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答:
▼
看到这儿,就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这个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何尝不是爸爸妈妈当年对我们的态度呢?
爸爸妈妈们要求着孩子的学习要怎样,生活要怎样,有时甚至在他们的梦想上也要去参与一下。
而恍然之间,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在无意间也成了当年的爸妈。为了让孩子拥有精彩的未来,我们重复着他们的路。
但一不小心,我们可能就把亲子关系给搞砸了。
我们能轻易看到孩子缺少的物质、学习策略、生活技巧,却遗漏了他们最需要的情感。而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却应该包含着情感的教育。
▼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Martin Buber曾提出过两个关系:“我和它”的关系与“我和你”的关系。
“我和它”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这段关系中,我是带着预期和目的的,我并没有注意到你真实的存在,我将你物化成了“它”。
也就是说,在这段关系中,我更看重你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而没有关注你本身在这段关系中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缺少情感上的连接。
就像一部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中的孩子。15岁的家明控诉自己什么都要按父母的想法做,他的理想被父母认为不对,需要纠正。
17岁的张钊被父母以为是早恋而辍学,但在镜头下,他说的是,“我跟我妈说学校很压抑,她说,那么多人怎么都没事。”
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是什么感受?在该片中曾有这样一句特别形象:
“我是一个机器人,只要输入程序,我就会照做,曾经的主人不管吩咐我什么,我都会乖乖去做,风雨无阻。”
图片来源:www.miui.com
而“我和你”的关系,是情感的连接,在这段关系中,我更注重的是你本身,而非你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这就像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爱: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不论你是好是坏。
而当我们学会将视线投到孩子本身,能够感受他们的情绪,懂得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感到安全,感到爱。
▼
我们见过很多事,吃过很多亏,所以总是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遇到不必要的挫折。
从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教他如何融入社会。比如:不能自私,要学会分享;不要任性,要理解别人,要懂事。。。
但孩子看待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有那么大,只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这时,有的孩子会明显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哭,他闹。Ta想:你们是不是更爱别人,不爱我。
有的孩子就很“懂事”。但不幸的是,这类孩子的情感往往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他们常常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他们会捕捉他人的情绪,做他人喜欢的事,说他人喜欢的话;对我们的要求,他们不会说什么,还会按着我们说的做。
但是否会有一天,他说:“我已经好久都没有体会过快乐的感觉了,也忘了任性的滋味。”
孩子应该是健康而快乐的,而非活得如机器人一般机械而冷漠。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到快乐?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aya Tamir也说:“快乐不仅仅是感觉愉快或者避免痛苦的感觉。快乐与我们所经历对我们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有关。”
最近发表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当人们感觉到自己想要的情绪时,会变得更开心,即使这些情绪并不令人愉快,比如生气或者怨恨。
该研究只评估了一类不快乐的情绪,所谓的负面自我增强情绪,包括怨恨、敌对、愤怒、蔑视。研究中测试的愉快情绪包括共情、爱、信任、热情、满足和兴奋。
而在研究中,有11%的受测者想要超然的情感在自己的生活中更少一些,比如爱和共情。
还有10%的受测者想要经历更多不愉快的感觉,比如生气或怨恨。
这两组中的受测者只存在少量重叠
研究人员调查了受测者们想要的情绪,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真正经历的情绪。他们还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进行了分级。
研究发现,生活中经历更多自己想要的情绪的受测者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抑郁症状更少,无论他们想要的情绪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
所以,当孩子长期在不理解、不愿意的情况下被要求做某事,又没有人能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时,他们的情绪和愿望就会得不到照料和满足,他们的幸福感就会逐渐下降。
而且如果这样的情况长期持续下去,那么,他们可能会出现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等心理问题,并且这种心理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
最好的教育,是爱
情感的教育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首先,相信“投入”的价值,相信关系成长的可能性。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预料之中的、或意想不到的问题,它们随时都可能危及到我们的家庭关系。但只要我们真心投入其中,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那么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曾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而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只要我们肯用心去观察、去体会,我们也能感知到孩子的情绪,了解到他们真实的需要。比如:
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会更倾向于先问他们为什么。
孩子哭了,我们会先安抚他的情绪,而非先问他为什么哭。
其次,在要求孩子要做到时,自己要先做到。常言道:每个孩子的后面,都站着一个家庭,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后面,站着的是“别人家的父母”。
孩子的认知和我们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孩子思考问题基本上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所以很多时候,同样一句话,孩子与大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大人一句很平常的话,就可能碎了孩子那颗小小的玻璃心。
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学会分享,但他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和别人分享。这样一来,他就会很难过,他不得不接受他不想经历的情绪。
但当爸爸妈妈们自己以身作则,主动去和别人分享,孩子从我们身上就会看到分享的好处:分享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还能使我快乐,而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孩子每天所经历的、感受的,都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我们做不了一个完美的父母,但能做一个会成长的父母。懂得孩子眼里的快乐与悲伤,然后与他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