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过得并不好,不论学业还是人际交往。
因为迷茫。脱离了高中有一个既定目标和线路的环境,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了。
我知道我需要认真学习,有高绩点,多参加活动,争取奖项,多与人接触,认识优秀的人。但我发现我做不到。一方面我自觉自己并不优秀,在见到许多优秀的人之后感到自卑,不敢尝试,另一方面则是我还未能把思维从高中生转换到大学生上来。
上个学期我是这样过的:
平时按时上课,课上消极被动,课下也不再深入思考。
常去图书馆,但看的书都和学业无关,只挑自己喜欢的来。
晨读未能坚持。周末喜欢赖在寝室玩手机。
报了一个日语班,但没有学到最后,重新报了一家,打算这学期再从头开始。
独自旅行了两次,特别是第一次国庆去成都,对我影响很大,收获颇多。
很多事情都没能坚持。
高中生思维特别简单,我只要努力学习考个高分就行了,好大学会有的,好未来也会有的。但大学完全不一样,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一个准备阶段,在大学里,将来无论是读研还是直接工作,都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社会中哪有那么简单的规则?
你努力,你达到了一个单一标准,你就会收获回报。初来大学时,我的确意识到了不对劲,却没发现本质原因。我在用身体上的勤奋掩饰思维的懒惰,疲于改变,妄图用一套世界观方法论打通生活里的所有关卡。
这种高中延续下来的思维渐渐崩塌时,我不禁问自己:“我来大学是为了什么?”
上学期读了《优秀的绵羊》,作者在书中表达了对常春藤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没有做自己,而是拼命与他人一样为自己能赢得名企offer增加筹码,使自己成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的现状感到担忧。然后我便以为我应成为作者理想的那种大学生,做自己热爱的事,但刚离开高中封闭生活的我根本不知道我热爱的到底是什么。
“大学给予了学生们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需要的是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并未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书中写道,我就是这样的学生,于是大学生活变得越加放纵,那时候的自己,确实是宛如一条咸鱼。
现在我才明白,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足够好的家境,也不是个天资极高的人。我这种不踏实地做自己,其实是把自己悬在了半空中。
因为目前的我还没有做自己的资格。
做的太少,想的太多。
我的不安太强烈,想要把未来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事实正像书中所说:“没有人现在就知道所有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或试图一步到位,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个问题。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从长期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转变过来挺困难,不过也正因为尝试改变,我开始正视自己一直以来逃避的问题。
我想要的太多,而且还想迅速得到:想要好成绩,想要马上提升英语,想要快点考过日语n1,想要马上熟练办公软件的使用,想要快点拥有好文笔······
这么多事,怎么可能一下子全部得到?
我平凡却又自认不凡:我始终以为自己是不同的,但现实是我与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当梦境被现实击碎后,自然会痛苦得逃避现实。
我以为任何事努力后都会有结果,没看到努力只是收获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当没能得到我想要的时,我便怨天尤人,唉声叹气。
我以为,完美比完成更重要……
但现在我知道我完全错了!
欲速则不达,是最简单的道理,虽然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只找捷径不前进,永远也没有进步。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坚持和思考,做来也并不容易,不过只要建立适合我的回馈机制,每天做一点,每天都能感受到我的进步,也会做成的。
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一个人都有特殊之处。要先承认正视自己的平凡,才能虚心学习,淡然处世。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自认不凡,便会远离人群,造成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更会逼仄。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关注圈和影响圈,他在书中写道:“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我认为这段话特别好,直击要害。承认自己的普通,然后专注于影响圈,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努力≠收获,努力≠不懒惰,阿何在新书里提道:“有益思考+做对的事=真正有意义的勤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许还没法完全摆脱努力就能成功这种想法,但至少现在我的努力渐渐是为了活得有趣些,好不容易来这世上走一遭,不折腾折腾怎么对得起自己?思维僵化,得过且过的人生宛如咸鱼。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我过的都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受他人言语思想支配的二手人。
最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致年轻律师的信》一书中有一节说:“The perfect is the enemy of the excellent.”作者艾伦·德肖维茨观察到:那些及其出类拔萃的教授很少写出作品来并最终一路消沉下去很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完美的作品遭到批评,他们担心某一处不那么完美的败笔会让他们的声誉毁于一旦。对完美作品的追求使他们的作品在讨好各家的打磨里最终失去了个人特色。而此书作者却敢于不断发表不完美的著作,尽可能广泛地与他人分享他的思想。在批评中学到了很多。完美不存在,但更好存在,有了完成,我们也就距离更好又近了一步。
我承认我普通,现在我沉下心,一步一步走,把焦点放在影响圈内,结合勤思与实践,尽力完成每一件事。在完成的打磨下积累、提高直至趋于完美。
不管结果了,我,只想过得有趣些!
希望你们能和我一样,想好现在要做什么,然后马上去做!咸鱼们,翻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