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因为负责处理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较之理性分析的大脑皮层路径短、反应速度快,情绪首先产生,如果大脑皮层的后发干预无效,人就会完全被情绪控制。
人类大脑是一个三层包裹的结构,里层是负责基本生理活动的脑干,俗称本能脑,由于与爬行动物脑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又被称为爬行脑,是大脑的最基本单位,他掌握着人类各种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中间层是边缘系统,负责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的产生,因此俗称情绪脑,又称哺乳脑。是人类的情感中心。
最外层是令我们得意的大脑皮层,即负责高级认识的理性脑。它控制着所有高级、有序的抽象逻辑思维。
就拿“七情”来说,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大家都乐于接受,思,也算中性,只要不乐极生悲、思虑过度就好。除喜和思外,其他五情似乎都是负面情绪。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困扰。只要不是大脑未发育完全的婴儿和缺乏自制力的儿童,人都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少烦恼、更加快乐地生活。
第一步,接纳情绪。
不只是人类,很多动物面对万千世界也会有丰富多变的情绪。这是一种对周遭情境产生的自动自发的反应。丰富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坏事、错事,反而说明活得很真实。若是一个人没有情绪反应能力,反而比有情绪反应能力的人可怕多了。
即使是负面情绪,本身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和保护。就拿怒、忧、悲、恐、惊来说:
怒——说明我们需要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景;
忧——提醒我们能力不足,无法应对一个重要的事情;
悲——警示我们要从失去中汲取力量,珍惜现有的东西;
恐——告诫我们谨防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
惊——触发我们身体作出应激反应,避免伤害。
情绪本身不会造成伤害,造成伤害的往往是情绪化行动,不能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做出缺乏理智的行为。
因此,有没有情绪并不是问题,能不能用理性进行支配情绪下的行为才是问题。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烦恼来自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以不理性的方式思考,产生了不健康的负面情绪,然后又以消极的方式行事。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不理性的想法转变为健康的、积极的、理性的想法,就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当我们的情绪产生了,要能够接纳。不仅不排斥,不自责,还要能够识别。比如焦虑的时候,我们能够对自己说,我现在有些焦虑,因为我缺少资源,找不到解决办法。比如愤怒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说,我现在很生气,我无法容忍对方某种行为。识别出我们处于哪种情绪之中,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就能够在以第一时间缓解用行动的方式来表达的冲动。
第二步,审视情绪。
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并不难。当我们察觉到我们的情绪并能识别出来后,就可以进一步审视这种情绪。
一方面是打开上帝视角,俯视周围发生的一切;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俯视和旁观两个视角,找到触发情绪的根本原因。重点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个引起负面情绪的人或事物上。比如开车上路,遇到随意变道,很生气。不能是说,对方随便变道害得我差点撞上,让我很生气。可以是我没有料到对方竟然突然变道,我很生气。
自己产生了负面情绪,就由我们自己负责。家庭中常常听见这样的说法,“我很生气,因为老公不靠谱”“我很失望,因为孩子不争气”,如果能理解为“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我拿老公没办法”“我很失望,因为我没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则会正面面对问题,化消极的情绪为积极的应对,激发出能够解决问题的行为。
同时,也不能因为别人的烦恼而自己烦恼。比如面对催婚、催生的父母,子女总是会认为“因为我不听话,爸爸妈妈很伤心”,其实是“爸爸妈妈解放思想、没有理解我的行为,所以很伤心”。又比如自己工作失误,老板很生气,为了缓解焦虑可以把“老板很生气,因为我出现了低级失误”的想法转换为“老板很生气,因为他无法容忍我的低级失误”。
总之一句话,就是“谁困扰,谁负责”。这有助于下一步化解情绪。
第三步,化解情绪。
不能总想着控制情绪,压抑情感。堵不如疏,可以试着让情绪以一种缓和的方式逐步释放出来。愤怒的时候,心里不妨骂几句;焦虑的时候,可以适度增加娱乐和放松的时间;悲伤的时候,痛哭一场也未尝不可,男人哭吧不是罪。
也不能始终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难以自拔。要调整自己的一些非理性认知。我们常常以为是事件引发了情绪,其实是我们内心的看法引发了情绪。情绪只是看法的流露。
一是杜绝完美想法。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做错事,可能是有一些客观原因造成;任何人都会干出一些蠢事,但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个笨蛋。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如此。不需要因为一些人“讨厌”的行为,而讨厌整个人。
二是用“希望”代替“必须”。人无完人,生活也不会一帆风顺,要考虑多种结果的可能性。你必须要怎样怎样,我必须要怎样怎样,都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模式,绝不接受例外的结果和理由。把这种“必须”用“希望”代替,转变为一种愿景,最好应该这样那样,但没有这样那样,也可以接受。
三是不强人所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要慎施于人。西方有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看法一旦改变,就可以找到问题根源,作出积极的行动。最终能够解决问题,才会彻底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能够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当我们改变了看法、就会改变感受;改变了感受,也就会改变行动;这些行动积累起来,就开始慢慢改变命运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情绪所左右,成为自己的主人。