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从朱伟的网课视频中,那是一直觉得其实同辈压力大的人真的很可怜,但因为周围的人优秀而不得不去努力,好像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和同辈一个高度。
但最近朋友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和朋友一直是对方一直是考研道路上的心灵伴侣,平时电话联系相互倾诉。前天打电话时我说起父母对于我弟弟学习问题的苦恼,我表示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上一个好高中?如果弟弟现在对学习不感兴趣就随他去好了,等他想学习之后再说么。朋友对于我的想法表示很无语,之后就谈起了他的学习经历。
朋友生活在我一直很羡慕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双高学历,爷爷大学毕业生,曾任我们高中校长,家里的大部分叔辈同辈都是名校研究生,家里浓浓的书香气息。
朋友说他刚上大学时就被父母问及:“你不会是想大学毕业就直接工作吧?”朋友连想都没想,立马跟他父母表决心:“不敢不敢,我最起码读完研究生。”朋友说,如果他只读完本科就就业,即使是名校生,也会被家里人埋汰死。所以朋友的走了托福、GRE出国读研的道路。
朋友说,对于一个半妈宝的他来说,其实对于出国是十分恐惧的,但是如果他在国内读研的话就肯定要读完博士,虽然家里有经济实力让他完成学业,但是他不想过一直上学的日子。所以出国虽然艰难,但也是他不错的选择。
反观我和我弟弟,生活环境截然不同。除了我爸爸和我爷爷是大学生,我竟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了,周围兄弟姐妹都是早早放弃大学选择工作,多年商场的磨砺也是得爸爸身上只留了一手好字这一点儒雅气息。也许正是这种环境,让我成为兄弟姐妹中话最少的一个,因为聊起来总会有价值观的冲突,索性就少说一些。
很久以前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弟弟的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一样?最后我总结是环境不同。儿时父母忙碌就不得不将我送到有两个上学的姐姐家,姐姐们爱看书,我也只能跟着看。姐姐们学习很好,所以姑姑对我的要求也很高,所以那时的我最让人讨厌的就是小孩子装着大人的样子说话。弟弟出生后家里稳定了,父母腾出时间来宠他,他不爱看书,喜欢玩手机,玩电脑,玩无人机,玩相机,就是不爱看书。他很机灵,也很任性,只是很匮乏,但懂得小玩意儿也很多。于是他成了老师和家长眼中不学无术的调皮蛋。弟弟没什么同辈压力,我父母出了拿我和他做比较也没有什么可以说服他的例子,当然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比我差哪。作为一个不负责任的姐姐,我管不了他,更懒得管他。
你说同辈压力来自哪里,在我看来是家庭。父母们的圈子里孩子永远是永恒的话题,相互比较,就产生了同辈压力。或许这种压力会使你失去一些快乐,但当你为人父母时,一定会感激父母当年的啰啰嗦嗦和严厉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