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想法
从老师教学安排和教研备课角度,我的观点还是重要的事情要提前做,这样我们可以避免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
所有的提前备课工作不单单是影响以后,以终为始,对阶段性“终”的理解,都会体现到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也会让当前的工作更加从容,很有品质。
有体系的提前备课,其实并没有影响当前备课的时间和授课质量。我现在授的课基本上都是两年前开始备的。其实相比两年前,我现在更加从容。上课时内在的感觉也更好。
未来教师的外出备课,培训,踩点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也需要去充电和鲜活的交流与体验,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当下的教学中去。外出主班不在的时间,都会在学校的教研讨论基础上有妥善的安排,也符合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其实,主班外出培训,开会,备课类似的情况,在以前的乐知学校也常有。之前的政策是:除了教学的踩点和备课之外,三年级以上的老师可以支持他特定的发展方向培训。关于踩点的明确要求是每学期初提供游学计划,提前数周给出详案。事实上是要求提前一年踩点。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地方可能需要去多次才会产生比较深的感受。针对四年级的本地地理游学,我在去年的寒假以及寒假之前我已经先后六次在北京骑车或步行踩点,每次都有更深的感受,收获很大。更多的是对这个教育的。
教学的品质和鲜活性要去保证的话,老师也需要彼此交流,去鲜活体验感悟,去充电。所以,可能评价老师的工作不是按照老师的计时,老师会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做整体教学设计,减少此类安排对于教学计划和教学节奏的影响。
此外,老师也需要集体教研,在这个时候让配班老师或家长志愿者参与照看或引领孩子完成之前主班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管是从教研教学品质的角度,教师团队成长的角度,还是从社区了解的角度,都是很有效益的。
当然老师要去评估和平衡外出对于当下与未来的综合影响,慎重的做出决定。对于教学要基于当下,对于教育要着眼未来。
此外,我始终坚定的相信,通过共同备课也是增进老师间紧密交流,建立信任,凝聚性教育共识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个人的顾虑
其实那天我和黄敏也聊了聊,我说我的危机感很强。我们中间缺一级,等到了我五年级,上面两个班都已经到了78年级最关键的时候了。估计没有老师还有足够的余力和兴趣和我详细来谈五年级的事。所以我很迫切拉着她们来一起探讨,既备课,也倒推反思,调整当下。至于闫镭,我当然相信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但我要带五年级的话,我肯定要自己先了解和感受,以后才好说和闫镭如何分工。何况现在闫镭还没有完全养成。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另外,我确实习惯于提前两年备课,重要的事情变成紧急的时候确实让人非常非常的不爽。我现在的大部分课程也都是两年前就开始备了。
更何况如果我明年去古奥会,我们学校还没有孩子参加。能不能参加先不说,就算参加了四年级的孩子,同样要面临要安排的问题呢?
老师一定会考虑孩子的节奏和学习计划,但必要的培训备课和外出,肯定也是会有的。所有这些不是去游山玩水,所有的好处最后都会反馈到孩子身上。
但同样老师需要平衡当下和未来的最大需求。其实备课踩点主要是针对人的感受,而非单纯事情或知识的层面,而人的感受更新也会影响到他的当下和未来。
最新的决定
鉴于部分家长对于古奥会的看法,以及对主班老师日程上频繁外出的担忧,也考虑到五月下旬的搬家,我决定本学期进一步收拢,不占用正常工作日的时间去了解和感受古奥会。(或许通过其他途径或作为家长利用周日时间),更多时间投入当下教学。
我也欢迎作为家长能够将自己相关的考虑建议和设想,及时坦率的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