乐人,他的梦想就是做好音乐,一辈子,做音乐。
但他一定也有遗憾,作为一个歌手,能死在歌台上,也算是死得其所,可是他不是,他死在了那个让他最厌恶的娱乐场上。
每当我背着吉他走在大街上时,都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我背着吉他走在香港的街上,就感觉好像背着一把剑。
是啊,若是他生活在古代,一定是个剑客,仗剑天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